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2020.3.11 天氣陰


ONE 致自己

如果一個人一年反省一次,很可能一年後發出如此感慨:一年過去了,要好好努力。如果一個人半年反省一次,那他可能半年過去了,然後感慨怎麼半年過去了,什麼事都沒幹成,下半年要好好努力。如果一個人一天反省3次,那這種情況一定不會發生。

——剽悍一隻貓


TWO 月計劃

  • 雅思備考


THREE 周計劃

  • 王陸語料第4、5、8章
  • 口語練習10小時
  • 練習大作文3篇,並分析總結(以教促學)
  • 跑步1次


FOUR 日清單


♥今日(休息)

  • 讀書
  • 跑步

♥昨日

  • 口語2小時(實際完成1小時16分)
  • 語料2小時
  • 單詞1時(實際完成1.5小時)
  • 作文一篇

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具體學習時間


FIVE 微習慣

  • 冥想5min
  • 零極限清理4次
  • 極簡文件16個
  • 俯臥撐40個
  • 卷腹50個
  • 形體動作2個
  • 自問“我此刻做的事是否符合2-8原則”1次

備註:以上各項,空心圓點為待辦事件,實心圓點為已辦事件。


SIX 日四要


日思: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休息:讀書

日習:我昨天學習到了哪些知識?升級了哪些認知?提升了哪些能力?

知識方面:

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融會貫通。

關於寫作,月初的時候最開始是希望自己一週寫6篇。我心想,如果不盡量1天寫1篇的話,練習是不夠的。一週寫3篇?那一個月下來不就才練12篇?太少了!

可是我上週的寫作總數據卻是:一週下來,只寫了1篇。

我想了一下原因,目前在練習階段,我寫1篇大概耗時50分鐘~1小時,再進行錯詞、基本語法、描述精準度及邏輯清晰度等方面細緻修改的話,又要耗時40分鐘~1小時(學霸請忽略)。

如此一來,花在寫作上面的時間我一次就得計劃2小時。一想起如此大的工程量(時間久、輸出難、修改費腦),好多次,我還沒開始,就已被嚇退,逃之夭夭跑去做其他較輕鬆的任務。

但昨天,我把寫作任務進行拆分,當天只完成“輸出”,由第二天再進行修改。於是,我愉快地寫完1篇作文。

這背後的原理其實跟我看過的《微習慣》一書裡講的策略是一樣:拆分任務。那為什麼我只在某些事情中能夠運用呢?這個是我此次反省的重點。

知識有很多,道理也很多;但從某方面講,其實知識很少,道理也就那樣。當我們不僅認真看了學了,且深刻體會到該如何運用、能夠運用到哪些場景和如何舉一反三時,我們就並不需要很多的知識或道理。

我想,這就是“大道至簡”的真正核心罷。

認真觀察生活,出現問題及時進行深度且有效思考,調取已學過的技能知識進行試錯,也許就可以多一條該知識“融會貫通”的道路。

認知方面:

時間黑洞比我們想象中的破壞力更強。

我十分深刻地得出這個想法,首先得益於某個朋友的“苛刻批評”。大意是指我的覆盤有些流於表面,對於時間花了多少去學習或者去玩,我沒有寫。

其實,我自己知道這其中的大概的數據,且可能不太漂亮。所以,即使我每天進行任務計時操作,但最後仍很少去對時間進行全盤彙總覆盤(一天24小時,我只關注了睡覺時間、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

於是,抱著知錯就改但堅決不服氣(???)的氣勢,我心想著,一定不能讓同個錯誤第二天再被揪出來。

接下來,我把APP的所有事項進行分類,具體分為時間黑洞、身心健康和學習工作三大類。然後,進行日常的時間記錄。

但到了下午,我開始坐立不安。因為時間黑洞這個分類所花費的時間大大超出我預料,排名第二。第一暫且是身心健康類,排名最後是學習工作類。

到了晚上,時間黑洞已經高居榜首。

要知道,身心健康類的子項目裡,包含夜晚的睡覺,這是時間佔比的大項目。竟然也被時間黑洞這不要臉的王八蛋給擠下去。

我按捺住激動顫抖的心,趕緊查查這破黑洞都把我的時間給吃到哪裡去了。可是去看,表面看起來也不怎樣啊,這裡花費1小時,那裡2小時等等。我自己都還憑的實力才單身,那這貨憑的是啥?怎麼就能排名第一了!?

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這像極了平時我們拿著錢去超市購物,這裡拿一點點,再在那裡挑一點點,一到結賬時,數額卻高得離譜。又比如,有很多人說現在的錢真不經花,一百塊,還沒怎麼用,就沒了!

這種巨大的錯愕感,就跟我此刻看到時間黑洞似乎只吞滅我一點碎片化時間,最後卻搖身一變為“權傾朝野而位居萬人之上”的臭不要臉宰相,一模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上圖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口中的臭不要臉的王八蛋


再看一下具體的子項目:


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時間黑洞類


Day 12 覆盤日記:我被時間黑洞驚掉了下巴

身心健康類


不是說數據難看也敢於拿出來就值得稱讚。重要的是,如何想辦法把時間黑洞這個無恥之徒趕下我的第一寶座。

在這個分類裡,生活瑣事和娛樂是時間佔比的大項目。經過去年年底高效利用時間的經驗來說,24小時裡,娛樂3小時是正常消耗。那麼,目前首要解決生活瑣事耗時高的問題。

今天先試行方案:標註生活瑣事的具體事件,第二天覆盤。

由於以前一直記錄時間,知道我們大多人在一天裡,其實用在正事上的時間很少,寶貴的時間被各種瑣事吞滅。因此,我也幾乎不敢標榜自己很忙,說自己從早忙到晚之類。

但昨天對任務分類大整理之後,這種感覺深刻到無以復加(連睡覺的時間都超過了,我能不被震撼?

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有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一件事,也許會打破你的自嗨狀態,直戳你暫且沒能力看到或沒勇氣去面對的真正問題,但這是值得感謝的。

感謝不同的聲音,讓我走出自己的井,開拓自己的邊界。

感謝那個朋友。

日省:我昨天有哪些缺憾或值得改進的事情?

同上。

解決方案:標註生活瑣事的具體事件,看看自己都幹了啥,第二天覆盤。


日閒:我昨天經歷了哪些不那麼重要卻值得感恩的小事?

  • 貓咪陪我;
  • 分類整理了時間管理事項;
  • 早睡;
  • 娛樂時間終於迴歸正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