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淡齋聊]之 吃 春 筍

[簡淡齋聊]之 吃 春 筍

驚蟄之後應有雷鳴,朋友聊天相問,聽到打雷了嗎?都說沒印象,確實,今年驚蟄沒打雷。節氣漸近春分,天氣日漸回暖,陽光普照。晨,妻菜市採買,拎回幾隻冬筍。嚷嚷:都這時節了,還不見有春筍!想必是饞蟲作祟了。“天上雷公轟,地下春筍動”,的確,往年驚蟄之後,春筍已有上市,想必是今年“雷公偷懶,春筍歇懶窖”(xiāo lán gào客家龍南方言:睡懶覺的意思)。龍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多山多竹,適宜竹類生長。不僅多竹,而且品種多,毛竹、泥竹、麻竹、黃竹、桂竹、剛竹、佛肚竹、撐篙竹等十幾種竹。但凡有竹之地,皆有筍。筍有冬春之分。冬至之後的,謂之冬筍。驚蟄之後的,謂之春筍。冬筍、春筍皆可食,各有風味。我們常食的春筍或冬筍,皆指毛竹之筍,無分地域,古今如此。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楊柳垂絮、鶯飛草長,高溫高溼,春筍知春,拔節破土,應時而萌動。

要說春筍都好吃,此話不假。要說哪裡的最好吃,應數青茶湖的最好。出城西南角二十公里,一座大山,橫亙西南,古稱哀溪山,不知何故,改名安基山。哀溪山,林茂竹豐,以盛產木竹而聞名。青茶湖,哀溪山大山中的一條支脈,說是湖,卻不見有湖,也不見青青綠茶,雖說名不符實,山明水秀,飛瀑湍流卻是真的。水中有河鮮,林中有山珍,溪魚、香菇、竹筍、木耳,味壓群芳,尤以春筍為最。青茶湖之春筍,有名有實,頗具個性,個碩肥實,肉白質嫩多汁水,皆與立地條件有關聯。所謂立地,林業專用術語,指與樹木或林木生長髮育有密切關係並能為其所利用條件的總和。說白了,就是土壤、水、養份、環境等生長條件。青茶湖的竹筍之所以優質,就是因其良好的生長環境,滿足了竹筍的生長需求,這是老天的賜予,不可有負!春筍汆肉片,最能體現青茶湖特色。去春清明,一眾閒人踏青,或書或畫,或吟或賦於青茶湖上。吾愚笨,不擅此道,惟好庖廚。喚上廚工,荷鋤挎簍,遊走溪鳴竹風間,尋採時令山珍。春筍,正值清明,適逢時令,採擷正當時。春筍採挖相較於冬筍更易得,皆因驚蟄之後,高溫高溼,大地萌動,春筍萌生出土,無需翻土,大老遠就能看見。

[簡淡齋聊]之 吃 春 筍

但也不是毫無技術含量,出土太高的,見老,肉粗。出土細長的,性柴,無肉。取出土五、六寸,個大壯碩者最佳,以筍衣尚黑者為上。若筍高五、六寸,筍衣轉青,則說明該筍出土己有時日,蔫筍,既不好鮮吃,也成不了竹,此樣竹筍食之不鮮,渣多,無汁水。棄之可惜,屬筍乾之材,市面上的筍乾,大都是此類貨色。取鮮筍剝去筍衣,指甲輕掐,掐之汁水如泉汨者,嫩!反之,則老。斫去老筍,留細嫩部分,以山泉水漂洗,薄刀切片,厚薄三毫米,長約五釐米。旺火沸水,改中火,筍片入鍋焯水,去其土腥味。出鍋,山泉水浸泡漂洗。取香豬大骨加山泉水適量,置陶罐大火燒開,改小火煲三小時,濾去大骨、肉渣。放入筍片,鮮姜數片,薑片不可多,多辛辣味過重,口感不適,小火入味。香豬裡脊切片,依次加入鹽、生薑汁、胡椒粉少許,土榨山茶油、水澱粉適量。鹽調鮮,生薑汁、胡椒粉去腥,土榨山茶油、水澱粉提香保水,保證肉質鮮嫩。旺火,水溫六成熱,肉片下鍋,撇去浮沫,滾上三滾出鍋,兌入筍片香豬高湯。湯鮮、肉嫩、筍脆,鮮香複合。席間,不見人語,惟咂吧灌耳。大概這菜最具春天況味,都沉浸其中了吧?

筍,國人皆好之。“其蔌維何,維筍及蒲”,可見自古以來,皆視竹筍為佳品。有蘇東坡詩句為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春筍不僅肉質細嫩爽脆,而且外形秀色,潔白光潤,水嫩嬌滴。《連理樹記》中,上官粹奴花燭之夕,拿春筍喻賈蓬萊玉指——纖指如筍,“秋波淺淺銀燈下,春筍纖纖玉鏡前”。可見,好看的手指像春筍,好食的春筍如玉指。只是時至今日,也不曾見過如春筍的玉指,想必那非寒門所能有,應是豪門深宅,非富即貴千金之女專有。

[簡淡齋聊]之 吃 春 筍

南武當山桃花節後,為慶賀《三月,又見桃花紅》微視收官上線,特邀主創月新、建春、多多及一幫子賓朋酒店大嚼。餐中印象深刻的是素燒雙筍,不僅味道清朗,而且色形俱佳。雙筍,乃春筍、萵筍也。雙筍、紅黃彩椒滾刀片,勾薄欠。亞光米黃淺盤裝盤,水靈,脆生,楚楚動人。餐中還有豌豆杏鮑菇素燒春筍,不能遺忘,值得一提的一道時令菜餚。豆青色的豌豆,雪白如膚的杏鮑菇,外皮鵝黃的筍尖,上好的木梓油,生脆的春筍,清甜的豌豆,夾著菇的清香,就著窗外的大好春光,這滋味,無不透出春的氣息。或許,這就是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食春吧?

油燜筍尖,蠔油燜筍尖,臘肉炒筍尖,一款口味鹹鮮的居家菜。春筍燜排骨,絕對居家過日子的家常菜,好吃!長孫童童,好食火腿腸,童童娭毑(āi jiǎ 奶奶)認為過膩,常以素食雜合,春筍、胡蘿蔔,不二之擇。姪媳,湘妹子,食筍喜辣,非辣得嘶嘶囁嘴,方覺過癮。錫紙燜筍,春令,她的最愛。新鮮春筍,取筍尖,十字刀一剖四瓣,再一分為二成八條,大小合適。沸水去土腥,井水浸泡濾幹,撒精鹽入味。錫紙代鍋,筍條、剁椒、米椒、姜碎、蠔油、老抽、豆瓣醬調味,木碳小火燜二刻鐘,撒入蔥花,鮮香四溢,老辣味濃,凡口重之人皆好之。

春筍汆肉片,用料講究新鮮,烹飪講究火候,突出的是個鮮爽二字,偶爾為之也無大礙。然居家過日子,還是平常的好,每到春筍上市,家中必有一道常備菜——鹽菜炒筍丁。鹽菜,主料是芥菜,發酵醃製,味酸鹹,本地傳統調味菜,金鉤鹽菜為上品。依袁枚老先生分類,當屬小菜類。袁枚何許人也?此公乃大清帝國著名詩人、散文家,也是赫赫有名、內外兼修的美食大家,著有《隨園食單》等系列著作,其《隨園詩話》是毛澤東的床頭書之一。

[簡淡齋聊]之 吃 春 筍

袁枚一生好食筍,筍烹飪食單收錄有六,烹製繁複精緻,如筍脯、筍油、人參筍。鹽菜,無需自做,新生、水東菜市有賣,以金鉤人家醃製的為好,此地有做鹽菜的傳統,色澤黃亮無異味,最為正宗。去老梆,去菜葉,漂洗,略泡去多餘鹽分,擰乾水分,切丁。熟筍,即煮熟的春筍,春筍水靈生鮮,易腐敗,熟筍稍耐貯存。菜販白晝進山收筍,睡前煮筍,二天一早菜市售賣。選取無餿無腐新鮮熟筍,清水浸泡,祛除隔夜餿味、土腥雜味,切丁。取紗布包裹,絞乾水分。起中火,與鹽菜一道幹炒,留三成水分,放入山茶油,山茶油油性略差,不如豬油,需多放些,如君喜辣,不妨放些幹辣椒,味道更佳。木梓清香的山茶油,竹香清爽的春筍,鹹酸可口的鹽菜,多味素交融碰撞,挑動味蕾,口水泉湧,胃口大好,轉身再舀飯,飯罄。

春筍,再鮮,再嫩,終歸還需提味。春筍炒臘肉,各大小菜館、飯店應季都有,如果你點了,領班說沒有,那定是你去遲了。前幾日,一篇小稿件《艾粄》見刊。圈中壇友:“能把這麼不起眼的小吃,寫的這麼鮮活誘人,要請吃艾粄!”為不拂一眾閒人心意,特意在餐館訂了個二十人大桌。提前一小時過去點菜,只剩香腸炒春筍了,顯然臘肉炒春筍更受歡迎。臘肉炒春筍,味道鹹鮮,食者無不讚口,但我更喜醬肉炒春筍。臘肉雖好,與醬肉比,少了一段香,一段醬肉固有的香。

三月的春光,總是讓人驚喜交集。雨後的春筍,踏著輕盈的腳步撲懷而來。這時節的春筍,清新、水靈,嫩鮮,爽脆,得自天成,“嚐鮮無不道春筍”。 春筍、春時,舌尖上約會的春令。

(林才輝 2018 春分寫於簡淡齋,2018 清明,再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