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追求無公害、綠色、有機農副產品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

赤峰的一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就是以追求完美的食材為目標。它創立的初衷就是要重拾人與食物的美好關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食品。

兩大平臺打通三級服務網絡

野農優品是一家專注於綠色生態健康的農產品公司,目前有兩個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它專門為消費者提供無汙染、無添加、無催熟的“三無”農產品,其全部農產品出自綠色生態的自有農場;美村網是為農村消費者提供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的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野農優品商城、美村網頁面

兩大平臺緊密配合,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突破了農村地區信息流、物流、支付流的瓶頸,促進了農村經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助力當地傳統商貿業態向“互聯網+”轉型。

“私人訂製”的購物體驗

你並不知道吃的大米是誰的,豬肉是誰的,也不知道這些農產品的生長情況和生長環境,而野農優品讓我們作為消費者也參與並瞭解產品的生產過程。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我們可以通過掃描野農優品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直觀地看到產品生長的全過程,從春到秋,從種植到收穫,能夠保證農產品是可追隨的、被信任的,無形中,實現了消費者“私人訂製”的良好購物體驗。

賣賣賣,農產品“進城”路

野農優品跋山涉水,尋找全國最優質的農場,最優質的農業基地,用嚴格的品控和服務標準,從核心產地尋找有品質、可追溯的優良農產品。他們不與任何中間商合作,直接與農戶籤協議,幫助農戶安裝農業可視化系統,讓農戶通過手機就可直觀地監測植物的生長情況。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能夠完全滿足野農優品的優質訂單,真正實現優質優價、高產高效,還給赤峰的農戶帶來了穩定銷售渠道,將農戶的收益大大提高。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野農優品線下商品體驗店

以出售最優質、最健康的食材為出發點,野農優品專門有一個線下的農業考察團隊,他們對農場有三個硬性的要求:肥沃的土地、無汙染的水源、日照時間長。同時還要求農戶安裝農業可視化系統和農業溯源系統,生產出的所有產品必須送到權威部門檢測,並把檢測報告發給消費者。

買買買,感受草原網購“快感”

山高谷深、路途遙遠……長期以來,物流配送一直是最考驗農村牧區網購消費者的耐心。野農優品的第二大支柱業務美村網的成功上線,讓草原農牧民逐漸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紅利。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美村網電商服務站

美村網立足於村鎮市場,將現有的村鎮小賣店進行升級,改造成美村網電商服務站,向農牧民銷售農藥、化肥、種子、農機等生產資料和各類生活必需品,還可以為農村超市提供快消品、日用品。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克什克騰旗很黑村電商服務站

美村網在赤峰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雲南、陝西、甘肅等地,均建有分公司,建成大型倉儲15處,建設電商服務站3000餘個,覆蓋1000多萬農牧民,所有產品48小時送達,成為當地農民網購的首選平臺。

這樣的網購速度,對赤峰農村牧區的消費者來說曾經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隨著美村網服務站的建立,曾經的“草原孤島”開始融入“互聯網+”大家庭,給農牧民消費者帶來網購的真正“快感”。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帶來這種“快感”的是美村網的超快配送——美村物流。從電商到物流的全產業鏈條,構建了美村網的“閃電”供貨系統,這是一家集冷鏈物流、農村物流於一體的物流體系。主要為赤峰到其他城市的冷鏈幹線物流運輸,另一個就是為農村牧區配貨送貨,實現了縣、村快遞48小時到達,助力農牧區線上交易。

“出門買菜”變成“等菜上門”

受疫情影響,傳統農貿市場進行了限流,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野農優品“社區購”應運而生,不僅及時補足了城市生活需求,同時也為農產品上行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從生鮮產品的採購、分揀、包裝、出庫、配送等每一個環節,都做好檢測、消毒,讓防控疫情“宅在家”的赤峰居民,足不出戶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所需的生活物資,市民習慣的“出門買菜”也被“等菜上門”所取代。

為情懷買單

這家把農業電商玩的風生水起的老闆,就是“95後”小鮮肉勾英達。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1995年出生在赤峰的勾英達,跟很多年輕人有點不太一樣,他最大的愛好就是互聯網。勾英達是一個對自己愛好及其“負責”的人,從小就花很多時間學習電腦知識,在高中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網站。大二的時候,他選擇了休學,開始自己創業,那個時候他只有十九歲。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2015年,勾英達放棄了在一線城市更廣闊的前景,選擇回到家鄉赤峰創業。赤峰460萬人口,其中350萬是農業人口,耕地面積2000餘萬畝,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赤峰農業電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勾英達的願望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喚醒青年對土地、對赤峰農業的關注。


「圍觀」赤峰這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


如今,互聯網、電子商務這些看上去與傳統農業風馬牛不相及的新事物,把一些懷揣夢想的赤峰年輕人帶回了故鄉,在新農人與新科技還鄉浪潮下,赤峰新農業畫卷正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