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座標武漢,因為疫情原因遲遲未復工,所以宅在家裡,正好,這段時間讓我可以好好的看幾本好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剛花兩天時間看完的這本出版於1989年的長篇歷史鉅著肯•福萊特所著的《聖殿春秋》,故事描述的是12世紀英國一個名叫“王橋”的地方的建造大教堂的故事。好幾個人為了命運抗爭的故事、為了心中的理想主動抗爭,改變自己的故事及除了謀生,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否則就白活一輩子的故事。

《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故事中的英國,是一個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代,普通人就算終日努力,想要吃飽穿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故事發生的年代,有皇室之爭,連續發起內戰、也有皇權與宗教之爭、宗教內部地位之爭、民與官之爭、伯爵之間之爭,因為有了這些戰爭才會弄的盜民叢生,民不聊生。

在那個時代建一個大教堂,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在平均壽命很低的時代,這幾乎是多數人的大半輩子。看歷史小說的大多都喜歡玩時空穿越吧。假如是我們穿越到了故事中所處的時間,我們會如何想的呢?

《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故事中艱難維持生計的貧窮建築工匠湯姆,執拗地想要建一座大教堂。而且他的妻子不理解他的決定,本來一份普通的建築工匠的工作可以為一家人提供穩定、的生活。但是湯姆多年來從沒有在一個地方呆上很長時間,只要有一點積蓄就會立刻離開,上路去找尋另一座大教堂。所以他就用了一生來做這麼一件事,而且到他死的時候也沒能完成。但是他的繼子因為天資聰穎最後成為匠師完成了繼父的夢想。如果是我們,我們是否會堅持我們的初心終其一生只做這麼一件事情呢?願意為它傾其所有、願意為它承擔風險、付出代價、克服許許多多未知的困難以及承受失敗的後果。

我目前在創業,我記得在我之前為一個民間組織做年終晚會的主持時,採訪一位教育學院的創始人,他說到,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教育。也就是這句話影響了,我目前也在教育行業創業,我想我以後也只會做這一個事,教書育人、少年強則國強,看到他人成長是多麼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說到故事中來,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如果要做工匠,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能從學徒幹起,而且還要耐得住寂寞,因為我們生下來就是有某種天賦的,如果我們天賦不佳,我們是否一生都會是一名普通的工匠,做不了建築匠師,是否會因此而放棄掉,又或者我們出師當上了建築工匠又因好運找到了建造大型建築的長期活兒,正巧碰上今年的疫情,我們還是會依然會面臨失業。

正好此時湯姆也碰上了不好的年景,他長途跋涉、在好幾個地方都尋覓不到一份工作,一家人飢寒交迫。且懷孕的妻子在田野裡生育,最後因為大出血死去。更悲慘的是,他只能就地埋葬妻子並且沒有奶水養活新生兒,導致新生兒成為一個棄嬰。

那麼如果是我們,遇到這麼多挫折我們是否還會堅持,還是去尋找同樣的活兒,而不受外界的誘惑選擇放棄本行業。

在小說中,王橋的副院長菲利普是最正面的一位。他從小被修道院收養,成為了一名修道士。後來他在擔任王橋修道院院長時,用了各種辦法,修改各種制度,培訓各種人員終於令修道院擺脫虧損,自給自足。在他主導下,王橋以修道院為中心擴張變成了一個鎮,並開辦了市場,他們向農民收租,但遇著荒年並不會催收,而是就此免除;在建造教堂時,教士也會從事生產勞動,而不僅僅是一個消費者;同時修道院也會為鎮裡的人提供教育,教人識字。 他終其一身也都在做著一件事,修建教堂,所以他不惜擴大收入,開源節流,得罪主教及伯爵。

《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在小說中還有一個人物理查,一生由姐姐阿蓮娜為其服務,養尊處憂,最後因姐姐的羊毛被燒無力供應繼續當騎士而埋怨他,最後還是在威廉爵士再次過來火燒鎮子裡,裡查和傑克一起進行主動求變,防禦為主,自己建了一所城牆,而且最終菲利普讓他擔任修道院的衛士,當然最後理查也奪回了他的伯爵城堡。

其實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我們有沒有找到我們終其一生一定要做成的“那件事”的決心呢?

他們也許來自某段不好的事情經歷之後的發狠、也許來自對於某人的啟發、也許來自碰到的事帶來的震撼。

當我們心裡有了“一生一定要做成某件事”的信念,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將會變得不同。

《聖殿春秋》,一部找尋我們終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

我們從此將會有強大的內驅力、不再得過且過,並且長期離開舒適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