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内行说说拳种的特点,太极拳独有的特点是什么?

春宝太极馆


外家拳以拉筋撑骨,锤炼皮肉的目标而锻炼,而内家拳以吐故纳新,聚精汇神的目标而云转。太极拳属内家拳,属于内家拳的基本功,其独有特点是简单,就是围着中心转圈。


小太极猴刘永明


只有搞董了太极是什么,才能练习好太极。才能悟透太极的特点。

太极的冠名权只是被某一位武学大师抢注,拿到武功学上冠了一个品牌名称而己。

比如:太极、八卦、少林、武当、南拳、北腿、泰拳、苗拳、客家拳、壮拳等等。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如果只凭一个普通的套路动作就代表了整个门派的武学精华,这就有一点没研究透彻这个门派的武学。

很多修练武功成功的人士,早已洞悉太极在武学上应用的天机,受益匪浅,只是笑而不答心自闲,任凭凡人俗子的低诽。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论谁操练什么武功,最终都是以太极为中心,谁脱离了太极理论,谁的武功都是不成立的,不光是武功不成立,世界上万物都是空的!

试问天下门派,哪一个人的武学离开得了太极?只不过大家都在装傻而已!

我可以武断地告诉大家,我们每天所有做的事情都是源自太极理论。

比如: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等等……

有问必有答,有我必有他。有天必有地,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有正必有反,有天必有地,有进必有退,有白必有黑,有攻必有防,有男必有女,有了平台必有写手,你射一箭我拿盾防,你砍一刀,我拿刀架,你前进踢一腿,我后退让一步,你扫脚,我就跳,你打上我防上,你打下我防下,你从左边打我向右边撤,你搞擒拿手,我使反擒拿式等等,因为我要干活去所以不多写,相生相克,凡事都离不开太极。

在这里,我在重复说一句:太极只是一个名称。会用万法归我用,不会用万物都是空!

不论谁家的武功,都是盗太极理论的版!

一句忠告:太极是死的,人是活的。

太极的特点就是:你攻我防,我攻你防。




苗族武功传播


我练过一段时间八卦掌,把三大内家拳比较一下,八卦掌旋转大旋转说简单就是躲开进攻,招要害打形意拳半旋转说简单就是格挡进攻抽身发力打要害,太极拳是中旋用身法化开力见笑伤害有点累死拳击里的含胸不让对手力量直击胸口。太极感觉就是化力与发力,说直白就是打你一拳你能把伤害降到最小,但是你打我一拳缺却让我实实在在挨一拳,而且太极的缠丝劲连绵不断就是浑身有手说白了就是我全身都要防护住跟拳击一个道理一样不能被打伤要躲只不过太极拳是靠身法躲开难。而且连绵不断感觉就是跟散打里面带节奏一样 散打里面带节奏就是打的对手上不来气跟不上打人,太极拳老师傅感觉也是这个样子出手后接着就是一招不断没发防守。然后就是所谓的以柔克刚,在散打里面有点像抱腿摔,当然要手快的,顺着对手鞭腿用力给人家撂倒,太极拳也是顺着你用了你还没反应过来别人狠狠一拉或者一推好自己没反应过来摔倒了,散打也是鞭腿过去了以为好可以打中没想到别人抱住你退了你准备想办法呢好他顺着你踢腿方向使劲用力你不到谁到。说白了太极拳感觉就是反应力,和发力方式结合肌肉力量的方法。


砷杨807


太极拳,其特点,独有的,其它拳没有的如下。

一,它是气功的动功,它虽然叫拳,但你完全当拳练就错了。

二,练时须放松,用意不用力,这是在练气功,只有如此才能练出气功。拳与气功合一,内外六合。

三,它可以健身也有防身的功能,但防身功能是其副产品。这是它与其它拳不同之一。过去太极拳者连看家护院也不允许,讲什么打仗护標都是编造,谁练十年不出门的拳去打仗。

四,太极拳正练反着用(指防身时的用法)。因此其战术原则是"舍己从人"。

五,阴阳转换,对称平衡。因此太极拳攻防合一,化打合一,打化合一。出手只一拍,化即打,打即化,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为小成,刚进太极之门,当练到下意识(不通过脑子,条件反射做动作反击)就是神明了。

六,太极拳,用法上与其它拳最大的区别就是,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身俱千钧力只用四两劲。凡只以力制人者均不是太极拳的功夫。

七,习练太极拳的目的与其它拳的不同,"祥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八,此技傍门甚多。因此,须明师言传身教,(一人一天顶多带四,五个徒弟)而且练成者少之又少,有言曰"练者如牛毛成者如牛角"。难练成也是其特点之一。不要指责谁真谁假,只有层次高低之分,低层次不要把高层次视为骗子,高层次也不要笑低层次不真。现在太极拳除了假的就是骗子,这也应是一大特点了。


明月松间照妖精无处逃


我习练的是陈氏太极拳。只能就陈氏太极拳的特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对之处请业内人士斧正。

陈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身领手,画圆为主,刚柔相济。

以身领手就是腰不动手不动,一切以腰为主,以意领气,以气惯力。力从脚底起,到膝,至胯,至腰发出。动作以圆弧为主,谓之缠丝劲儿。即膝缠,腰缠,肩缠,肘缠,腕缠辅之大臂缠,小臂缠。根据本人多年的习练经验,缠丝主要是用以改变对方来力的方向,加之身法,步伐的配合,达到借力使力的目的。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发力,我想应该和其他拳种差不多,都是以先松后紧的爆发力为主。


攻击鸡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本人浸淫圈儿栗子功夫数年之久!首推太极,古有张三疯今有闫芳芳雷雷为代表,都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出尽洋相!其特点是动作飘逸感特强,云山雾罩不知所谓,信手拈来包你神魂颠倒欲死欲仙!其次为虎鹤双形,本人每每练起都有虎啸🦩鸣之声,一✋打出方圆百里无论跳蚤蚊虫都化为灰灰,掌声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又由于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其三必推葵花宝典,学此武功者雄雌同体变换莫测,男女通吃老少皆宜!


唐汉宋


太极拳的特点:

(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沒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之后,虽然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很少发生气喘现象,给人以练拳之后有轻松愉快之感。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換,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有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贯串,好象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帶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有人曾经把太极拳叫做“圆运动”。实践证明,通过圆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也能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四)协调完整

在太极拳运动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宻切配合。打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由躯干来帶动,并且互相呼应,不要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显得呆滯脱节和支离破碎。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太极拳在锻炼方法上对姿势动作的各种要求。


文藻巧翁


从拳种上分,拳法不过内家拳和外家拳两种。外家拳大开大合,刚猛凶狠,拳拳生风,闪转腾挪。注重力气、体力,身体坚硬度和抗击打能力的打造。

内家拳绵延不绝,曲折缠柔,绵里藏针,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注重内功修炼,打造内力、内劲的修为。

太极拳属于内家名拳。各种圆运动是太极最显著的特点。划各种圆,手、身、腿平时可单式划,也可套路划,甚至桩功中也可划。其它特点可在不同学说,不同流派中体会。


如時大师兄


拳有内家与外家之分,外家举着重炼力,内炼一口气,外炼一张皮,抗打击,进攻力道大,迅猛有力,制敌于死地。内家拳讲究内外兼修,用力巧妙,讲究力道化解,以柔克刚,制服人也可以不伤人,除非万不得已,太极拳是最好的代表,讲究后发先制,借力打力,比较文明。∴


肖文波谈天下


自然放松,没有过分的追求什么,和道家理念一样。不做作。不特意。一切随缘。每个人看待太极拳的思想都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