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口罩的起源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意識到口鼻飛沫的影響,交談時便往往側著頭,以免口鼻飛沫沾染對方,以示尊敬。《禮記·曲禮上》的記載稱:

  “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禮疏》記載稱:

  “掩口,恐氣觸人。”

  《孟子·離婁》中記載:

  “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無論是側頭、掩口還是掩鼻,這些都只是保持個人衛生的原始狀態,既不衛生,也不方便。

  直到十三世紀初,口罩在馬可·波羅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初現雛形。馬可·波羅看到:

  “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

  這種矇住口鼻的絹布,也就是最原始的口罩。口罩的出現,表明人們已經有了防護的意識。

口罩的改進

1847年,身為奧地利維也納總醫院第一產科病區助教的伊格納茨·菲利普·塞麥爾維斯,偶然發現了感染是由致病菌造成的。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用鵝頸瓶證實了空氣中有細菌的存在。這兩項研究結果說明空氣中存在著危險的病菌。

1897年,德國微生物學家凱爾·弗路格和他的學生為了驗證呼吸道飛沫的危害性,進行了一次細菌臨床實驗。他們先後在距離培養皿60釐米、2米和6米的位置高聲說話、咳嗽和打噴嚏,結果顯示培養皿中均有細菌生長。

隨著對細菌的研究不斷深入,科學家對病菌防護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十九世紀末,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空氣傳播的細菌也能造成傷口感染,於是他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

萊德奇發明的口罩只用了單層紗布,而且紗布緊緊包裹口鼻,不僅呼吸不暢,而且體感不適。1897年,德國醫生米庫利奇的學生胡伯納等人意識到當時口罩的使用性欠佳,著手實施改進,他們把兩層紗布剪成長方形,在紗布之間放置鐵絲支架,然後在支架兩側縫製兩根帶子,將帶子固定在使用者的後腦勺上。

在支架的幫助下,口罩由平面變成了立體,不但解決了呼吸不暢的問題,而且方便可靠。

對口罩的改進並未就此止步。1899年,法國醫生保羅·伯蒂發現只有不少於六層紗布的口罩,才能有效預防口腔飛沫的傳播。他將這種口罩縫在衣領上,使用時把口罩翻上來用手按著即可。這麼做顯然極不方便,他在六層口罩的上緣縫上兩根帶子,用以繫結,下緣兩根帶子固定在衣領上。口罩的結構又進化了一步。

口罩的普及

1910年,一場肺鼠疫從貝加爾湖地區沿中東鐵路傳入中國,並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蔓延。肺鼠疫由東北波及到河北、山東一帶,形勢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12月,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臨危受命,出任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他抽調北洋軍醫學堂、北洋醫學堂、協和醫學院和直隸、山東等地的醫護人員趕赴疫區。伍連德來到當地後,深入排查肺鼠疫的傳播途徑,發現肺鼠疫通過呼吸和飛沫傳播。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中國著名醫學家、公共衛生學家伍連德

伍連德立刻在哈爾濱實行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同時發明了棉紗製成的簡易口罩。這種口罩簡單易戴,價格低廉。伍連德調動了大量人力物力,確保口罩源源不斷供應給市民,並且很快被民眾接受。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東北鼠疫中,戴“伍氏口罩”的醫護人員。圖片來源於網絡

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肺鼠疫傳播的作用。人們為了感激伍連德的成就,將他發明的口罩稱為“伍氏口罩”。在1911年的“萬國鼠疫研究會”上,“伍氏口罩”被各國專家稱讚:

  “伍連德發明之面具,式樣簡單,製造費輕,但服之效力,亦頗佳善。”

1918年春,為期兩年的西班牙流感席捲全球。經過三輪傳播,全球累計有10億人不幸感染,死亡人數保守估計超過2500萬人。西班牙流感的瘋狂肆虐,造成了嚴重破壞。口罩在流感肆虐期間變成了全民用品,為了對抗疫情,各國的人們都被強制性要求戴口罩,進而遏制了西班牙流感的進一步擴散。

事實上,口罩除了能阻斷口鼻飛沫,還有其他功能。1952年12月5日,倫敦當地工廠和居民住宅排放的廢氣,在反氣旋的氣象作用下,使得有害物質滯留在倫敦上空,形成了由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和煙霧顆粒組成的“毒霾”。吸入的毒霾,導致了支氣管炎、氣喘、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嚴重損害了人體的呼吸系統。

嚴重的空氣汙染,使人們越發地認識到了口罩的防護價值。


口罩的發展

現在,口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超百億的成熟產業,口罩的貼合度、過濾效率、舒適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醫用外科口罩,還出現了防塵、防花粉、過濾PM2.5等多個細分品類,在醫院、在食品加工廠、在礦井、在霧霾城市.....隨處可見口罩的身影。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現代口罩舒適性和便捷性皆大幅提高。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口罩 大作用

在此次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中,小小的口罩再一次發揮了大作用。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它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減少飛沫量和降低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如今,口罩的角色也在慢慢發生轉變。疫情之下,口罩已不僅僅是我們的防護武器,更是一種“愛的禮物”。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口罩“生產大軍”,只為把更多的“愛”送到人們身邊。圖片來源:新華社

口罩的選擇與使用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口罩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口罩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