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高峰鄉火把節

2016年,雲南省通過民族文化“百名人才”培養工程審定、命名王玉芳等100人為雲南省百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突出人才,由省民族宗教委對其進行全覆蓋式扶持培養。今年是項目實施的第五個年頭,項目本身還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呢?

“百名人才”項目依託於民族宗教系統的工作,目前的實踐得到很多積極反饋。

諸如培養了被推選為2019年“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人、金屬工藝類百名人才寸發標,刺繡和染織類百名人才李蓉麗等為代表的一批懂市場、善經營、會管理,對搶救保護、傳承發展民族文化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帶頭人。

推動了2019年入選第三屆“雲嶺工匠”候選人的唐卡類百名人才魯茸吉稱,面向社會帶徒授藝的烏銅走銀製作技藝類百名人才金永才等一批人才的壯大和年輕化。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2019年,“百名人才”專題培訓班合影

“百名人才”的命名和扶持培養,是政府層面對民族文化優秀傳承人的認可和期許,許多百名人才因此對自己所承載的民族文化技藝的價值和使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並將這份文化自信傳遞給更多的文化受眾,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

在項目實施近5年的時間節點上,聽取來自項目參與者、實施者、管理者的聲音,更顯得可貴。

地方文化力量如何參與?

對已經實施結束的項目,紅河州綠春縣的白者黑建議“檢查”“褒獎”。他認為,項目應當回顧總結,對其中做得好的給予獎勵,這不僅僅是表彰成績,也是為了總結經驗,推廣好的做法。

白者黑是綠春縣民族宗教局哈尼族文化研究所思想敏銳的青年學者,也是“百名人才”項目扶持對象白玉收的兒子,參與了項目實施的很多環節。這樣的情況與大理州彌渡縣的李畢、德宏州盈江縣的刀承新類似,在“百名人才”項目實施中,有一定代表性。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傣劇團隊

其實,不僅白者黑、李畢、刀承新等的建議值得我們思考,而且他們的角色,參與項目的方式也值得關注。項目實施好壞,跟調動什麼樣的人才、力量參與有關。從已經瞭解的各地項目實施情況看,項目進展效果是參差不齊的。一個主要原因跟“百名人才”自身的狀況有關。

他們在某個領域有專長,但在傳承帶徒、產品轉化、產業化開發等方面,也就是“百名人才”項目的目標方面,他們無論知識、觀念,還是經驗,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為此,省民族宗教委在昆明舉辦培訓。

如果有更多像白者黑、李畢、刀承新這樣,在基層從事民族文化工作,對傳統文化有深厚感情,且又有更為全面的知識和經驗的人參與到“百名人才”項目中,對項目的實施是一大助力。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通海高臺傳承人公孫馨(中)在培訓弟子

這樣的人才,如何吸引進項目中,以什麼方式參與項目,在項目裡擔任什麼角色,可以進一步研究。

另外,順著這個思路,項目實施地的縣文化館、民族宗教局,以及鄉鎮、村文化所(站),在制定實施計劃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項目實施中的智力資源,讓懂文化、愛文化的人參與到項目中來,群策群力。

紅河等州市民族宗教委為實施“百名人才”項目,設立了專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強化領導,保障到位”“加強調研,科學謀劃”“強化協作,形成合力”等具體做法就是很好的方式。

民間文藝如何重回民間?

採訪中,記者聽到的一些聲音,不僅反映了已經取得的成績,也提示了下一步“百名人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的探索方向。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大刀舞教學

比如,大理周城參加“百名人才”培訓的張霞,是已故白族扎染國家級傳承人張仕紳的孫女。在2017年“百名人才”項目30萬元資金的“重點扶持”下,張霞參與整理了張仕紳2000多個用於生產的圖案。2019年,“百名人才”又給予其20萬元扶持,主要用於校園和鄉村裡的傳承和傳播。這兩個項目前後相續,體現了“百名人才”的項目宗旨。

參與“百名人才”培訓的楊森,對扎染傳承情況比較瞭解。他說,第一階段完成了搶救性保護,下一步應該要進行應用和培訓。如何培訓才能更有效果?肯定是“培養更成熟的學生,培訓完了就能用。就像黃埔軍校一樣,你出去就能當連長,就能打仗了”。

楊森強調,類似進校園這樣的實踐,也有一定意義,但不應該是重點。因為有些項目實踐下來,學校老師反感,學生興趣不大。與之相對,在鄉村很多有扎花基礎的人更需要這樣的培訓和學習,而通過這些技術熟練的手藝人,“百名人才”項目完成的整理和保護會很快轉化成社會效益。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百名人才”楊興廷

另外,在談及創新的困境時,楊森與“百名人才”培訓時的授課專家展開了討論。他主張,一些地方政府一味鼓勵創新是不對的。他認為像扎染這樣的傳統技藝,如果染成五顏六色,那這種創新就是對傳統的傷害,寧可不要。專家回應了他的觀點,認為創新的前提應該是吃透傳統,然後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市場進行產品探索。楊森能夠接受後一種更溫和的“創新”。

楊森一家四代人,從他的爺爺,到他的兒子,都跟大理大本曲傳承有關。他父親楊興廷是“百名人才”項目扶持對象。在楊森的協助下,項目主要對楊森爺爺楊漢留傳下來的幾十部大本曲進行文檔掃描、古本完善、白語字典編撰,以及70多部大本曲演唱的錄音錄像。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在“百名人才”項目之前已經零星開始,但正是有了項目支持,才得以繼續,至今已基本結束。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大本曲宗師楊漢先生傳下來的大本曲古本,在“百名人才”項目扶持下,已完成掃描整理、錄像等工作

搶救性保護後,大本曲這一原本在大理民間極具影響力的民間文藝,如何重新回到民間,是一個需要繼續探索的議題。

大本曲和高峰火把節、通海高臺、瑤族度戒、傈僳族民歌等項目情況類似,民俗性活動跟社會變遷緊密相關,如果項目的目標,要跟廣泛的民眾打交道,甚至要扭轉某種“潮流”,那項目的實施應該要進行調查研究,某些經常被複制的經驗,很可能不適用。

民俗活動牽涉面廣,作為個體的“百名人才”很難做出多大改變。所以,在制定實施方案時不能大而化之。比如,火把節項目,可以細分為核心技能部分和民俗活動部分,一方面開展傳承授徒,另一方面探索如何與地方的文化旅遊結合。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楊森建的大本曲展覽館,懸掛了他爺爺進京展演等歷史圖片

大理古城這樣有文化的旅遊目的地,是否應該為大本曲這樣真正的民間傳統技藝提供一個可以面向遊客的舞臺,就像蘇州景區大街小巷的評彈一樣,甚至,是不是還能比蘇州做得更好呢?

另外,老一輩傳承人身上掌握的知識和技藝,不應只限於外出展演或者申請項目,他們對當地文化的見解,特別是其整體性的見解,是年輕一輩無法替代的聲音。在學術意義上,這種聲音彌足珍貴。

如何精準施策?

“百名人才”工程的實施,留下了不少經驗值得回顧和總結,但也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困難,即扶持的精準問題。

大體上,雲南民族支系眾多、文化豐富,“百名人才”項目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傳統,也是現代生活,所以,哪怕一個幾萬元的“適當扶持”項目,都需要每個地方能夠認真研究項目實際,在尊重、信任傳承人的前提下,在充分挖掘民間優秀文化的前提下,調動地方的文化、智力資源,使項目經費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的優勢。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2019年,“百名人才”專題培訓班培訓現場

人才培訓一直是傳承中的老大難問題。記者跟國家非遺專家委員會樊祖蔭等專家交流過,他們也發現以往的保護,只保護傳承人,只給傳承人經費,所以很多培訓班招不到學生。他們想改,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雲南省“百名人才”項目的實踐,探索的是另一條路。在很多項目中,我們發現,培訓班有一筆費用花在學生的務工補貼上,這是非常符合當地社會狀況的做法。理想化地認為老師辛辛苦苦培養學生,學生必須積極來學的想法,在部分存在傳承困難的項目上,已經不切實際了。這不僅會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也會耽誤現階段的文化傳承。

“百名人才”涉及的傳承人多數都年長,其中一小部分人已經去世,傳承工作非常緊迫。傳承工作未來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各級各部門大力投入,做了多年工作,但如果傳承人老去或去世,而下一輩不能完全繼承衣缽,只會舞臺上的那一星半點的表演,那這樣的傳承,意義會不會大打折扣?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丨白玉收組織哈尼族傳統紡織技藝比賽

在省民族宗教委“百名人才”扶持管理辦法中,“百名人才要遵循文化傳承發展和市場化規律,制定傳承、開發方案;建立或完善傳承實體(如傳習館、工作室等);科學規範使用扶持經費,保障傳承開發活動所需,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精準施策,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深度思考,“百名人才”工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來自項目參與者、實施者、管理者的聲音,從各自的角度、立場、體驗出發,為如何面對“百名人才”工程的機遇與挑戰,給出了理智、科學、客觀的分析與判斷。這些聲音,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