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近日鴻茅藥酒獲獎事件引起軒然大波。

在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中藥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會”上,

鴻茅藥業被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榮譽稱號,

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則拿下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鴻茅藥酒

消息一經報道,輿論一片譁然。

更有媒體直接指出,

鴻茅藥酒獲獎是對社會的冒犯。

有媒體聯繫到了主辦方中國中藥協會,

詢問鴻茅藥酒獲得該獎項是否有標準可循。

中國中藥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有標準,不方便說。

並一再強調:“這是我們行業內的事情”。


鴻茅藥酒事件始末


鴻茅藥酒事件尤歷歷在目,

廣州醫生譚秦東怒斥鴻茅藥酒混淆酒、藥概念的廣告,

在自家樓下被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警方千里跨省抓捕。

而後被關押長達90天。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逮捕通知書

緣由是發表了偏激觀點。

但是擁有麻醉醫學碩士學位的醫生譚秦東,自始至終聲明自己所言並非虛假。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譚秦東學位證書

文章從心肌的變化、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想說明鴻茅藥酒對老年人會造成傷害。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相關文章


而鴻茅藥酒則是認定,

譚醫生的這篇文章,

誤導了讀者和患者,

“致多家經銷商退貨退款,總金額達827712元”

因此構成了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鴻茅藥酒

但是最有趣的是文章的點擊率只有2000多次,

在朋友圈被轉發10次,閱讀800多次。

可以說並不會具有多少影響力。

與鴻茅藥酒所訴稱的80萬元的退貨又會有多大關聯呢?

雖然譚醫生的文章影響力小,

但是逮捕醫生這件事影響力卻很大,

多方媒體競相報道,

鴻茅藥酒也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廣告打出來的江山,鴻茅藥酒違規2630次還獲獎


有媒體報出:根據近十年的職能部門的公告文件不完全統計,鴻茅藥酒廣告曾被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鴻茅藥酒


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10省市18次採取暫停銷售的行政強制措施。


鴻茅藥酒其實是“非處方用藥”

而不是保健品,

存在禁忌人群,卻閉口不提。

屢遭處理之後,

在當時的廣告宣傳上仍然堅稱“所有人都能喝”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相關圖片

網友質疑中醫無用,理性分析中醫的必要性

一個是中國中藥協會,

一個是打著傳承中醫藥文化旗號的大型企業。

在喧譁後,隨之而來的是網友的質疑。

很多網友認為中醫缺乏現代西方醫學的科學依據。

甚至更有偏激人士直接對中醫進行全盤否定。

但是中醫文化與理論,傳承與發展,

我們需要理性客觀的看待。

相比於西醫已經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

中醫治病救人更像是經驗累積而成的諺方合集。

中醫相比西醫更需要積累,但不代表效果更差。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屠呦呦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

但是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就是建立在中醫基礎之上。

在對抗瘧疾漫長的歲月中,

我們的先人就發現了青蒿對抗瘧疾有奇效。

文獻出自於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青蒿素典籍


中醫VS西醫,監管與傳承並重!

另外有一組有趣的數據: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2017年數據顯示,

2009年收到不良反應報告63.8萬份、中藥佔13.3%;

2017年收到不良反應報告157.1萬份,中藥佔16.1%。

根據報告,西藥是不是不良反應占86.7%和83.9%

相比於西藥的雷厲風行,

中醫更喜歡調理治本。

比起對身體的傷害,中醫顯然溫和許多。

這樣的一組數據不能絕對說明問題。

當然中西醫各有特點,各有所專長,本就不存在高下之分。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中醫


中醫之所以難以普及,也是有原因的。

例如,在中醫理論中常會有些不良反應叫"瞑眩反應",

俗稱"好轉反應“

《尚書·說命篇上》:“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意思是說一個病重的人,

如果在服用完中藥之後,

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現象,

那就不能徹底治癒這個病。

《孔穎達疏》曰:“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

憤悶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瞑眩反應,可理解為排毒反應、排病反應、調節反應、有效反應和好轉反應,

大部分人都會出現的一種身體不適症狀或發病狀態。

少則一兩天,多則幾個星期甚至數月,

每個人出現的輕重程度也不相同。

認識瞑眩反應很重要,

比如身體通過正確的方法治療已經好轉,

開始排病,由於不理解身體的瞑眩反應,

以為是疾病復發,

就會認為這種方法沒有效果甚至起了副作用而放棄。


鴻茅藥酒被中藥協評“社會責任獎”,網友痛斥中醫害人,請先看完這組數據

中醫


所以中醫的推廣也面臨重重阻力,

如何界定好轉反應和不良反應,

普通患者沒有能力,年輕醫者也沒資歷。

另外也有醫者假借中醫藥的名號招搖撞騙,

中醫中藥的名聲盡毀,

中醫是國粹不容置疑,

千年傳承有瑰寶也有糟粕,

我們一方面去偽存真,改良中醫藥配方,完善中醫藥理論體系。

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取締虛假中醫藥產品,而非唯利是圖。

肅清市場環境,保障患者的人身財產權益也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