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華科技:打造應急安全領域的“千里眼”“順風耳”

創新觀察:對於公眾而言,人防工作陌生不已,這家企業依託技術能力,深耕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領域,提升應急宣教,將應急安全管理延伸進日常生活場景,讓公眾擁有切實的安全感。

企業創新紀 | 日華科技:打造應急安全領域的“千里眼”“順風耳”

林抗明

日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

國家人防協會理事

福建省物聯網應用技術服務商會副會長


我們常常會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裡聽見劃破長空的防空警報聲,這似乎是我們對人民防空最直接的認識。神秘且遙遠,是多數人對“人民防空”的普遍認知,但事實上,人防就在我們身邊,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部位於美麗鷺島的廈門日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華科技),是人防領域內首家獲得國家人民防空警報領域從業能力證書大滿貫的企業,以智慧人防切入智慧城市應急安全領域,慢慢滲透到基層生活中,扮演著“千里眼”“順風耳”的重要角色。


企業創新紀 | 日華科技:打造應急安全領域的“千里眼”“順風耳”


智慧人防:不忘初心 推動行業跨越式發展

2008年的汶川地震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日華集團董事長南存鈿先生在捐資之餘,清楚意識到捐資只是一時救助,災害來臨前的有效預警及防災減災的民生保障工程才是關鍵。


2009年,日華集團進軍人防高科技領域,承接防空防災警報系統建設項目,並在2010年,成立日華科技,投身人防行業,專注智慧人防領域建設及智慧應急安全大數據應用。


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結合在人防領域多年積累的經驗,日華科技基於智能監測預警、預案管理、輔助決策、應急疏散的產品體系,除智慧人防外,開始佈局智慧校園、智慧應急、智慧社區等應急安全領域。


截至目前,日華科技的產品和服務已獲得了政府、園區、學校、社區、旅遊景區、交通、公安等領域的高度認可,應急安全重點項目遍及全國17個省、53個地級市,為我國智慧應急行業建設提供了大量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和信息技術服務支撐。

智慧校園:守學生安全 為教育事業減負

近年來,犯罪分子傷害學生的案件屢屢發生,這不僅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還關係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和諧穩定。


校園安全問題就像一把利刃懸在億萬家庭的心尖,為解決此類問題,日華科技積極探索智慧校園建設,以校園安全管理實戰為中心,構建智慧校園應急安全平臺,整合校園數據信息庫,融合校園內部各安防相關子系統,為學生、老師築起安全防火牆。


校門口是一大安全關口,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在校門口建立人臉考勤系統,學生及教務人員刷臉進出,避免閒雜人員入內。在校門處若有人員越界、聚集、滯留、徘徊等異常行為,系統也會立刻發出警報,保安可及時對校園治安狀況進行提前干預和預防。


在校內佈設各類設備,並將校園部署的人臉抓拍攝像機接入到公安報警系統中。當可疑恐怖犯罪分子出現時,系統將自動報警,向公安傳遞警情,及時避免安全問題。


此外,該方案還具有云課堂輔助備課、智能組卷、課堂互動、學情分析等功能,智能化地為教師工作提效;還打通了各部門系統壁壘,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教學環境。

智慧應急:智慧決策 科學規避未來風險

近幾年,智慧城市正慢慢地改變著城市管理的傳統模式,在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如水災、森林防火、群體鬥毆等應急事件的智慧化應對,對於城市安全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洪水災害發生頻率高、危害範圍廣,因此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直是各級政府部門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我國應急管理部門已經在抗洪搶險工作方面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救災體制,能夠比較嫻熟地處理常規的洪澇災害。但是,由於洪澇災害具有強大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防汛應急搶險工作的開展依舊是當前的一大難題。


日華科技將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進行有機結合,成功研發出以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核心,監控預警、資源統籌、預案管理、模擬演練、輔助決策、疏散指揮等多業務為一體的“可視化”智慧應急大數據應用平臺。


當險情出現時,平臺可實時監測現場環境,查看附近的應急人員、車輛等資源,提供綜合的指揮調度。整個平臺通過整合共享各級、各部門應急信息和應急資源,對公共突發事件、危險隱患進行動態監控、運行狀態分析和輔助決策,有效提升了應急響應能力和指揮調度效率。日華科技董事長林抗明先生補充道,“我們自主研發的智慧應急大數據管理平臺,可謂是應急情況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平戰轉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智慧社區:宣教+預警報知 打通人防工作“最後一公里”

若城市居民能掌握人防知識,增強防空防災技能,建立防空防災意識,提高災難面前的應當能力,這必將大大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


為此,日華科技將人防工作延伸進城市人防工作的基礎落地點——社區,建設社區智慧人防工作站(以下簡稱微宣站),實現警報疏散進社區、調度指揮進社區、救援保障進社區、人防宣教進社區的“四進社區”目標,打通社區人防工作“最後一公里”。


記者看到,微宣站的佔地面積不足1m2,甚至比銀行的自助服務機器更小,便於進社區、進單位、進校園;微宣站還配有VR眼鏡,記者一戴上VR眼鏡,就立刻進入虛擬防災、應急救援場景的互動和實操中;微宣站還將納入市級人防警報系統統一控制管理,具備預警報知及周邊快查功能。打破了“國防就是打仗,人防教育就是備戰教育”的舊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