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王國維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諡忠愨([què])。浙江嘉興海寧人,國學大師。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代表作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卜算子•水仙》

【清】•王國維

羅襪悄無塵,金屋渾難貯。月底溪邊一晌看,便恐凌波去。

獨自惜幽芳,不敢矜遲莫。卻笑孤山萬樹梅,狼藉花如許。

【註釋】

羅襪,曹植《洛神賦》曰“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金屋,用漢武帝金屋藏嬌之典故。一晌,片刻,片時。遲莫,同“遲暮”。

【譯文】

她像一位水中的仙子,穿著潔淨無塵的羅襪悄然來去,世間的金屋又怎能把她留住!在月下,在溪邊,戀慕地看了一會兒,便怕她凌波而去了。

獨個兒愛惜這幽潔的春花,不敢去矜憐她年華遲暮。卻笑那孤山中的萬樹寒梅,這時已殘花狼藉了。

鑑賞】 此詞為詠物詞,詩人以水仙自況,寄託自己的幽潔。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2.《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

【清】•王國維

嫋嫋鞭絲衝落絮,歸去臨春,試問春何許?小閣重簾天易暮,隔簾陣陣飛紅雨。

刻意傷春誰與訴?悶擁羅衾,動作經旬度。已恨年華留不住,爭知恨裡年華去。

【註釋】

鞭絲,馬鞭。何許,何處。紅雨,喻落花。動,不覺,動不動便。

譯文

揮動輕柔的馬鞭,衝著濛濛飛絮。肚子歸到臨春閣上,那美好的芳春如今又在何處?小閣中垂著重重簾幕,天時彷彿很快又到黃昏了。隔著重簾,院子裡陣陣落花飛舞。

著意為春天的逝去而悲傷,可是卻無人可訴。只好悶悶地簇擁著羅衾,不知不覺間,一天又一天無聊地度過了。我已經惱恨留不住大好年華,可是,怎知道在惱恨中年華更悄然逝去!

鑑賞】 陳永正箋:“全詞之旨在‘刻意傷春’四字。”結尾最妙。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3.《青玉案·江南秋色》

【清】•王國維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渾無數。日日滄浪亭畔路。西風林下,夕陽水際,獨自尋詩去。

可憐愁與閒俱赴,待把塵勞截愁住。燈影幢幢天欲曙。閒中心事,忙中情味,併入西樓雨。

註釋

滄浪(láng)亭,在江蘇蘇州城南。幢幢(chuáng),晃動貌。

譯文

江南的秋色已漸漸地衰暮了,細算來,這時探勝尋幽之事依然不少。日日來到滄浪亭畔的路上,在西風吹拂的樹林中,在夕陽返照的流水外,獨個兒去尋詩覓句。

最令人為難的是:憂愁伴隨著閒適的生活同時到來,我想用忙碌的俗務把憂愁堵截住。夜來,空對著幢幢的燈影,天也快亮了。無論是閒時的心事,還是忙時的情味,都在西樓的雨聲中一時湧來心上。

鑑賞】 陳永正箋:“詞人徜徉於江南秀麗的湖山之間,心中依舊充滿著無可排遣的愁緒。他是那失行的孤雁,永遠也尋不到棲身的地方。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4、《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

【清】•王國維

百尺朱樓①臨大道。樓外輕雷②,不間③昏和曉。獨倚闌干人窈窕④。閒中數盡行人小。

一霎⑤車塵生樹杪。陌上⑥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⑦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⑧。【註釋】

①朱樓:華麗的紅色樓房。②輕雷,喻車聲。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③不間:不間斷的。④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⑤一霎:一陣。樹杪miǎo:樹梢。⑥陌上:指遊子。樓頭:指思婦。⑦薄晚:臨近傍晚。⑧流潦:指雨後路上流水或溝中積水。

詞意

那百尺高的紅樓,正臨著寬闊的大路。不管黃昏還是清晨,樓外不間斷總傳來輕雷似的車聲。窈窕的佳人啊,孤獨地憑倚著樓畔的闌干,無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個個細數。

霎時間車子駛過,捲起飛塵,撲向樹梢。唉,路上的行人和樓中的女子,都在這紅塵中不知不覺地老去了。傍晚時候,西風吹來了冷雨。到了明朝,當更為路上積滿潦水而憂傷。

【創作背景

王國維致力於填詞,主要在光緒三十年(1904)至三十三年(1907)間。這期間,他曾飽嘗生離死別的滋味。如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他為謀生兩度北上,一次歸來奔父喪,一次歸來賦悼亡,都是生離之繼以死別。因此他的《人間詞》甲、乙兩稿中有不少寫離恨別苦的篇什,而由於有切身感受,往往寫得極其悽惋悱側。

詞人看透了世間疾苦,生離死別,於是詞人作此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這首詞是詞人也以居者之相思、行者之旅愁為抒寫內容,是詞人努力跳出“人間“進行觀察、思索,最終仍無法擺脫得出“悲劇”結論的體現。也是作者厭世世界觀的藝術表達。

賞析

《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以樓頭女和陌上行人為對象,勾勒出他們的生存狀態,揭示出他們都將老於塵囂之中的命運。詞人以雙重視角做觀照,直面眾生的悲劇,飽含著濃重的憂生憂世的意識,將詩人的哲思和哲人的詩情完美地結合起來。

這首詞不是一首傳統性質的思婦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與意識形態之隱喻的作品。表面上寫窈窕佳人的閒愁,實際上暗含人世茫茫之恨。

上半闋中的句子大都是有隱喻含義的。首先,“樓外輕雷”似可代表世俗的塵囂,而“百尺高樓”則象徵一種精神境界和智慧高度,二者本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可以互不相干,但那“閒中數盡行人小”的行為卻把二者聯繫起來了。其次,那思婦似乎也象徵著一種關懷著人間的精神與理念。蓋因舊時養家餬口、爭名逐利都是男子之事,所以往往是男子在紅塵中陷溺較深。相比之下,女子對名利之事看得比較淡一些,所以古代有許多故事和神話,常常塑造一些女神的形象去安撫和慰藉那些在紅塵中失意的男子。

“百尺朱樓臨大道”的“臨”,不免令我們聯想起屈原《離騷》“忽臨睨夫舊鄉”的“臨”。“百尺朱樓”中的那個女子,她居處之地的高遠和“人窈窕”的嫻靜美好,本來都是超凡脫俗的,但“不間昏和曉”的“樓外輕雷”卻使她不能與紅塵隔絕;“獨倚”的孤獨寂寞也暗示了她有無法與紅塵痛絕的愛情;“閒中數盡行人小”的行為則流露出她所有的希望與理想都寄託在紅塵之中。不僅如此,“閒中數盡行人小”的口吻也含有從高處俯視紅塵中人的一種旁觀者的觀察和反思。

“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這是寫思婦居住的環境。古人常以居處之高來象徵樓內人的高潔與脫俗,所以這是在烘托人物形象。“臨大道”,是為引出下一句“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輕雷”是指大道上的車馬聲。杜甫《樂遊園歌》雲“白日雷霆夾城仗”,李商隱《無題》詩云“車走雷聲語未通”,都以雷聲形容大道上的車馬聲。

“獨倚闌干人窈窕,閒中數盡行人小”的是思婦,那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美麗女子,站在高樓上盼望愛人歸來,頗有溫庭筠《望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的意味。如果我們單從這個角度看,則這上半闋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思婦詞。

下半闕“一霎車塵生樹杪”的意思是說:樓上的思婦注意著遠方馳來的每一輛車子,希望有一輛是她愛人乘坐的。但那些車子都沒有在樓前停下,而向前馳去,只留下令人失望的車塵。所謂“塵”,其實是一種汙染。那京洛的塵土是用來比喻世俗汙染的。樓外的行人固然避不過,樓上的觀察者也避不過。

“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之遼闊廣泛,那“塵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婦的狹窄範圍;那種悲天憫人的感情和對世界透徹的瞭解,已不屬於作品中的思婦而屬於作者本人了。“老”字,有零落凋傷的意思。你可以是清高的也可以是理性的,但是隻要你沒有割斷與這個世界的聯繫,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你所愛和所關懷的人和事,你就無法擺脫同他們一起零落的命運。所以,此句是出自苦難眾生的嘆息,是自古至今所有善於觀察人生卻無力把握命運的智者的共同悲哀。此句頗似辛棄疾的《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詞中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

“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傍晚時下起雨來,明天大街上將到處是汙水與泥濘,路人將如何行走?縱觀整個人類的歷史,不也一樣貫穿著許許多多無常的變化嗎?此句極著力,極曲折。用意難明,焉能謂之“不隔”?雖然“隔”,亦不失為佳作。

從高樓俯視大道,會產生這麼多聯想,大概也只有王國維這種兼有詩人和哲學家氣質的人才能做到。其實他還寫過一首詠蠶詩,詩中說,蠶辛辛苦苦操勞,繁殖子孫,然後再“輾轉周復始”,它這一生到底為什麼呢?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人活著到底為什麼”的問題。人之不同於其他生物,是因為人有理想而且有實現理想的智慧。但人的短暫一生往往不但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還要忍受許多苦難。這當然是一種悲觀的人生觀,也許是應該被批判的。但須看到,王國維的這種悲觀正是由於他對人生的極度執著造成的。樓中那個窈窕女子,儘管樓外有“輕雷”的噪音,有“樹杪”的車塵,有“薄晚”的風雨,有“明朝”的流潦,但她所關懷、所期待、所愛的,仍然都在樓外的大地而不在飄渺的虛空,她與大地上的那個世界始終休慼相關。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5. 點絳唇①·屏卻相思

【清】•王國維

屏卻②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③拋擲④,夢裡終相覓。

醒後樓臺,與夢俱明滅⑤。西窗白,紛紛涼月⑥,一院丁香雪。

註釋

①點絳唇:詞牌名。②屏(bǐng)卻:排除,放棄。③不成:難成,宋人方言。④拋擲:丟棄。⑤明滅:出現、破滅。⑥紛紛涼月:形容月影斑駁而清冷。

詞意

我決心要斬斷相思之情,因為近來更清楚地知道相思是無益的。可是,相思是無法拋棄的,在夢中仍然尋尋覓覓。

殘夢乍醒看到樓臺,(苦苦尋覓的身影)和夢的出現一起出現,也和夢的破滅一起破滅。西窗上一片潔白,那是斑駁而清冷的月影,正照在滿院如同皚皚白雪的丁香花上。

創作背景】

1907年春,王國維的妻子莫夫人在海寧離世,他為了表達對已離世的妻子的哀悼,便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寫魂縈夢繞、拋撇不去卻又無可奈何的相思。上片抒情,直接表達對亡妻的思念;下片寫景,借景抒情,側面表達內心對亡妻深深的情意。全詞情意綿邈,餘韻不盡。

賞析

這首《點絳唇》是一首難遣相思、孤涼悽惶的情詞。詞人一反常規,運用先寫情、後寫景的敘述方式,將幽清景色留至詞末,此時相思散去,空留一院丁香月色,殊不覺相思已全在其中,讓人讀後無限回味。

開頭“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明白如話,卻飽含深情。這兩句是說: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懷想又有何用,徒令人心力交瘁!下決心去忘,正說明無法忘掉,11個字,每個字都滲透出悲傷。讓人留下一個“從今以後,勿復相思”的懸念,緊接著進人讀者眼簾的是“不成拋擲”,透出詞人執著的相思,欲忘不能,無法屏卻。

“夢裡終相覓”,終於在夢中尋覓到已故的夫人。寥寥幾筆,就將夢裡景、夢外情寫得栩栩如生、水乳交融。上片只有四句,卻寫得沉鬱頓挫,委婉曲折。

下片“醒後樓臺,與夢俱明滅”這兩句又是一折,筆觸轉入夢醒,醒了還隱隱約約記得夢中的場景,殘夢難斷,更增幾分惆悵。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西窗裡面隱隱透進一絲白光,詞人推開窗子,只有紛紛的涼月,照著“一院丁香雪”。“涼月”用“紛紛”來形容,“丁香”用“雪”來比喻。詞人把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聯繫到一起,又不說原因,言於此而意未盡。丁香花本該開在春夏之際,怎能與寒冬白雪聯繫到一起,在這種違背常理的時令錯位當中,足見詞人對亡妻的深切思念。

夏承燾、張璋《金元明清詞選》評曰:“最後以景語作結,用月光下的白丁香來烘托人的孤寂和惆悵。”

陳永正箋:“這是一首刻骨銘心的情詞。相思是無法擺脫的,在夢中,在醒後,它總是揪緊著情人孤寂的心。此詞結語,真可謂‘物我兩忘’,在縹緲恍惚的追尋中,別有一種幽情的韻致。在靜安抒情小詞中,當以此等作品為極則。”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6.《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清】•王國維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詞意

滿地凝結著寒霜,濃得像覆上一層白雪。人們立在西風中話別,瘦馬也向著殘月不斷悲鳴。送別時,《陽關》一曲猶未奏完,離人就已出發了。咿軋的車聲彷彿應和著歌聲,在痛苦地嗚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顏色已換作枯黃,可是,陌頭上深深的車轍依舊是我來時的模樣。這虛浮無定的人生,還有什麼可說呢?在人間最令傷心的事莫過於離別了。

註釋

①霜華,此指嚴霜。因其每呈結晶狀,故云。張祜《旅次上饒溪》詩:“秋竹靜霜華。”②陽關,指《陽關三疊》曲。為古代送別的曲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譜入樂府,即以詩中“渭城”或“陽關”名曲。③浮生,《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莊學說認為人生世事虛幻無定,故云。三句為前人未道之語。靜安於是年春跟隨羅振玉入京,數月後即奔喪回裡。來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無常④耽(dān):指沉溺、迷戀;也有停留、拖延、延誤的含義。

【簡析】 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靜安曾奔父喪南歸故里。這期間所寫的詩詞充滿著悲涼的情調。本詞寫離別時的情景,殘月出門,西風瘦馬,詞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憂鬱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虛幻了。

詞的第一句作者上來就點明瞭時間,大雪飄零,萬物冰凍,首先在時間上為作者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調。瘦馬,殘月,都是一組淒涼的意象,作者在這裡用他們渲染氣氛。陽關自古就是人們分別的地方,作者在這裡使用主要是表明自己的離別之情,用了暗喻的手法。作者接下來說分別的時候,車輪嗚咽的也哭泣了,暗含對分別的傷痛。

下句作者重點以情馭景,他開始感嘆時間還在,但是物是人非,昔人不再。他開始回憶起自己以前與人相處的美好時光,想到這裡,作者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什麼也說不出,只能感慨的說一句:離別。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7.《阮郎歸·美人消息》

【清】•王國維

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復彎。沉沉空翠壓徵鞍。馬前山復山。

濃潑黛,緩拖鬟。當年看復看。只餘眉樣在人間。相逢艱復艱。

註釋空翠,指山色,因山中多草木,翠色如浮於空中。

詞意

美人的消息隔著重重的關山,道路曲折難行。在馬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嶺,那凌空的翠色彷彿沉沉地壓在徵鞍之上。

那沿途的山色,濃濃的好像潑翻了黛墨;綿緩的山勢,又像拖曳著雲鬟。當年我曾仔細地看了又看。如今只剩下這青青的眉樣留在人間,要相逢就難上加難了。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8.《菩薩蠻·迴廊小立》

【清】•王國維

迴廊小立秋將半,婆娑樹影當階亂。高樹是東家,月華籠露華。

碧闌干十二,都作迴腸字。獨有倚闌人,斷腸君不聞。

註釋婆娑(suō),扶疏,紛披。東家,指東鄰美女。

譯文

在曲折的走廊中小立片刻——這已是秋天將半的時節了。只見枝葉扶疏的樹影,零亂地撒滿階前。高樹那邊就是東家,清美的月色籠罩著露裡的嬌花。那曲曲折折的碧闌干啊,像成了迴腸的字樣。獨有倚欄的人兒啊,她的痛苦是別人所不知道的。

鑑賞】 “月華籠露華”,最是悽美。

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9.《踏莎行·絕頂無雲》

【清】·王國維

絕頂無雲,昨宵有雨。我來此地聞天語。疏鍾暝直亂峰迴,孤僧曉度寒溪去。

是處青山,前生儔侶。招邀盡入閒庭戶。朝朝含笑復含顰,人間相媚爭如許。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10.《人月圓•梅》

【清】·王國維

天公應自嫌寥落,隨意著幽花。月中霜裡,數枝臨水,水底橫斜。

蕭然四顧,疏林遠渚,寂寞天涯。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

註釋幽花,古詩中常以稱梅花。渚(zhǔ),水中陸地。清華,清美華麗,形容景物之美。謝混《遊西池》詩曰:“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譯文

老天爺也許是嫌過於寂寞吧,隨意在大地上安置了這幽潔的梅花。在明月中,在清霜裡,有幾枝靠近水邊,在水底映出那橫斜的疏影。

蕭索地回望四方,只見稀疏的林子和遠方的江渚,天涯一片寂寥的情調。只聽到一聲鶴唳,像要殷勤地喚醒大地上清美的春花。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附錄;清代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大境界是什麼?各出自哪個作品

“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註釋】 ⑴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⑵檻(jiàn):古建築常於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下臨階砌,謂之檻。至於樓臺水榭,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⑶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⑷不諳(ān):不瞭解,沒有經驗。諳:熟悉,精通。離恨:一作“離別”。⑸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⑹凋:衰落。碧樹:綠樹。⑺彩箋:彩色的信箋。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兼:一作“無”。

【詞意】

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此一境:“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裡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雖然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悲壯,毫無纖柔頹靡。

此一境界,乃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

解析】

第一境界以西風颳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但在亂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清晰地看到遠方,看到天涯海角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鬥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註釋】 (1)佇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2)望極:極目遠望。(3)黯黯:迷濛不明,形容心情沮喪憂愁。(4)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5)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6)會:理解。(7)闌:同“欄”。(8)擬把:打算。(9)疏狂:狂放不羈。(10)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11)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詞意】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瀰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濛濛,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此一境:詞人所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詞行至此,可知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標,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後形容消瘦而卻繼續追逐無怨無悔。

【解析】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描述瞭如何為此下決心而努力奮鬥。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鬥,繼續前進,為了事業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幹什麼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於創新,也要善於等待。這是執著地追求,忘我地奮鬥。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註釋】 ①青玉案:詞牌名。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②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③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④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⑤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⑥鳳簫:簫的名稱。⑦玉壺:比喻明月。⑧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的表演節目)宋夏竦《奉和御製上元觀燈》:“魚龍漫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京。”⑨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裡指盛裝的婦女。⑩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⑪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⑫他:泛指,當時就包括了“她”古時“他”“她”不分通用⑬千百度:千百遍。⑭驀然:突然,猛然。⑮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詞意】

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更讓煙火看來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整個晚上,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

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找到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站立在燈火零落之處。

此一境:尋覓千百次,竟然是在燈火冷落之處發現了那人。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外。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清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於世間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詩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

解析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周折,經過多次的磨練之後,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會突然豁然領悟貫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有創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澆灌出來的鮮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王國維《卜算子•水仙》《蝶戀花•嫋嫋鞭絲衝落絮》等10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