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戴曦和麥飛給出了答案


“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戴曦和麥飛給出了答案

01

分手後,到底還能不能做朋友?我想好多人都有過這類的困惑,甚至會想,如果曾經深愛過的兩個人做了朋友,是不是會很彆扭?

起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真心相愛過的兩個人,是無法退回到普通朋友的位置的,因為你一看到他就會想起過去美好的時光,或者那些曾經受過的傷害,又怎麼可能心安理得做朋友呢?

但最近看了《精英律師》,發現戴曦和麥飛分手之後的相處方式挺好的,從來不會因為兩個人曾經是情侶覺得彆扭,還會對彼此的困難還會出手相助,兩個人反而比情侶相處更融洽。

生活上,戴曦會因為麥飛的爺爺沒人陪伴,而選擇做他的監護人,也會經常抽時間去看他,只為安慰老人的心;

感情上,在看到麥飛新交的女朋友時,可能心裡也有一點點不適,但還是大方地給予了祝福,也沒有因為之一點就和他斷絕關係;

工作上,兩個人也能時常探討,麥飛不方便出面的就交給戴曦來處理,而戴曦在麥飛辭職後,也會主動幫他推薦工作。

同時麥飛是最瞭解戴曦過去的人,所以在焦恩出現時,戴曦能找的唯一一個人也是麥飛,因為只有他清楚當時是怎麼回事,也願意幫助她。

看了他們兩個人的相處,我第一次才發現,原來分手後也是可以這樣融洽相處的,在工作上互幫互助,在感情上大方祝福。

仔細想來,那是這兩個人都沒有給彼此帶來太大的傷害,只是因為後來分歧越來越多,兩個人覺得不合適而分開,屬於和平分手,這樣的兩個人做朋友還是沒有問題的。

“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戴曦和麥飛給出了答案

02

那什麼樣的人分手後是不可以做朋友的呢?我想是那些兩個人因分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說過要老死不相往來的人,她選擇做朋友無非是給自己留個念想,或者給複合找個藉口而已。

比如具惠善,兩個人在鬧掰那一刻,就註定了他們離婚後不可能成為朋友,即使過去那麼恩愛,即使具惠善也想過複合,但都不可能了,因為兩個人在這件事中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再回頭面對彼此,也是很難堪的。

小錦分手時,她以為自己此生都不會再想起這個人,也不想再和這個人有任何瓜葛,但是她以為的都錯了,曾經深愛過的人又怎麼能說忘就忘呢?

她沒有刪除對方的聯繫方式,還會時不時點進他的朋友圈看看他最近的生活,甚至還時不時地和他聊個天,因為她發現自己忘不了他。

但是對方呢,卻無動於衷,不管她說什麼做什麼,對方根本不理她,她有點崩潰,有一次留言問他:“難道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嗎?”

這一次對方有反應了,他的回覆是:“我們都是成年人了,當初鬧得那麼不愉快,甚至說過老死不相往來的話,而我對你已經沒有感情了,朋友也不必做了,這次後不必再聯繫!”

小錦看著這句話,發了很久的呆,其實這樣的結果她也想到了,只是她不願接受罷了,她想要做朋友不過是求複合的一種表示,先做朋友之後才有複合的可能呀,但她沒想到的是,對方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在愛情裡受過傷,又互相傷害過,就別奢求做朋友,更別奢求還能回到彼此身邊了,只會讓自己更難堪。

“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戴曦和麥飛給出了答案

03

面對前任,相信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內心都是矛盾的,畢竟曾經深愛過,又怎麼忍心成為陌路人呢?但面對曾經的傷害,又不甘心做回朋友。

就像《精英律師》中的另一對羅檳和藍紅,兩個人曾經深愛過,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如果不是出了房產證的事情,兩個人已經結為夫妻了。

當時年輕氣盛的兩個人,不懂得如何處理這件事情,藍紅一氣之下嫁給了比她大十五歲的男人,而羅檳呢,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受的傷也是很深的。

所以羅檳每次面對藍紅的感覺是很複雜的,如果真當成陌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她遇到困難時還是會出手幫她。

但面對藍紅的親近,他又會刻意保持距離,不想讓兩個人的關係更近一步,那是因為心裡還是有芥蒂,不能輕易原諒。

其實最開始的藍紅接近羅檳,是因為還想和他重歸於好,她有自信羅檳對她還有感情,但她卻忘了那件事對羅檳造成的傷害,所以他不會再重新選擇她。

而到了最後藍紅選擇辭職,或許也是給彼此留一個美好回憶吧,既然錯過了,就不必再做朋友,保留一點空間也是很好的選擇。

“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嗎?”戴曦和麥飛給出了答案

04

主持人孟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分手後能不能做朋友,取決於一段感情中是否存在相互傷害。有相互傷害的情感破裂,分手後成為朋友的可能性不大。而沒有相互傷害的情感,成為普通朋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戴曦和麥飛為什麼在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因為兩個人是和平分手,彼此之間不存在利益衝突,也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再加上他們瞭解彼此,又是同行,做朋友也是很好的選擇。

再看羅檳和藍紅這對曾經的情侶,他們在過去那段感情中都受過傷害,做朋友就不太可能了,就像羅檳一面對她就會想到過去的事情,而她每次提到過去的事情也還憤憤不平,這樣的兩個人沒有反目成仇已經很不錯了,又怎麼可能做朋友?

分手了,不必強求還能不能做朋友,即使做朋友也要注意分寸與底線,尤其是在各自有了新的伴侶之後,更要注意對方的感受,如此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