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在抗擊疫情期間

一大波“靈魂畫手”紛紛湧現

醫護人員 住院患者

用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愛

記錄著他們親歷的抗“疫”故事

一幅幅暖萌有趣的畫面

傳遞著溫暖和希望

訴說著難忘與感動


“孩子別怕 就把防護服當畫布”


  武漢兒童醫院新冠肺炎患兒隔離病房裡,不少住院小朋友見到被防護服層層包裹的醫護人員時,第一反應是害怕和抗拒。專家說:“很多時候,小朋友一看到醫生就開始哭,是因為聯想到疼痛和痛苦而覺得害怕。”

  平時喜歡畫畫的護士王佳想到一個妙招——在防護服上畫卡通畫,拉近和小朋友的距離。在她的帶動下,病區裡很多醫務人員在換上防護服後,會在上面畫卡通畫,再讓小朋友塗色。醫務人員的防護服成了畫布,在小朋友們的參與下,一幅幅承載著愛心和想象力的畫,猶如一縷清風,沖淡了疫情給孩子們的心理壓力。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英雄的城,一定會贏”


  初進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時,周先生就拿出紙筆,開始畫醫護人員的工作日常,他在一張畫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信心比金子更寶貴!

  周先生是武漢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畫畫已經十幾年。住院期間,他以醫院生活和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為背景,創作了多幅畫作。周先生說:“武漢抗疫情,我們要共同打一個大勝仗,畫這些畫兒,是一個歷史的記錄,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為武漢加油!相信我們一定會贏!”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畫筆描繪感動,整理心情”


  認真查看患者CT片的醫生、仔細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的護士、負重20多斤的病區消殺工作人員……寥寥幾筆,生動勾勒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點滴。

  簡筆畫的作者王楠是遼寧錦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護士,疫情期間,她被緊急調往遼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參與救治工作。愛好畫畫的王楠覺得,一線戰“疫”的每一天都值得記錄,於是她隨手取材,用賓館房間的捲紙開始了“連環畫”創作。

  “每張畫背後都有一段讓我感動的故事,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記錄身邊發生的難忘點滴”。從剛上一線的茫然、未知,到現在的冷靜、從容,是畫筆陪伴王楠描繪感動、整理心情。“我會堅持畫下去,直到勝利。”王楠說。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有‘方艙大白’生病也沒那麼可怕”


  “80後”插畫師黎婧住進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期間,每天都把漫畫版“方艙日記”發到網上,“大家都覺得‘方艙大白’很可愛,生病也沒那麼可怕了。”黎婧說。

  第一天,黎婧畫了第一張“方艙大白”。“這位護士名叫胡慧文,來自安徽。今天我看見她帶著病友跳舞,動作像在飛翔,好可愛。”

  第二天,黎婧一下子畫了五張“大白”。“兩個‘大白’推著特別難推的小車在發飯;一個保潔員揹著藥箱,飛速地噴消毒劑;一個女護士在教‘七步洗手法’……”

  第三天,黎婧的畫紙從格紋紙全變成了白紙,畫中出現了一個看片子的男護士。“他特別細心,發現我只能在筆記本上畫畫,馬上給了我很多白紙!”

  第四天,黎婧畫了很多患者做核酸檢測的場景,自己也在其中。其中一幅,兩位“大白”異口同聲地鼓勵大家:“E區核酸全陰哦!”讓人充滿勝利的希望。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需要什麼幫助 你指一下就好”


  “口渴了想喝水、打針的地方脹疼、肚子脹想小便、面罩是不是鬆了、餓了想吃飯”……五色卡紙畫上形象的卡通趣圖,是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呼吸七病區護士長張晶與住院新冠肺炎聾啞病人72歲魏爹爹(化姓)的日常溝通工具,每次魏爹爹一指,張晶和同事就能立刻明白魏爹爹的需求,溝通起來無障礙。

  據介紹,魏爹爹入院時,病情很重,加之聾啞緣故,最初基本靠手勢,交流溝通非常不便。為準確及時掌握需求,張晶也嘗試通過紙條傳遞進行溝通,每次看著虛弱的魏爹爹很吃力寫字的樣子,護士們心裡都很不是滋味。

  後來,針對護理過程中最常見的情況,張晶繪製了一套卡通漫畫,溝通障礙迎刃而解。魏爹爹有需求時,僅需拿出卡片展示,護士們便能馬上對應解決,每次做完護理後,魏爹爹都會豎起大拇指點贊。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情暖“疫”線】挖掘那些隱藏在一線的“靈魂畫手” 聽他們講述的那些動人故事

只要我們足夠相信

只要我們耐心等待

勝利的那一天

已經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