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是渣男嗎?

近幾日空閒時間一直翻閱《浮生六記》,看完後,五味雜陳。隨後百度一下沈復其人:“生於1763.12.26.---1832年?,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

說是文學家,其實就這一部作品,未參加過科考,六卷中,後兩卷經文獻調查系偽作。

浮生六記|沈復是渣男嗎?

1.

讀一二卷時,真真被他們的愛情,詩意生活所感動。沈復愛護芸娘,真情流露。

年少時的初初相見,便被芸孃的賢惠和才情打動,一句“秋浸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嘆其才思雋秀,非芸不娶。芸娘暗牽其袖,藏暖粥小菜,可謂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新婚時期“握其腕,暖尖滑膩,怦然心動”,及婚後分別三個月後再相見的小別勝新婚,無不充滿著甜蜜、幸福。字裡行間真情流露,情意綿綿,無不令人嚮往。

芸娘嚮往“布衣菜飯,君畫我繡,可樂終身”的田園生活,然,沈復喜侍弄花草,遊歷山水之中。

攜芸娘女扮男裝,觀洞庭盛會、遠遊太湖、有朋友相聚攜芸同行,一個文人的浪漫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

沈復年少時期,便可以看出,是一個佛系少年,想象力豐富,自得其樂的個性。

卷二的第一篇文字,童年稚趣寫的生動靈巧,一個可愛兒童躍然紙上,讀來趣味十足,出神入化

年長後,愛花成癖,喜剪盆樹,並無科考之心。婚後夫妻二人在父親的庇護下多是焚香插花、裁剪花枝草木;呼朋喚友,聚會野餐。把簡樸生活,活出了安好。

夫妻二人和諧之處,文字中多有體現,小酌賞月,談經論道、填詞造句;一起侍弄花草、佈置室居,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用心經營,便是濃情蜜意。

2.

芸娘為沈復納妾,在今日看來,不可思議。那麼,二百年前,是不是丈夫無妾,也是丟人的事情呢。

先是船家女素雲,人頗不俗,“芸笑挽素雲置餘懷,摸索暢飲”。後又處女憨園,亭亭玉立,神韻頗佳。芸娘贈憨園翡翠手鐲,胸有成竹告訴沈復:“麗人已得,君何以謝煤耶?”。

後來,憨園被富人搶去,白白浪費一枚翡翠玉鐲,芸並因此病情加重。

芸娘與沈復情投意合,伉儷情深之時。家中婆媳關係,叔侄關係日益緊張,最終兩次趕出家門,無處可去,先後客居友人家中。

此時讀來,已覺心中不快。芸娘一心討好公婆,卻不斷受公婆嫌棄,誤會。芸娘給公公納妾,在公婆之間落個兩面不討好,並將夫妻二人逐出家門。

沈復無能為力,父命難為,到處借錢,狼狽不堪,一雙未成年兒女,悽悽可憐,女兒送去做童養媳,兒子送去作學徒,令人唏噓。

最終芸娘客死他鄉,屍骨未寒,又聞兒子去世,可謂是雪上加霜。

以今日女性眼光來看,芸娘過於犧牲自己,討好別人,有沈復的愛,便覺得擁有了整個世界。

3.

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更何況沈復喜歡的是風花雪月,文人意氣。

雖有充當幕僚,曾做生意,終是沒能滿足芸孃的心願“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

讀卷四便覺憤憤然,雖說他們生活在二百年前的封建時期,但沒有給芸娘帶來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與妓喜兒溫存體恤,吃喝玩樂四個月餘,花費不低。

此時,也不便痛罵沈復“渣男”,畢竟夫妻深情相依,芸娘心滿意足,臨死還在說“來世”……

今讀來,無需評論是非,但它確是一部不錯的古典散文,文字清麗,雅緻,毫無做作,堆砌之嫌。

以著名紅學家馮其庸的一段話結束本文“作者沈三白寫的很坦率真實,具有濃重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很自由......不愧是我國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種散文。”

浮生六記|沈復是渣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