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是渣男吗?

近几日空闲时间一直翻阅《浮生六记》,看完后,五味杂陈。随后百度一下沈复其人:“生于1763.12.26.---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

说是文学家,其实就这一部作品,未参加过科考,六卷中,后两卷经文献调查系伪作。

浮生六记|沈复是渣男吗?

1.

读一二卷时,真真被他们的爱情,诗意生活所感动。沈复爱护芸娘,真情流露。

年少时的初初相见,便被芸娘的贤惠和才情打动,一句“秋浸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叹其才思隽秀,非芸不娶。芸娘暗牵其袖,藏暖粥小菜,可谓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新婚时期“握其腕,暖尖滑腻,怦然心动”,及婚后分别三个月后再相见的小别胜新婚,无不充满着甜蜜、幸福。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情意绵绵,无不令人向往。

芸娘向往“布衣菜饭,君画我绣,可乐终身”的田园生活,然,沈复喜侍弄花草,游历山水之中。

携芸娘女扮男装,观洞庭盛会、远游太湖、有朋友相聚携芸同行,一个文人的浪漫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沈复年少时期,便可以看出,是一个佛系少年,想象力丰富,自得其乐的个性。

卷二的第一篇文字,童年稚趣写的生动灵巧,一个可爱儿童跃然纸上,读来趣味十足,出神入化

年长后,爱花成癖,喜剪盆树,并无科考之心。婚后夫妻二人在父亲的庇护下多是焚香插花、裁剪花枝草木;呼朋唤友,聚会野餐。把简朴生活,活出了安好。

夫妻二人和谐之处,文字中多有体现,小酌赏月,谈经论道、填词造句;一起侍弄花草、布置室居,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心经营,便是浓情蜜意。

2.

芸娘为沈复纳妾,在今日看来,不可思议。那么,二百年前,是不是丈夫无妾,也是丢人的事情呢。

先是船家女素云,人颇不俗,“芸笑挽素云置余怀,摸索畅饮”。后又处女憨园,亭亭玉立,神韵颇佳。芸娘赠憨园翡翠手镯,胸有成竹告诉沈复:“丽人已得,君何以谢煤耶?”。

后来,憨园被富人抢去,白白浪费一枚翡翠玉镯,芸并因此病情加重。

芸娘与沈复情投意合,伉俪情深之时。家中婆媳关系,叔侄关系日益紧张,最终两次赶出家门,无处可去,先后客居友人家中。

此时读来,已觉心中不快。芸娘一心讨好公婆,却不断受公婆嫌弃,误会。芸娘给公公纳妾,在公婆之间落个两面不讨好,并将夫妻二人逐出家门。

沈复无能为力,父命难为,到处借钱,狼狈不堪,一双未成年儿女,凄凄可怜,女儿送去做童养媳,儿子送去作学徒,令人唏嘘。

最终芸娘客死他乡,尸骨未寒,又闻儿子去世,可谓是雪上加霜。

以今日女性眼光来看,芸娘过于牺牲自己,讨好别人,有沈复的爱,便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3.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更何况沈复喜欢的是风花雪月,文人意气。

虽有充当幕僚,曾做生意,终是没能满足芸娘的心愿“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

读卷四便觉愤愤然,虽说他们生活在二百年前的封建时期,但没有给芸娘带来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与妓喜儿温存体恤,吃喝玩乐四个月余,花费不低。

此时,也不便痛骂沈复“渣男”,毕竟夫妻深情相依,芸娘心满意足,临死还在说“来世”……

今读来,无需评论是非,但它确是一部不错的古典散文,文字清丽,雅致,毫无做作,堆砌之嫌。

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作者沈三白写的很坦率真实,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很自由......不愧是我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种散文。”

浮生六记|沈复是渣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