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皇帝虐待你,应该死忍着,皇后对你不好,做小是应该的!

文绣:大清早亡了!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掐腰的额尔德特·文绣


豆蔻年华初进紫禁城

清代选皇妃,出身很重要,一般优先选择出身于八旗中的女子。

文绣,原名额尔德特·文绣,蒙古族,出生于上三旗中的镶黄旗,祖上跟随多尔衮入关,世代有人在清廷为官。

1921年,末代皇帝溥仪16岁,文绣13岁。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文绣选秀照片


文绣的五叔华堪,想借此选秀的机会光耀落寞的家族,便自作主张将13岁文绣的相片上呈给内务府。

溥仪虽然保留着皇帝的称号,但并没有实权,纯属军阀的傀儡,一切都只是走走形式罢了。

婚姻大事也是如此。

他看着呈上来的相片,无心挑选,最后根据旗袍的花色,随意翻了一张。

溥仪这随手一翻,阴差阳错的改变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

文绣原本可能安稳的生活,就此打破。

1922年11月30日,文绣被溥仪以隆重的婚礼娶进皇宫,封为淑妃。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文绣身着大婚服


文绣比婉容早一日入宫,新婚当天,行过三拜九叩大礼之后,就被溥仪的冷言冷语打入了“冷宫”。

洞房花烛夜,独坐到天明。

不曾想到的是,文绣这独坐一直持续了九年。


三个人的婚姻,二个人的姓名

文绣与婉容,两人早期的关系不错,经常书信来往。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早期关系融洽的俩人,左文绣,右婉容


文绣信中自称爱莲,婉容信中则自称伊丽莎白。

婉容给文绣的信是这样写的:

昨天收到来信,知道you胸闷的毛病,已经差不多痊愈了,I 甚欣慰之至。

And,请你不要老是记恨me的错误,你知道我和你是互相立了誓言的,约定彼此之间不可以再生误会,不拘何事,都可以直言相告的。

你今天不来看我没关系,但是我觉得你还是在闹误会,还在说什么是因为生病才不能来看我,这我就实在不能理解了。

你听说过中外各国,哪有你有病就不能见我的道理吗?你要是真有理由,我盼望你能把我到底哪儿得罪你了明白告诉我才好。

不过,这还是得怪我自己才德不足,配不上成为你的好朋友。

文绣给婉容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现在无有何等不适,不过每日必令萧诊脉一次,因午间有事,故令晚间来,

YOU 放心可也,来函笔误甚多,兹特更正还回。

婉容还特意给文绣写了一首歌词,

爱莲女士吉祥,

爱莲女士弹琴弹的好,

爱莲女士唱的好,

爱莲女士的娇病好点了?

爱莲女士进药了吗?

爱莲女士进的好,拉的香。

祝君晚安

本来想着再多写几行,好博得你一笑。怎奈不会写了,只能写下这点文理不通的文字,以缓解你的幽闷。

请罪人:伊丽莎白


这书信内容欢喜跳脱,中英文夹杂,也算开了一种文体的先河。

感觉就是两个天真无邪的女生互黑,调侃。

然而后期的两人隔阂渐生。

婉容,容颜美丽,作风洋派,

文绣,相貌普通,朴实文静,

溥仪更愿意和婉容亲近,渐渐的文绣就被丢到了角落。

更过分的是婉容和溥仪,竟然联手作诗取笑文绣。

婉容的《赠文绣》

明明月,上东墙,淑妃独坐在空房。

娇弱飞燕常自舞,窈窕金莲世无双。

文绣的母亲为汉人,所以缠足。


溥仪的《蕊珠女士自述》

蕊珠女, 坐空房, 自怨自叹;

想起来, 我的脸, 好不惨然;

长得像, 母螃蟹, 黑暗如烟;

我好比, 卵中黄, 腥臭硬坚;

我好比, 狗失群, 摇尾乞怜;

我只好, 爬进去, 收藏起我的小金莲


受尽委屈嘲讽的文绣,只能独居在长春宫中。

以书为伴,独自加餐饭。


皇妃休皇上,古今第一遭

林花谢了春红,转眼又是秋冬,

寥落长春宫,文绣孤寂平静的生活,若无意外,又是一个白头宫女,老死宫中的结局。

然而意外发生了,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制造了逼宫事件,将溥仪及其家眷随从赶出皇宫。

出宫时,溥仪宣称不做民国庶人,坚贞刚烈的文绣将剪刀藏在衣袖中,准备随时跟随溥仪为大清王朝殉葬。

讽刺的是,溥仪亲口说过的话,转身就忘了。

文绣“刀妃”的美誉不胫而走。

溥仪被赶出皇宫后,先后借住过载沣的北府,日本公使馆、天津租界的张园。

此时,溥仪已经沦为百姓,在张园内却仍以皇帝自居。

满脑子整天想的都是复辟,甚至听信郑孝胥的谗言,勾结日本人, 昔日皇帝亲做汉奸。

文绣苦劝他:日本人在旅顺港大肆屠杀国人,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相信他们无异于引狼入室。

溥仪哪里听得进妇人之言,反而对她更加厌恶,给文绣的待遇,连丫鬟都不如,

出席宴会,接待宾客,只带婉容陪伴,

普通日常,也不同桌吃饭。

婉容还经常找文绣的茬,让文绣遭受无理的谩骂和羞辱。

下人们也专会看人下菜碟,纷纷落井下石。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左文绣,右婉容,此时的她已郁郁寡欢


在天津私人花园的小洋房中。

溥仪和婉容住在二楼,文绣被抛在楼下。

大年三十,除夕全家团圆之时,溥仪和婉容在二楼欢声笑语,

文绣却一人在楼下空对孤寂,心灰意冷间想要自杀。

宦官来报淑妃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

溥仪冷血的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都不要理她!”

文绣的妹妹文珊,鼓励文绣申请离婚,她帮文绣聘请了律师,向法院正式提出诉讼,起诉溥仪虐待自己,进宫九载,未蒙一幸。

妃子要和皇帝离婚,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从未有过的爆炸性新闻,一时间各大报纸争相报道。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文绣和溥仪离婚的报道


溥仪作为几千年来第一个被离婚的皇帝,且被爆出身体缺陷,自觉很丢面子,于是想派律师和文绣和解,谁知文绣态度坚决。

最后,双方达成和解,

溥仪支付文绣5.5万元赡养费,条件是文绣终身不可以再嫁。

至此两人正式离婚,一段灰惨黯淡的岁月看似结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大清早亡了!

众多的封建卫道士“正义感”爆棚,全都钻了出来,攻击文绣大逆不道,不守女人本分,靠离婚骗钱。

她的族兄文绮也登报指责她:

“顷闻汝将与逊帝请求离异,不胜骇诧。

此等事件,岂我守旧人家所可行者?

我家受清室厚恩二百余载,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

且漫云逊帝对汝并无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应耐死忍受,以报清室之恩。

今竟出此,吾妹吾妹,汝实糊涂万分,荒谬万分矣!”

核心要义就是“就算皇帝对你虐待,也应该死忍着,皇后对你不好,做小是应该的!”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文绣也毫不客气的回信给文绮:

“妹与兄不同父,不同祖,素无来往,妹入宫九载未曾与兄相见一次,今我兄竟肯以族兄关系,不顾中华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及三百二十五条之规定,而在各报纸上公然教妹耐死。又公然诽谤三妹,如此忠勇殊堪钦佩。惟妹所受祖宗遗训,以守法为立身之本:如为清朝民,即守清朝法;如为民国民,即守民国法。逊帝前被逐出宫,曾声明不愿为民国国民,故妹袖藏利剪,预备随逊帝殉情。嗣因逊帝来津,做民国国民一分子,妹又岂敢不随?

既为民国国民,自应遵守民国法律。

查民国宪法第六条,民国国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妹因九年独居,未受过平等待遇,故委托律师商榷别居办法,此不过要求逊帝根据民国法律施以人道之待遇,不使父母遗体受法外凌辱致死而已。不料我族兄竟一再诬妹逃亡也、离异也、诈财也、违背祖宗遗训也、被一般小人所骗也、为他人作拍卖品也... …种种自残之语不一而足,岂知妹不堪在和解未破裂以前不能说出之苦,委托律师要求受人道待遇,终必受法律之保护。若吾兄教人耐死,系犯公诉罪。检察官见报,恐有检举之危险。理合函请我兄嗣后多读法律书,向谨言慎行上作工夫,以免触犯民国法律,是为至盼。”


大清早亡了!

大清早亡了!

大清早亡了!


多年后,溥仪在自传中回忆起与文绣的婚姻,话语却仍是一副大清皇帝,视女人如草芥的的语气:

说起文绣和我离婚这一段,我想起了我的家庭夫妇间的不正常的生活。

这与其说是感情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张园生活上的空虚。

其实即使我只有一个妻子,这个妻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

因为我的兴趣除了复辟,还是复辟。

老实说,我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在别人是平等的夫妇,

在我,夫妇关系就是主奴关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溥仪《我的前半生》


娜拉出走后怎样?

鲁迅在《娜拉出走后怎样?》一文中说: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现下,文绣是破天荒的打破了一个噩梦,但前方的路亦是崎岖。

文绣选择回到北平生活,可新的生活哪有那么容易,

没有经济来源,这样下去意味着坐吃山空,她决定出去找工作。

凭借自己不错的国文功底,她在北平私立存中小学谋到一个教师的工作,

不久被发现是末代皇妃文绣后,每天都有很多看热闹的人来学校围观,记者也来报道。

最后她不堪压力,不得不离开了学校,寻得一处小房子,开始隐居生活。

然而,乱世之下,岂有天平安身之处?

“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文绣身边仅有的珠宝首饰被抢劫一空,为了活下去,她只好投靠表哥,在亲戚家,她做过挑花,糊过纸盒,当过苦工,在街头巷尾叫卖香烟……生活好不惨然。

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一份校对的工作,生活渐渐好转。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国民党统治北平。于是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叫刘振东的军官。

文绣离开溥仪后终于开启了另一段婚姻。

婚后的文绣,像一个普通女人,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


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文绣:大清早亡了

民国装扮的文绣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人员,都要进行登记处理。

刘振东在文绣的劝导下,坦白交代了历史问题,人民政府对此宽大处理,

分配他一份清洁队的工作。

文绣夫妇两人在10平米的房子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1953年9月17日,文绣因心梗猝死家中,终年44岁,一生没有子女,只有刘振东守在她身旁。

在清洁队找到一副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乱坟岗……

后记:所以为娜拉计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 易卜生并无解答,

鲁迅在《娜拉出走后怎样?》中,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做出推断:

一是堕落,二是回来。

当时的社会是由男人来主宰的,女性只是男人的傀儡,不允许女性自由存活;

社会是靠金钱来运转的,女人没有独立工作挣钱的机会,注定是被社会甩弃的。

1919年,毛主席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指出:

诸君!我们是女子,我们更沉沦在苦海!我们都是人,为什么不许我们参政?我们都是人,为什么不许我们交际?我们一窟一窟的聚着,连大门都不能跨出。无耻的男子,无赖的男子,拿着我们做玩具,教我们对他长期卖淫,破坏恋爱自由的恶魔!破坏恋爱神圣的恶魔!整天的对我们围着,什么“贞操”却限于我们女子!“烈女祠”遍天下,“贞童庙”又在那里?

“ 要进行革命的活动,改造社会,不是少数人所能做到的,非有多数人的联合不可……妇女也要联合起来,齐向封建思想斗争 ”。

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刊物发表了《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毛主席看到文章后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从此女性成为社会的顶梁柱之一,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女性拥有劳动者的光荣头衔,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

所以呀,

教育和劳动才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根本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