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绣,与末代皇帝闹离婚,凭一己之力掀起“刀妃革命”

溥仪曾说:我这个末代皇帝,干过两件轰动的大事,一是给日本人当傀儡,二是答应文绣的离婚要求。这场轰动全国的离婚风波平息,被人称为“刀妃革命”。

文绣,与末代皇帝闹离婚,凭一己之力掀起“刀妃革命”

淑妃文绣从小受的是三从四德教育,不到14岁,开始了“官妃”生活。尽管“君权”、“夫权”的观念很深,但在宫廷生活的禁锢、压抑中逐渐认识到皇帝与妻妾的关系,只是主奴关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妻妾们失庞以后,君王要废则废,要杀则杀,完全没有为妇、为人的权利。

文绣在宫里曾经写过一篇“哀苑鹿”的短文,文中哀囿鹿悲鸣,奄奄待毙,叹鹿儿豢养在御园中不得自由,犹如狱内的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并引庄子的话叹道:“宁其易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骨为贵也”。其实文绣哀叹鹿儿豢养于御园犹如狱中犯人,实际上比喻的也是自己的处境。

文绣,与末代皇帝闹离婚,凭一己之力掀起“刀妃革命”

终于在现代法律精神的鼓舞下,决意要同溥仪离婚,争取人身自由权利。全国各大报刊媒体,可谓泾渭分明,立场殊异,硝烟弥漫,热闹非常。支持文绣、呼唤人权的呼声和抱残守缺、维护皇权的封建卫道士们的叫嚣,此起彼伏。这场轰动全国的离婚风波平息,被人称为“刀妃革命”。1933年,文绣和溥仪完全断绝关系,溥仪支付五万五千银元作为赡养费,文绣终身不得再嫁。

文绣,与末代皇帝闹离婚,凭一己之力掀起“刀妃革命”

文绣与溥仪离婚以后,并未回到母家。她用那笔经律师、中间人和家人层层克扣所余的赡养费办了一所小学,亲身任教。北平解放后,她还到华北日报社工作。就这样,文绣度过了20年的自由平民生活,于1950年病逝。

文绣,与末代皇帝闹离婚,凭一己之力掀起“刀妃革命”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自述:“(我)对家庭生活没有一点兴趣。我先后有过四个妻子,按照当时的说法叫一个皇后,一个皇妃,两个贵人。如果从实际上说,他们谁也不是我真正的妻子,我根本没有一个妻子,有的只是摆设。”对于文绣的离婚,溥仪后来也持肯定态度,他说文绣“在那种环境中,敢于提出离婚,不能说这不是需要双重勇敢的行为。”他还认为文绣离婚使她不致成为“婉容第二”,“这不但是她的一个胜利,也是她平生幸福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