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基因与白种人相近,还是黄种人的基因与白人接近?

蓝天80140014


都不接近!

败刃猿相当于我们北京山顶洞人时期!

黑猩猩相当于我们河姆渡氏族时期!

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接近个屁!


识不过三


现代人类都是智人后裔。各大人种差异并没那么大。黑人不止一种,而白人黄种人都是6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后裔。

~~~~~~~~~~~~~~~~~~~

Y染色体都是父传子,因为女性没有Y染色体。所以根据一个男性的Y染色体单倍类型追溯他的父系祖先,为便于分析,现在科学家把Y染色体分成A到R。

10万年前,A、B和E留在非洲,C和D走出了非洲,沿着印度洋海岸线一路向东,最南到了澳大利亚,最北到了西伯利亚,最高的地方到了西藏。D大部分被C和后来的人种消灭或者融合,C在澳大利亚和印蒙古人常见,D在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和堪察加半岛常见,纯种的“矮黑人”只有印尼等海岛上还有。这些人保留了很多最先出非洲人类共同祖先的特征。

澳大利亚的土著黑人小孩

到了6万年前,又有一批智人走出了非洲(这些人为什么不在非洲好好待着,老是出来搞事情,我也不知道,科学家估计非洲可能越来越干旱,没有食物),与C和D不同,F没有沿着热带海岸线往东,他们往北进入了巴勒斯坦地区,为了适应沙漠的气候,鼻梁变得很高,皮肤也没那么黑了。随着时间的延长,适应沙漠气候的他们慢慢扩散到了中东和北非,在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沙漠地区仍有F的后代。F也进化出来J,在两河流域,在北非建立了一系列古代文明。J是现代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闪米特人。从F进化出来G、H向东到了南亚次大陆,与印度半岛的矮黑人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达罗毗荼人的祖先,印度南部人黑,跟这些人有关。

留在非洲的E从东非草原后来迁徙到西非,非洲强烈的紫外线,使他们的肤色更黑,毛发更稀少,因为他们学会了从中东传过来的畜牧业(养牛),蛋白质的更多摄入使得身体也更结实,四肢越来越长,他们将慢慢消灭和同化了原来的布须曼人和俾格米人,成了现代非洲黑人的祖先。

6万年前出非洲的F在中东进化为J以后,其中的一支往西走一直到了北欧,迁徙过程中,他们遇到更早来到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并混血,这些宽脸的老欧洲人最后进化出I,I1是北欧维京人,I2是南欧巴尔干人。他们的长相大家并不陌生,圣诞老公公就是典型形象。

下图为早期欧洲人克罗马龙人的头盖骨和复原图。

而F的一支往东到了伊朗高原后,进化成了K,往东的K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分离出了N、O,两个人种,天气还在变冷,5万年前N、O进入东南亚,他们遇见了前面提到的C系人,杀戮了很多,也有少数融合,但东亚人最多的是O。因为我们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所有我们很多的特征都是适应寒冷气候的。比如浅眼窝,因为眼睛旁边的脂肪世界最厚可以御寒,棕色不大的眼睛,这种结构可以抗冰天雪地里强烈的反光。面部的体毛比如胡须少,眉毛淡,过多的体毛在冰天雪地的天气容易挂霜。

在同样的体重下,东亚人的躯干最长,手脚最短,因为球状的身体最保暖。长长的四肢容易冻伤。

进入东亚的O分为三支,O1沿海支,百越与南岛人的祖先,南岛语系最远到了新西兰和马达加斯加。O2内陆支百僕人的祖先,主要在云南和长江流域,O3是北上后成了古羌人,羌人分东西两支,成了西藏人与华夏族。

一部分O沿着白令海峡的路桥到了美洲,发展成了Q(部分国外研究认为Q是从K单独进化而来)。

K在印度北部的草原上慢慢发展成游牧民族,进化出了R,欧洲的主体是R,R就是种族主义者宣扬的雅利安人,R1a是东支,既印度的最高种姓-婆罗门。向西的R1b分为三支,沿海的成了希腊罗马人祖先 中部的成了凯尔特人的祖先,凯尔特人现在只在英国和爱尔兰还有后裔,巨石雕像就是他们的文化。最北的一支成了乌克兰和日耳曼人的祖先。

K的另外一支N,与O一起杀戮了大量C后,与O又发生了冲突,干不过后就往西迁徙,在乌拉尔山脉附近适应了寒冷的气候,他们一路向西向北到了今天的芬兰并最终到了北极,他们自称是萨米人,与原来住在这里的I融合,形成今天芬兰人的祖先。所以一些学者认为N属于黄种人,芬兰人为黄白混血。

正好有个熟悉的卡恩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大致这样~~~~~~~~~~~~~~~

~~~~~~~~~~~~~~~~~~~

~~~~~~~~~~~~~~~~~~~

前面发了很多,一些朋友仍然迷惑,一直有朋友想知道白种人是跟黑种人基因近还是跟跟黄种人基因近,其实我不太喜欢用肤色来说人种,不过还是发张图对比不同地区的基因差异。

按照从上至下顺序是东亚、波利尼西亚、美洲(印第安人)、中亚、西亚、欧洲,左边孤立的非洲人。


另外,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浅肤色特征是分别独立演化的,虽然东亚黄种人和欧洲白种人肤色都较浅,但决定两个人种的浅肤色基因突变却完全不同,这说明了东亚人和欧洲人的祖先分离时还是深肤色,然后才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分别演化出浅肤色特征。决定黄种人浅肤色的两种基因突变rs1800414和rs74653330,决定白种人的浅肤色基因突变rs1426654。

~~~~~~~~~~~~~~~~~~~

后面有新内容,会不断更新。


科技斯基


三大人种都不止一个父系基因,我捡主流的说,黑种人父系基因E,白种人父系基因R,黄种人父系基因O。E分化在刚走出非洲的时候,不久就回到非洲进化去了,直到有奴隶贸易才到了亚洲、欧洲、美洲;R分化在印度次大陆北面,在中亚继续分化成R1a和R1b,这两个后来覆盖了整个欧洲,成为白种人主流。而O也分化在印度次大陆北面,覆盖了整个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大部。这三个基因E最早分化出来;而走出非洲的人群逐渐分化出F,F分化出K和P,P分化出Q和R,K分化出NO,NO又分化出N和O。这样看来,R和O亲缘关系比较近。从母系基因来看,E的原配都在非洲;R和O在印度次大陆北部刚分化时原配母系比较接近,后来走向不同地域,其他母系配偶远远超过原配,所以白种人和黄种人长相越差越大,但是论起来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还是要比跟黑种人比近的多。有人说白种人和黑种人更接近,根据可能是欧洲也有一部分父系基因为E的人,好像拿破仑家族就是。这不算什么,前面说过每个人种除了主流父系,还有好几个非主流,欧洲的E,就是几千年前从北非经地中海交流过去的,在北非就是白人模样了(比如柏柏尔人),再到欧洲通婚,肯定欧洲人样子了,但这是少数派,欧洲这样的少数派父系还有好几个。如果把三大人种的非主流都算进去,还是黄白人种比较接近,原因更简单,因为黑种人当年基本是留在非洲进化的(东非向中东门口晃了一下),而其他洲的民族都是当年走出非洲的那批人的后代,你说谁近?


第九区春虫虫


人类演化的出非洲假说以及最近关于非洲以外人群的尼安德特人遗传成分的确定,直接解答了这个问题:

  1. 非洲以外的人种均来自走出非洲的族群;

  2. 非洲以外的人种都有尼安德特人成分,而非洲人没有。

上图:人类表型网站首页的目录就是不同种族的面孔,其中有三个面孔都是非洲的,你能正确选出是哪三个吗?


遗传距离

遗传距离是物种或种群之间通过某种数值方法测得的遗传差异(基因组差异)的程度。因此,每个基因的密码子或核苷酸差异的平均数是遗传距离的量度。有各种分子数据可用于测量遗传距离。当两个待比较物种远缘相关时,使用氨基酸或核苷酸序列数据进行计算。但是,在比较密切相关的物种或种群时,不能忽略遗传位点多态性的影响,必须检查许多蛋白质或基因。因此,习惯上根据许多遗传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函数来测量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

来,上数据:

上图:各个种族与三个参考种族——英国人(左列)、日本人(中列)、尼日利亚人(右列)的遗传距离。注意每列最后一行都是与黑猩猩的遗传距离(1.60),这个是供参考的。人类与我们最近的灵长类近亲黑猩猩的遗传距离为1.6。而世界上所有人种之间的差异估计不会超过0.2。

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在所列的各个种族之间:

  • 尼日利亚人(黑人)与英国人(白人)的遗传距离为0.133,是所有种族中最远的。

  • 尼日利亚人(黑人)与日本人(黄种人)的遗传距离为0.149,也是所有种族中最远的,而且比英国人还远。

  • 尼日利亚人(黑人)与澳洲土著的遗传距离是最远的,达到0.176。

  • 与日本人遗传距离最近的依次是韩国人、蒙古人、中国人(差距在0.025以内),与英国人、德国人、芬兰人等族群差距在0.06以内。


所以,非常显然,黑人,与黄种人和白人的距离远远大于黄种人和白人之间的距离。(写到这里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会省略掉“黑种人”和“白种人”当中的“种”字,而不会直接用“黄人”这个说法,难道是“黄人”听起来很奇怪吗?O(∩_∩)~,说“小黄人”就很自然。)



“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意味着世界上所有人类都是一个家族,并且共有一系列DNA序列,这些序列表明我们所有人都来自同一原始父母,而遗传的这条河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非洲。

通过对全球样本进行的DNA比较,科学家们已经分析了足够具体的信息,从而可以将有关遗传起源的信息缩小到10000或更少个人的原始社区。人类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其他地方的这种历史顺序已经由遗传学阐明,并得到考古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应证。

今天被称为“非洲黑人”的人类群体是远古人类的后裔群体之一。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洲黑人”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非洲黑人各种族间的遗传差异远超欧洲人与亚洲人之间的差异,甚至远超非洲以外所有种族之间的差异。因此肤色完全不能区分肤色的特征,就像很多南亚土著人肤色很黑,但他们与欧亚人之间更近,而与非洲人更远。科学家们仍然不能确定原始人类的肤色,但估计应该是偏深。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用黑人、白人、黄种人来进行种族间差异的比较。

上图:走出非洲假说现在已经发展为走出“非洲阿拉伯”假说。


DNA表示我们所有人都来自同一来源,因此许多多样性是从我们最早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但非洲是地球上人类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四个民族的不同代表:班图人、马赛人、桑人和俾格米人。这些种族之间的遗传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从同一个村庄取样的两个非洲人可能具有比非非洲人更为分散的Y染色体或mtDNA(母系线粒体DNA)谱系” ——《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

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对许多非洲人口进行了DNA研究,研究了来自121个非洲族群的遗传物质,结果证实,没有一个非洲人群能够代表人类所有可能基因。

“过去,[遗传学家]只研究了少数非洲人,并暗示他们是非洲大陆的代表,但我们发现没有人能代表所有这种多样性。”

这说明了非洲的人种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离我们最远的人类群体

目前最古老的人群或者族群,不是非洲黑人,而是被称为“非洲的蒙古人”的布须曼人,即“桑人”(包括“科伊桑人”)。桑人的皮肤颜色没有非洲其它土著种族黑,它们的面部特征扁平,让欧洲早期学者认为与蒙古人有亲缘关系,但实际上他们跟蒙古人的遗传距离跟与欧洲人距离差不多,可以查上表:

  • 英国人与布须曼/桑人的遗传距离是0.097;


  • 蒙古人与布须曼/桑人的遗传距离是0.108-0.012=0.096

上图:布须曼/科伊桑人的面孔特征非常鲜明,它们是现存最古老的人类种族,与其它种族遗传差异都比较大。


非洲以外人口与尼安德特人的混血

有证据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上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的一支尼安德特人曾与现代人类发生过杂交。杂交发生可能独立发生过几次。

在欧亚大陆,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杂交发生过多次。据估计,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渗入现代人类的基因大约发生在47000-65000年前。在非洲(包括欧洲、亚洲和大洋洲)以外的所有现代人群的基因组中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DNA。它占现代人类基因组的1-4%。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现代人口都没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统。

因此,所谓的白人和黄种人都具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黑人没有。


总结

如“走出非洲”假说所述的那样(严谨地说这仍然是假说),遗传距离比较研究表明,白人与黄种人之间的遗传距离小于这两个人种与黑人之间的遗传距离。此外,这个遗传距离的差异还有尼安德特人遗传成分混入的原因。


小宇堂


非洲是世界人种基因最复杂最多样性的地区,据科学家研究非洲不同区域人种差异性甚于大于欧亚人种,世界人种起源地最终只有非洲和东亚两个地方,因为非洲和亚洲都出土了不同时期古猿和古人类化石,其它洲都没有发现,人种区别目前主要是基因测定法来决定的,不能完全以身高和肤色决定,据说四川地区一对亲兄弟,哥哥在本地,而弟弟从小被拐卖到山东,结果长大后,弟弟长得很高大,而哥哥还是普遍四川人身高样子,美国NBA有个球星叫格里芬外表是白人样,但他的祖父的确是黑人,他的祖母是白人,总体说来黑白人基因相似度大于黑黄人,据说最早亚洲土著人种是矮黑人,这种人种外形黑矮,清朝中国还有此人种,不过逐渐灭绝或被黄种人同化了,印度也是保留人种血型类型最多国家,历史上印度多次被不同外族入侵,有阿拉伯人,雅利安人,蒙古人等,现代人种婚配都没有生殖隔离,其后代都有生育能力,这说明人种分化的年代还不是很远,基本上可确定人类起源于同一类古.类人猿群!


潇遥时光


肤色相近的人种的,未必基因相近,因为趋同进化,生物界外表近似,基因差异大的情况很多,比如海豚和鱼龙,翼龙和鸟。这个情况放到人类中仍然成立,以父系遗传分人群,汉族主流父系和欧洲主流父系以及印第安人代表性父系接近。满蒙代表性父系和澳洲土著黑人主流父系接近。亚洲地区还存在矮黑人,矮黑人大多混入黄种人群体中,纯种矮黑人在印度安达曼岛。矮黑人和美洲常见的黑人父系接近。


孙澈虚


呵呵,只要是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接近!剩下的都是变异的


石榴开


基因能不能改变人的肤色?


山高水远3002


讨论这些东西没意思!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雪表


藏獒和二哈比较相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