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今天(3月1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加強市場監管和風險排查情況。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通報了最新疫情情況。

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昨日,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7例,新增疑似病例3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重症病例減少3例,武漢新增確診病例8例,已經降至個位數。湖北除武漢以外,所有地市已連續一週無新增確診病例。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7例,其中6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米鋒稱,以上信息提示,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各項防控工作。

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米鋒表示,昨天,世界衛生組織評估認為,此次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並強調將本次疫情稱為大流行,是為了再次呼籲成員國,為改變疫情走向投入更大的政治承諾和更多資源。

  疫情發生以來,中方舉全國之力,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為國內及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做好疫情防控準備贏得了寶貴時間。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持續快速發展,對此中方密切關注,對各國防控工作壓力感同身受。中方願繼續秉持公開、透明及對全球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與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有效合作,為全球共同抗擊疫情作出中國貢獻。

1個月查獲問題口罩8066萬隻

  發佈會上,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介紹,針對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護用品,市場監管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2月7號,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了有關緊急通知,至今一個多月以來,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在打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專項行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700萬人次,檢查經營者897.5萬戶次,查獲問題口罩8066萬隻;查獲消毒水等其他問題防護用品37萬件,累計查辦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案件2.7萬件,罰沒款2.3億元,移送公安機關的案件598件。

  楊紅燦透露,在打擊的同時,市場監管總局也分批了曝光了一些典型案例,現在已經曝光了4批39件典型案例。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紮實推進專項行動,對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護用品等違法行為嚴懲不赦。同時要加強對地方執法稽查的指導,彙總分析各地上報的數據和信息。對於重大典型案件予以及時的督查。根據各地上報的案件查辦信息,實時的公佈典型案例,震懾違法犯罪。此外,將和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向公安機關通報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追究違法分子的刑事責任。

  發佈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陳志江介紹,最近,熔噴布價格過高過快上漲問題的確存在,隨著口罩產能不斷增加,熔噴布產量沒有及時跟上,造成一定供需矛盾。一些不法經營者藉機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堅決斬斷擾亂市場秩序的利益鏈條。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第一,部署專項調查。3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開展熔噴布價格專項調查的緊急通知,部署江蘇、浙江、河南 山東等8個省份對熔噴布開展專項調查,集中力量優先辦理熔噴布價格的投訴舉報,對涉嫌違法的堅決予以查處。

  第二,組織專案查辦。抽調精幹力量,組織兩個專案組,會同公安部門聯合查辦有關案件, 已經摸排到兩條線索,從兩條線索中查辦五起案例,並公開予以曝光。

  第三,繼續深挖線索。多方摸排情況,瞭解底數,主動和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進行溝通和協商,並對重點省份開展市場調查。

立即排查隔離觀察場所

建築安全風險隱患

  發佈會上,應急管理部安全基礎司司長裴文田介紹,截止目前已在全國組織了2萬多個、17.2萬人次參加的安全指導組,緊盯危化品、煤礦等高危行業,檢查指導了22.3萬家企業,整改了16.8萬處問題隱患。

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繼續督促指導各地,在落實便企惠企政策措施,支持推進企業復產復工的同時,強化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的地方黨的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已經出臺的復產復工各項安全措施。

  一是針對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和當前暴露出來的短板,立即開展隔離觀察場所建築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對存在安全風險的,提醒地方政府立即停止使用,組織人員撤離,更換隔離場所;強化定點醫院等涉疫場所安全防範,開展一對一安全服務,指導健全責任機制,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國家綜合消防救援隊伍對涉疫場所點對點前置救援力量,實行零距離監護。

  二是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防範,全面開展改擴建建築物、老舊危房等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深化危險品、化學品、礦山、道路交通、城市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三是紮實做好重大事故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確保及時有效地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