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在公元前77年的那個春天,正好當時漢朝盛世時期,在當時的山東的昌邑里面,形形色色的酒店茶樓,商戶繁多,絕對是一片興隆的景象。

昌邑城內最為出名的就要說太平樓了。此時太平樓靠近二樓的窗戶當中,一名看上去較為年輕的男子身穿青色長袍,皮膚十分的白皙,自己一個人坐著,點了兩個小菜和一壺酒。


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年輕人自顧自的喝了起來,神色看上去好像十分憂慮,眉頭皺緊看著窗外格外清新的柳樹,小河波光粼粼的在城外流動。

這位年輕男子是山東琅邪人,名字叫做王吉。本來是擔任著雲陽縣縣令一職位的,後來由於他個人比較優秀,大家都覺得他很賢明,久而久之就都認識他了。三個月後被升官到了昌邑城當了箇中尉,平步青雲來得如此簡單。

但是王吉並不是太開心,管理昌邑城的正是漢武帝的嫡孫劉賀,在幾日的觀察之下,發現此人荒淫無度,身邊的手下沒有一個是好人。雖然王吉是升官了,但是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禍福相依。


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此刻正是想著這些事,越想越難受,酒是一杯又一杯。半壺酒喝完了,王吉倒是有些醉了。他突然發現一位老人坐在自己隔壁旁邊的桌子笑著向他打招呼,這位老人穿著樸素,儒雅隨和的樣子,令王吉產生不少好感。兩個人一見如故,王吉虛心請教,兩人便聊了起來,聊著聊著,一壺酒就喝完了。

老者看著王吉,似乎覺得王吉有心事,便問所為何事,王吉沉默了,並沒有說什麼。接著老人又問他現在是在從事商業還是在當官,他便說了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給老者聽,老人也因此知道了王吉為何煩惱。

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老人聽完了後,心中已經有打算,便和王吉說,不用多說了,事情大概都清楚,贈予你三個字,做到了你就能夠事事順利了。王吉便問,哪三個字?“言——宜——慢。”老者回答道。正當王吉在慢慢的想著這三個字的深意時候,老人已經不知道去哪裡了,消失不見。

在此之後,王吉記住了老人的教誨,並且十分勤奮的對待政務,說話之前要經過多次思考。昌邑城可謂是暗流湧動,可是並不影響王吉平平安安的度過。由於他為人比較低調,又肯勤勉工作,在公元前73年被漢宣帝任命為諫議大夫,專門執行彈劾一些辦事不利的或者貪汙腐敗的官員,可以說他的官位已經比較高了。

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在公元前67年,王吉準備回鄉探親的時候偶然路過了昌邑城,再次遇到了那位老者,王吉心中可是滿是歡喜,要不是有他當年的那三個字,現在也不會如此風光,感謝了老者一番。而老者也客套到,並且說,今日再送王吉三個字,保它一世無憂。接著老者緩緩在王吉耳邊說了“心宜善”。實在是微言大義,把王吉敲醒了,這幾年來,雖然都在為民服務,但是偶爾也會利用自己權力彈劾與自己不合意見的人。聽完後,王吉在反省自己,當王吉醒來之後,老人又已然不見了。

微言大義,這六個字,讓一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

從此之後,王吉就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了,記住那六個字並且好好實行,“言宜慢,心宜善。”後來,大家才得知那個老人是已經隱居了的著名宰相公孫弘。這六個字也刻在了王吉家訓當中,讓後人謹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