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導讀:股權激勵在企業中已經被廣泛使用,成為企業家打造自己團隊的利器。但真正能把股權激勵用好的企業非常少,激勵了卻沒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的才是大多數。不成功往往是因為沒有足夠深入的理解。

股權激勵是一個旨在收取人心的行動,想要獲得團隊的士氣、鬥志與信仰,它重點在於形而上的部分,在於思想、認識、企業文化的層面。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01

股權不一定激勵

一個創業者的日常,一週80-100小時的工作量,節假日無休,無論承受多大壓力,都要故作鎮定給員工帶來信心。創業者都是孤單的,每位創業者都希望他的合夥人、員工都能像他一樣,承擔起創業的責任。一個火車頭能拉動多少節車廂?每個車廂都成了動力源才能更快的前行。

因此,股權激勵便成了最好的選擇。那麼問題來了,“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答案是“不”。

想想分蛋糕困難的是“如何切”還是“得到的人都開心”?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遇見過上午激勵下午散夥的,遇見過創業者給足了股權,團隊依舊互相抱怨的。

還有的也是最多的,做完股權激勵公司毫無變化。但真的是“毫無變化”嗎?仔細看,會發現員工們眼中曾經的期盼沒有了,對股權的想象空間不在了;創業者對員工多了一絲怨氣“給了你們股權,為什麼還是不努力?”很多企業做了股權激勵後,反而失去了激情。

一個殘酷的真相是:“多數股權激勵是失敗的”。

為什麼會這樣?

作為股權的發放者,企業家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股權應該換回來什麼。員工不知道激勵股權是不是自己理所應當獲得的福利,不知道獲得股權後自己應該承擔什麼。

很多人都並不瞭解,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麼。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任何一個交易、一個行為都有它的本質,不知道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麼,就可能找不到成功或是失敗的原因,就不知道下一次,會不會還要“跌倒”。

本文所討論的,不是應不應該給股權,而是怎樣給股權才能激勵成功。我們試圖通過對本質的探索,來尋找成功激勵的鑰匙。

02

股權激勵的目標

探索本質,需要一層一層的分析。首先,我們看看企業做股權激勵的目標是什麼?

為什麼要做股權激勵,有人回答:“錢在哪,心在哪”;有人說:“增加員工的歸屬感”;有人說:“員工已經有股權方面的要求,防止員工離職“;有人說:”投資人有要求啊……”

所有的創業者、企業家或者是任何一類團隊的領導者,都希望得到這樣一支團隊:最牛的人都願意來;來的人玩命幹;幹得好的人都不想走。所有獲得巨大成功的企業,都有一支鐵軍。這也是創業路上必不可少的工作。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做股權激勵,就是打造鐵軍的一個重要手段。它針對的是團隊、尤其是核心成員對待企業、對待工作的態度。希望通過授予激勵股權,讓核心員工把企業當成他自己的事業來看待;希望他們更加兢兢業業、更加拼搏奮鬥,擁有更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一個人的態度轉變影響他自己和周圍的人,很多人的態度就會變成一個群體的共同思想和價值觀。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把企業的願景當成自己的夢想,都願意為這個夢想而拼搏奮鬥,這就是由一群創業者組成的團隊,他們都是企業前進的動力源,這樣的團隊已經擁有了鐵軍精神與氣魄。

股權激勵的目標是:激發個人創業責任,形成團隊創業氛圍,這個目標不是給了股權就能實現的。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03

股權激勵的性質

股權激勵的性質,是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行為,這個行為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股權激勵是一個用股權交換員工人力資本的交易。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考慮下面三個問題:

1、一個以股權為目標的交易,股東獲得了股權,需要付出什麼?

股東用來投入公司換得股權的東西,叫“資本”。

用通俗的話來說,資本就是股東投入到企業中,作為企業運營基礎條件的資產、資源或其它元素,資本就是股東用來換取股權的對價,資本就是股東之所以能成為股東的原因。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2、都有什麼可以成為資本,資本的形態是什麼?

傳統的理解認為,資本的形態包括兩方面:

第一,資金;

第二,能夠換成資金的有實現交易價值的東西(土地使用權、車、機器設備等)。

這類資本在法律上有個名稱叫“物力資本”。目前《公司法》仍然只承認物力資本作為出資的方式。

還有另外一種資本形式,叫“人力資本”。在目前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日益重要,已成為了最重要的生產力。獲得股權就要付出資本,資本的主要形式有兩種,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

3、員工通過股權激勵獲得的股權,他付出的是什麼?

員工獲得激勵股權時,往往付出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出資或股權轉讓款,拿到股權的同時就可以預期較大的收益,這不是炒股、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這是一種激勵。

“給了股權”就必定會“激勵成功”嗎?

如果把股東分成兩個陣營,一邊代表的是創業者,另一邊代表的是投資人,因為股權激勵而成為股東的員工,應該劃入哪個陣營?顯然他不能像投資人一樣瀟灑,如果他在獲得股權的下個月就要換一份工作,則應該把股權激勵退回來。獲得激勵股權,員工付出的是人力資本。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有股權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此號,每天都有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也歡迎諮詢或留言說出你的疑問,我們有專業的老師為你免費解答,並有《股權架構設計落地方案》《新營銷實戰手冊》等多種資料贈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