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相联系,可以产生什么奇迹?

用户5547788937


你看过《庆余年》吗?在这部剧里有一个人物,五竹。就是下面这个人,如果你没看过剧的话,也可以用“庆余年 五竹 机器人”这几个关键词搜索一下,在这个剧中,五竹的身份除了神秘之外,还有一个“机器人”的身份,并且这个机器人除了能够和人类对话之外,还拥有感情,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感情。和人类对话这个功能,很多手机也都已经能够实现了,比如,苹果手机的Siri,小米手机的小爱同学,还有魅族手机的小溪同学,等等。这也属于人工智能和心理学的结合。那除了简单的对话外,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这些人工智能产品“进化”到像《庆余年》中的五竹一样,不仅能够和人对话,还能有感情,能像人一样回忆往事,并且在回忆起过往的时候,想到那些美好的事物,还能够笑。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只是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心理机能,说到人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苏联一位非常牛的心理学家,已经离世了)把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低级的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的动作思维与情绪冲动等,它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的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抽象思维和高级情感等。只要能够模拟出任的心理机能,就能创造出具备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人工智能产品,只是所涉及到的逻辑、算法、程序等等各方面必定非常复杂,但是不代表未来不能实现,毕竟人类也是在不断进化的。

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相联系,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人类可以通过生育以外的方式创造“无血无肉”但是“有感情有理智”的“人”。

人物角色:五竹《庆余年》


好了先生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离不开心理学的,是工程心理学主要的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跟心理学的联系越紧密,和人的交互沟通的适应性越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所用,在很多领域帮助人类拓展时间、空间的能力。

狭义地理解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最大的好处比如面部识别分析人类情绪情感的能力,能跟人类沟通的更顺畅;还有对于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也能让智能具备一定预测人们的行为,智能化会更精准。

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临床治疗、测验和评定的未来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通过智能化比较高的互动游戏、软件甚至智能心理医生的使用,能超越人力的不足、心理医生的漫长学习过程等,更能使病人放松戒备心理。

奇迹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来满足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机器人保姆、机器人老师、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员工、机器人伴侣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对人类心理的了解与应用。



心理医生曲建英


人工智能是根据大数据而来的心理学,就心理学统计、诊断而言,是可以产生奇迹的。

但真正的心理学,还是一对一的心理学辅导,这是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因为每个心理咨询来访者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认知。


一哥心语


不会产生什么奇迹。

人工智能的智能,指的是学习能力。

心理学,不是玄学,不要神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