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被停職停薪這樣的做法合理嗎?

懂之道


為啥說不合理呢??勞動所得,首先是勞動才有得到啊。沒有產生勞動價值為啥要給你同等價值的待遇呢??退休了麼?


俯首拜明陽


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停薪是不合法的,如果企業停停工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應該正常支付工資,超過一個週期的,支付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二、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三、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

四、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所以,企業的這種行為方式不合理,更不合法。你可以去你所在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去舉報。





上海華少哥


看到你的話題,想起前幾天一個報道,一個小夥,健身教練,疫情期間不能工作,失業了,買個摩托,想倒把手,掙個差價,在高速被查了,還得自費隔離。這就有一個問題,健身教練應該工資不低 ,不該呀?但據說是個月光族,沒錢了,還要還款。這次瘟疫給大家一個很大的警告,過去西方或者有些人推崇的今天花明天的錢、貸款、刷信用卡,這種觀念應該改變了。

疫情期間停職停薪不合理,但要看你工作的企業是個什麼性質。小私營企業主,他們可能靠貸款高利貸過日子,如果有流水,日子很充餘,如果都停業了,他們的房租,利息是個很大的開支,他自己生活都有困難,還能再養人嗎?維權,打官司,仲裁,都有過程,況且時間長,又是特殊時期,很難,除非有協議,並拖欠你的工資。但協議合同末尾還有一句話,遇到不可抗力怎樣怎樣。誠懇建議積極重找工作,多看書,對學習,積攢力量,疫情過後把損失找補回來。


我是老主任


看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考量吧,首先肯定不合理,畢竟遇到特殊情況公司把所有風險轉嫁員工,那如果公司有了意外之財,會與員工分享嗎?其次呢,就看看公司的行業前景、企業文化及老闆為人了,如果公司和老闆平時都不地道,也沒什麼前景,那就堅持到底,大不了換個公司。如果公司和老闆平常都比較地道,那就一起同甘共苦吧,度過難關,相信公司發展好了也會回報員工的。


煮咖啡的貓001


其實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的話,建議大家不要上綱上線,如果你的公司因為這次疫情而走不下去了,那麼你的工資真的有那麼大意義嗎?人還是要講個感情,就像有國才有家一樣,如果你真的要和公司一起走下去,建議還是多考慮考慮公司的現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然如果你只是為了拿一份工資,並且認為哪裡拿工資都一樣,那麼建議你離開這個公司,打官司把工資拿到手之後,去找其它的公司混一混!我替你老闆謝謝你!


zhouzyl


不合理,不合法。但是你有什麼辦法呢?最好的選擇就是被停職停薪。如果能養得起你的公司,應該不會停薪。一停薪意味著公司也發生了問題。如果公司發生了問題,你應該考慮的是,公司是否會倒閉?倒閉的話,比停薪停職更恐怖。

給你兩個建議,第一,提升自己,讓公司離不開你。第二,找條後路吧。有備無患。


酷的世界


國家有明文規定,疫情期間,如因疫情管控原因不能到崗,也不能停職停薪。我們單位有10%的員工在湖北省內,至今不能到崗。工資待遇仍按原標準發放。有個別崗位必須要人員在崗的,也另找人頂崗,但原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照常發放!願疫情早點結束!


中國龍的傳人


得視情況區分,一些小老闆可能都破財了,負債累累,他用什麼給工人發薪水呢?做員工容易,做老闆不易,老闆一睜眼就要想,明天還夠不夠發薪水,明天銀行的貸款能不能還上。是的,一部分老闆很有錢,那也是吃了多少苦,而還有很多的老闆只稍微富足點,還有很多的創業者等不到明天就破產了。


寶童10


不是有勞動法!

合同法!

各種法!

你還問誰!笑話


說點實的


合理呀!尤其是第三產業小微企業,疫情期間根本沒有收入,老闆自己都喝西北風,拿什麼去給員工發薪?!稍微有點實力的老闆會發點當地標準的基本工資,這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為了長遠的發展,企業和員工需要互相理解、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