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不尊重你,因為你還不夠刻薄

好幾個上過美國知名編劇羅伯特麥基課程的朋友都跟我吐槽說:

“這老頭快80歲了,脾氣真差,真刻薄!老孃平常走到哪裡不是人五人六的,哪家媒體不喊我一聲老師?上他的課大氣都不敢出,憋死我了!”


有人因為遲到5分鐘,被他罰站不許進門的。

有人因為穿破洞牛仔褲被他諷刺品位低下不尊重課堂的。

有人下午昏昏欲睡被他拍醒,還有人因為敲鍵盤聲音略大,被他怒懟:“請問你母親還在世麼?她沒有教過你基本禮儀麼?”


雖然我也認為這句太過了,他要這麼問我,我站起來就懟回去了,但是你們知道這個老頭兒憑啥這麼刻薄這麼拽,還一群知名作家編劇顛顛兒跑去上他的課麼?


他是世界上最著名和倍受推崇的故事編劇教育大師,從他的課堂畢業的學員,至今得過35次奧斯卡獎、165次奧斯卡提名,170次艾美獎,500次艾美獎提名,30次美國作家協會獎、180次美國作家協會提名,25次導演工會獎,50次導演工會提名。


《阿甘正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他學生寫的。


一個一生都致力於編劇教學的專家,一個成績斐然的學者,他如果和善可親,大家會誇他德藝雙馨,但如果暴躁刻薄,大家也都能理解,畢竟有才華的人誰還沒點脾氣呢?


世人可以容忍他的傲慢跟刻薄,因為可以從他身上收穫更多,與之相比,跟他交往所承受的那點壓力,根本不算什麼。


愛因斯坦很難相處,喬布斯脾氣極差,馬斯特更不是什麼謙謙君子,但如果可以待在他們身邊工作,每天被罵哭我都願意。


古今中外,確實也有一些名家大師屬於才德兼備類型,但更多人真的就是能力越強,脾氣越差或者說脾氣越怪。


ta不見得是跟你發脾氣,但會有很多自己莫名其妙的規矩跟怪癖,你得遵守,總之就是四個字:不好相處


別人不尊重你,因為你還不夠刻薄




根據我對人類的觀察,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劣根性,就是你對ta越是謙讓包容,ta越是踐踏你的底線,不尊重你的時間

你一旦刻薄“無情”起來,ta立刻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並且光速改進,你們的關係反而好了起來。

舉個例子,我以前不那麼忙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回答所有讀者的問題,無論這個問題多麼無聊,低級,雞零狗碎。


後來我發現,大部分人並不會重視跟珍惜免費得來的建議,她們只是在尋求免費的安慰,找你索取情緒價值。


然後繼續回到之前的軌跡,用註定會悲劇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重複同樣的生活,過十天半個月再來問你一次。

你恨鐵不成鋼的同時,也覺得自己付出的時間跟心力沒有得到尊重。

後來我越來越忙,也沒時間回覆所有人的人問題,就定了這麼一個規矩:回答一個問題299,一小時語音2000塊。

因為價格是最好的篩選機制,很多根本不想解決問題只是尋求情緒安慰的人一看要收費主動就放棄了。


還有一些人本來想找我解決問題,一看價格不算便宜,就動腦子自己解決了,這樣也很好,因為我定這個價格不是想要靠這個賺錢,這種做一單算一單的農耕思維也賺不到啥錢。


而是通過定價淘汰掉90%並非誠心解決問題的人,同時讓所有人都清醒的意識到:


1.我的時間是很值錢的,不可能莫名其妙浪費在任何人身上。


2.我從來不給免費的建議,你在我這裡獲得的解決辦法是你花錢買來的,所以你務必要高度重視堅決執行,這樣對你才有切實好處。


有了這個價格篩選機制,每天對我提問的人直線下降,剩下的提問者,基本都能很好的梳理自己面對的問題,也能執行我給出的建議,並且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基本上都會回頭謝謝我,還有一個挽救了自己婚姻的大姐要從外地趕來參加我30號下午在武漢的籤售會當面表達感謝。


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每個人的付出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平白無故的能量損耗,無論是時間金錢還是智慧跟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用定規矩跟界限感讓陌生人懂得尊重你的時間。

對於親近的人,更是如此,因為很多時候親近的人反而容易喪失界限感,因為跟你太熟,覺得你的所有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別人不尊重你,因為你還不夠刻薄




在我前一陣忙到每天睡5個小時的時候,我的親閨蜜每天要佔用我1個小時的時間吐槽自己男朋友各種不是,彙報分手進行到哪一步了,我還得提供情緒價值給出可行性建議,總之就是心好累。


這種溝通持續了差不多一週,然後她跟我說:“我們和好了,不分手了。”


然後我就炸了,我就罵她說:

你說你的行為跟抖音上的毛毛姐和三姐有什麼區別?我根本就不care你分不分手,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麼?你戀愛談的開心我祝福你,談的不開心我可以陪你喝一杯聊聊天,分手了需要人陪我可以陪你旅個遊,這是我能為你做的。但是你自己反反覆覆糾結不要浪費我時間行不行?我很忙我很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你講微信的每一秒鐘壓縮的都是我睡覺的時間!

於是我那個平常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從來不認錯的親閨蜜保證再也不這樣了,還給我發了個520的紅包賠罪,承諾以後一定注意。


她也確實是改進了很多,依然會跟我分享跟男朋友的一些問題,作為好朋友我也很樂意聽,但像之前那樣純屬把我當情緒垃圾桶讓我陪她一塊兒演內心戲的事情再也沒發生過。


她很可愛,我過生日那天還給我念了首詩。

我對她的愛不會因為她小小的瑕疵而減少,她對我的愛也沒有因為我那次發火而降低。

準確說,經此一役,我們關係反而更近了。



別人不尊重你,因為你還不夠刻薄




昨天久未聯繫的好友,在微信上跟我發了個生日紅包順便告訴我她辭職了以及今後的打算,我給了她一條可行性極強的建議。

並且跟她講說,辭職以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不是收入不穩定,而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你以為你突然多出了很多時間可以大展宏圖,其實你會發現,找你索取時間的人更多了。今天這個人找你解決問題,明天那個人找你閒話家常,後天又有人心碎了找你療愈。


我對朋友一直很仗義,基本都是有求必應,特別是看到別人出問題了,根本做不到袖手旁觀,但是從我開始變態忙碌之後,對不起,親媽也只有半小時閒聊時間。


也就是說,我每天可以花半小時在微信上陪你閒聊也好,出主意也罷,作為朋友,這是我願意為你做的。

除此之外,我只想跟這三種人交流:


專業性極強的,我可以學東西;

很會賺錢的,我可以學思維;

很有趣的,給我素材,靈感跟情緒價值。


當然這都是相互的,如果你自己專業能力差,不懂商業,人又無聊。

別人能力強會賺錢有意思的人幹嘛要找你聊天呢?

是不是這個理?


別人不尊重你,因為你還不夠刻薄




你所擁有的能力跟能量越多,別人對你的需求就越旺盛。


但是所有能夠良性發展,地久天長的關係都是基於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滿足,這個“利益”不見得是真金白銀,很多時候反而是情緒價值:安慰,鼓勵,醍醐灌頂。


但是兩個能量相差太遠的人,甚至無法為對方提供等值的情緒價值。

最後就變成了一個人永遠在對另一個人輸出,如果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這種能量輸出非但不能天長地久反而會嫌隙叢生。


想要別人尊重你,尊重你的時間,尊重你的付出,首先,你自己必須是一個時間值錢專業過硬的人,其次,很多事你自己做到位了才有資格挑剔別人,否則就是個笑話。


好比你可以定規矩說,跟你約會遲到10分鐘以上你立刻走人。

ok,沒問題,但前提是你自己得準時吧。

別人都到了你還沒到,豈不是笑話?豈不是自己打臉?

你開班授課可以嫌棄那些昏昏欲睡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站著講了一天還能保持精神抖擻,這也很不簡單。


你甚至可以罵員工懶,說你無法原諒連標題都有錯別字這種低級錯誤,再犯一次給我捲鋪蓋走人,前提是你自己勤奮到無可挑剔,嚴謹到毋庸置疑吧。


否則你的威信從何而來呢?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呢?


別人不尊重你,要麼別人不認為你優秀你專業,你值得被尊重,要麼你姿態太低,態度太軟,欺軟怕硬的本性讓很多人“忘記”要尊重你。


在這種情況下,你適當“刻薄”一點,你會發現所有人對你態度都變好了。


在變的“刻薄”的同時,你的自我要求也更高了,小毛病壞習慣也更少了,畢竟自己做不到的事也沒臉要求別人,所以想要當個理直氣壯刻薄的人也並非易事。


對於少部分修養好,拎得清,知進退的人,你寬容待人和藹可親是沒問題的,不會影響ta對你的判斷跟態度。

對於大部分你越包容ta越不知分寸的人而言,儘管“刻薄”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