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花期遇到白粉病应该这样防

进入三月以来,随着气温回升,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芒果也陆续步入花期,果农在为保花保果紧张地忙碌着。但天气晴好在有利于芒果生长的同时,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期,芒果君接到多地果农反馈说芒果上白粉病发生比较严重。


日前,百色市田阳县对当地芒果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白粉病在当地处于高发水平。根据调查,当地果园白粉病平均发病率0.31%,最高病穗率达13.4%。


芒果花期遇到白粉病应该这样防


对此,田阳县给出的防控建议是。白粉病作为当地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花蕾期、花期、幼果期病菌易侵入,因此防治芒果白粉病必须抓好花蕾期、花期、幼果期关键时期防治。


建议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吡唑·氰霜唑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在花蕾前期或花蕾期、谢花后第一批幼果部分转绿时进行喷药防治,喷药时加入5%或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果实瘿蚊。


也有专家建议,近期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会有利于白粉病的暴发,尤其是光照弱、通风不足的果园更应加强防范。如果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同时还应注意防范霜霉病的发生。


白粉病发生条件


白粉病为真菌病害,气温在20-25℃时,适宜病害发生流行。有分析认为,芒果白粉病的发生受温度影响较大,湿度对病害的发生不是很明显,干旱、潮湿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但在花期如果遇到夜晚冷凉及多雨发病加重。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较低,发病持续时间长。高温弱光不通风的情况下,白粉病更易发生。


芒果花期遇到白粉病应该这样防


白粉病在芒果花期和幼果期经常发生,主要危害花穗和幼果、叶片,导致大量落花和落果。芒果发病后,通常在花芽、幼果、嫩叶上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染病部位组织变褐、坏死。花序染病时花蕾发育受损,停止开放,花柄变黑,花蕾脱落,整个花序枯干变黑,最后脱落。


白粉病病菌寄生能力很强,没有伤口也可以通过叶片气孔或直接侵入植株叶片表皮,因为叶背面气孔数量相对正面更多,所以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


白粉病防治策略


冬季清园可以较少病菌的寄生;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可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病率;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对于年年发病较重的果园,在做好上述操作的同时,建议更换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对于发病后的防治。除了上述政府推荐用药以外,对于发病较重的花絮,摘花不失为防止病害蔓延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上防治白粉病的农药以三唑类居多,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如能配合醚菌酯,硝苯菌酯等轮换使用,可减少抗性的产生,持效期更长。


另外,需注意的是白粉病病菌的寄宿部位多为芒果叶背或花絮中,因此用药时一定要喷雾均匀,不留死角,可以适当的提高用药量。


同时提醒:花期、幼果正是对药剂比较敏感的时期,在药剂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如果选用三唑类的,最好选择安全性较好的苯醚甲环唑或腈菌唑,原则上不推荐使用高浓度的戊唑醇或丙环唑。剂型上尽量不选用乳油和粉剂剂型的农药,如无必要切忌随意添加助剂。文:农财网芒果通

↓白粉病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