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师,你认为呢?

不是天方夜谈


关于教育的根本出路问题近年来一直在讨论,题主的结论说是在教师,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个结论也不完全正确。教师执行的教学活动依据是什么?是:课程标准、是学校的考核、是家长的期望、是社会的要求。说到底是体制。

因此,教育的根本出路是体制改革。比如,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里学业竞争的压力就少了。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孩子们就可以学美术、舞蹈、计算机和体育课了。

教师只是执行者,执行的好,可以继续留任,执行的不好,可能就被家长投诉,学校解聘。你还能说教育的根本出路是教师吗?


大虾小虾谈教育


教师只是教育的一方面。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虽然很不认可现在的教育,但是也很无奈。决定教育主要还是要看教育体系和制度。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在喊减负,但是从我小的时候一直喊到我的孩子上学 ,负担不但没有减,反而越来越重。我上学小学的时候只有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现在又增加了一门英语,我那时候每天8点半之前能上床睡觉,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无法做到。

我觉的这是我们教育的管理者们需要反思的,我们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却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能解答高深的数学题,却不能洗衣做饭。

我们的先人在教育上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根本就是放弃其中的精髓。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首先要注重德育,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人格的培养,比如说孔子的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现在的校园暴力就是德育的缺失。小学的孩子注重品格的培养,初中可以学习下法律,一个掌握了高深知识的坏人,比一个没有文化的坏人更可怕。

再就是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需要学的太多了,即使不让孩子们都学会,要让他们能够了解、欣赏。在网上看到日本都会有那种传统文化的游行,真的挺羡慕的。

还有对知识的学习应该有选择性的,比如说英语,不知道我们教育的领导们怎么想的,将英语放在跟母语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必要吗?我们难道要成为一个双语国家吗?我们的母语学一辈子还不一定能全学会呢?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去学英语吗?完全可以在高中阶段学习一下基础,能够达到简单的日常交流,到大学学习专业英语。

虽然社会进步了,但是看着我孩子,我觉得他真的比我小的时候压力要大。


填满空白的日子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教育的根本出路却不在于教师。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社会人才录用机制制约着教育的出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的目的,社会录用人才的机制反过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影响教育的出路,让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需求一致,人才与岗位无缝对接。

社会对人才观的认识影响教育的出路。社会录用人才的机制影响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认识,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回报,影响入学、对专业的选择、对岗位的竞争。骨感的现实反过来影响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建设,培养人才的数量,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出路。最残酷的是,把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扭曲成培养的人在未来索取社会!

教师践行教育方针影响教育出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是教师践行教育方针的阵地。教师的天职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传道授业解惑"。学校培养人才的合格率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教师是培植生命力的缔造者。人才的合格率主要体现在升学率,升学率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尤其是普通教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深受高考指挥棒指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方针的践行,从而影响着教育的出路。

综上所述:国家政策导向是教育的根本出路,社会需求和人才观反过来影响教育方针的制定,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发展前行的践行者。0K。






老樵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师?这话有点儿逗。教师有那么大能耐吗?

比如一个果园,决定培育什么样规格果实的是果园的主人,向果园提供什么样的树苗的是苗木供应商,老师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培土施肥浇水,整枝打叉防治病虫害的园丁而已。

最后的果实究竟是什么样子,是由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生存环境(风、雨、温度等),园丁的技艺及工作态度和主人要求的培育目标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同样道理,国家政策决定着培育什么样的人的大方向,家庭提供的生源质量,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育才能及工作态度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学生最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的成才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教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德艺双馨,并尽心尽力地工作,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期望。

教师的工作辛苦且意义重大(是学生成才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如只许园丁培土浇水,不许园丁整枝打叉,高质量的果实是培育不出来的。同理,只许老师讲课,不许老师批评惩戒犯错学生,稍有不慎就被投诉,丢饭碗。最后想得到高质量的学生也是件困难的事。

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天凉好个秋A


我认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师这个观点是成立的。

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去读师范。这是马云老师在母校110年校庆上的发言。

首先,这句话我很认同,现在的教师行业在竞聘老师或者招教师环节上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一个岗位有很多教师报考。但是这里面的人才分为很大一部分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不得已报考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在家闲置好几年,实在需要找工作,然后考取教师资格证,再去加入教师编制。

好的人才得不到引进

教育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教师的待遇不高。就拿小编所在的城市,教师的工资人均4千多。而十年前工资水平实际拿到2千左右。而小编所在的城市房价是一涨再涨。现在达到1万3左右。所以很多高知识人才不甘于收入的匮乏,而另谋它业。

提高待遇,改进机制

我认为,教育首先要提高待遇,以此来引进优质人才。其次,改进制度,优胜劣汰。教师行业不是养老院,干好干孬都一样这样的思想坚决遏制,能者上庸者下。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师。虽然不同意“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但是这其中也折射出一定的立场。


兔子侃大山


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大众观念的转变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三个方面。

题主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其主要根源是对目前教育现状的不满意、不认同,教育的弊端近几年来也反复被提及,但目前教育中比较广为大家认同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将这个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甚至一度有人拿目前的教育和抗战时期仅存在不到9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进行对比,在抗日战争时期如此艰苦的条件下,9年的时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后世培养了173名院士和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2、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比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更要严重的就是培养出了许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丧失道德底线的“人才”,比如打虎拍蝇中的一批贪官污吏;比如高铁霸座男;比如携带北斗机密出国的女博士等。

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制度、转变大众观念和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分数为王”的制度。

目前我们已经习惯性的用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指标,这就导致了学生为了考取高分,不得不采取文科死记硬背、理科大量练习的方式。但是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考取高分。相信大家有感觉有些分数考不好的学生,却能够很好的将学的内容运用在生活中,而“分数为王”的体制,直接断绝了这些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改变功利主义的观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人”之后才是“才”。但是目前大众对于教育的功利心太强,普遍认为只有高分数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才是成功的人生,导致整个教育体制忽视了对于最基本的“人”的培养,产生了一批突破道德底线的“人才”。


3、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主要环节,但其实只要制度改变过来,教师队伍的变化就不是很困难了,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慢慢就能够转变过来了。

总的来说,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分数为王”的教育制度、“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和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泛泛的生活


有一定的道理,从教师本身来说,如今社会中很多教师的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进行佛度有缘人式的教育,第二,很多老师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存在很多教师犯罪现象。第三,在学科素养上有很多老师教学方法质量难以言表,出现大水漫灌的现象,一味追求高分,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第四,很多老师出现对于教学懈怠现象,占茅坑不拉屎形象……当然教育根本出来不仅仅只是教师一个人能够解决的,综合国家政府,社会,教师三个方面才能解决好教育的根本出来问题。




左督森


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关心的身边事,教育总是充满了争议。有的教育专家说教育的根本出路是素质教育,也有的教育专家说教育的根本之路在于发展职业教育。说“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师”,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教育的根本出路不在于一个人,而在于整个社会,下面我从四方面谈下我的看法:

  第一,首先要从国家方面说起。

  由于国家高考的存在,不论是家长,孩子还是老师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只要学习好,各方面的缺点都可以掩盖。导致现在的高中孩子都还处于不成熟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甚至于连自己的一双袜子都不洗,可以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主导和现象!

  第二,从老师这方面说。

  对教育来说,课堂改革非常重要,改革是一场新的理念的改革。老师要认真对待,不能只是把传统课堂进行修修补补,而是应课堂的颠覆性改变。老师要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在课堂上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轴心和拉动!

  第三,从家长说起。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改变观念。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死活不让孩子上职高,托关系走后门上高中。导致这些基础差的孩子在课堂上什么也听不懂,可是家长认为就是听不懂也比在职业高中强。认知和理念!

  第四,从孩子方面说一下。

  教育再改革,老师再努力,家长再付出,如果孩子不努力一切等于零。所以说,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必须把孩子的思想教育好。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贪玩,没有学习兴趣,生活没有规律,没有爱好,过于内向,青春叛逆等,这时候,沟通很重要。千万别让孩子成为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鼓励孩子,让孩子慢慢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由让他学变成他要学,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耐心指点,循循善诱。规划和发展!

  总之教育的根本出路,不可能有一个人或者一方面儿来决定,我们必须全方位考虑,找出教育的出路。愿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十字路口的地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很多人认为培训学校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懂的人都知道,那只是花架子。

老师只有适合的,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伯乐又是无相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稀里糊涂乱弹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父母十多年都没能改变的事,老师何德何能可以改变。

当有同学问我是否建议考研,我说看个人慧根和觉悟。毕竟高校里硕士只能做辅导员,大部分没有编制,博士老师待遇又低,上课又是十项全能,古今中外无所不能。


骑士精神乐享生活


教育,乃“教书、育人”,诚然,教师在传递知识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认知世界、学会做人、独立思考、追求幸福、洗涤心灵。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各级教师就像一个个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把学生加工成了包着知识外衣的木偶,“有知识没能力、高学历低素质”一次次在拷问我们教育的成败。这么多年提倡的素质教育,成了应试教育变相的帮凶,变成了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成绩单上加分的手段。种种现状都不是教师这个群体所能解决的,教育的根本出路一方面要依靠国家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全民教育观念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