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老闆,身邊需要一個厲害的拎包人

凡是成功的企業,最厲害的不是老闆,而是他身邊那個拎包的人!


一個好老闆,身邊需要一個厲害的拎包人

成功的企業家很清楚自己身邊有哪些拎包人,非凡之人定有非凡之處,無非就是體現在處世的態度、待人的胸襟、名利的理解、真理的追求上。

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有一個英明的領導和一群智慧過人的屬下陪伴,否則只能在市場經濟的邊緣地帶徘徊,寸步難行。破滅,也只需一個自己積累出來的裂變而已。

一個好老闆,身邊需要一個厲害的拎包人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懷特說: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把一項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給別人,再眼睜睜地看著他把事情搞砸,而你卻還能心平氣和地不發一言。作為一個企業老闆,有時你就得有這樣的雅量或者說有這樣的"成本"預算。

任正非強調:"說不出自己功勞的人才是領袖。華為沒一項產品是我研發的,沒一個市場是我打下的,是華為的巴頓將軍、朱可夫元帥們打下來的……他們有缺點,但他們是功臣……我也有缺點,還沒功勞,但我能用好他們,是因為我善於妥協,對人能包容。"

比爾·蓋茨深有感觸: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的力量。每個成功人士旁邊都有個提包的。

不管怎麼說、怎麼要求,沒有得力團隊、助手,孤膽英雄是沒有市場的。當然,團隊、左右手如果是窩囊廢,那就更可怕。

很多總裁贏在戰略機會的把握上,卻輸在與員工共享利益上;很多總裁贏在個人超凡的能力上,卻輸在不能凝聚人才上。創業者要在起點就要學會選擇好員工,並建立分享機制。馬雲、任正非、王石等企業家的股份不足10%,而公司越做越大。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接受《福布斯》雜誌專訪時表示,"我想馬雲取得那麼多成就,是因為他是一名教師:第一,教師善於溝通;第二,教師真正關心他人的發展;最後,教師願意將自己的自豪感埋在心中,願意聘用比他更出色的人才。"

馬雲也說過:管理是一門科學,但領導是一門藝術。什麼是老師?什麼是大師?老師是要不停地教,大師是挑出最優秀、比自己強的學生……

其實,就是考驗一個企業領導人的心胸。身為公司掌門人,你的副手最好不要通過獵頭來尋找,最好就是你的"學生",他要"擅長救火,同時是能貫徹執行你最佳理念的人"。

否則,你就會生活在許多企業家必須面對的噩夢裡:什麼都得親力親為,因為身邊沒人能幹得了。你需要的還是一個能在你的宏偉構想和團隊當中發揮緩衝作用的人——否則,你就會像很多企業家一樣,把自己的人給逼瘋。

老闆用人,不看能力,先看這幾點!

第一、 忠誠——站在公司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忠心維護公司的利益,在誘惑面前經得住考驗。

第二、 敬業——工作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報酬,提供超出報酬的服務,樂意為工作做出個人犧牲。

第三、自動自發——不要事事等人交待,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動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後說。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第四、 負責——責任的核心在於責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諾千金,絕對沒有藉口,讓問題的皮球止於你,不因一點疏忽而鑄成大錯。

第五、 注重效率——心無旁騖,專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業殺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義成為效率的大敵。

第六、結果導向——一開始就要想怎樣把事情做成,辦法總比問題多,創造條件去完成任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把任務完成得超出預期。

第七、 善於溝通——當面開口,當場解決,溝通和八卦是兩回事,不說和說得過多都是一種錯,帶著方案去提問題,培養起接受批評的情商。

第八、合作——團隊提前,自我退後,滴水融入大海,個人融入團隊,服從總體安排,遵守紀律才能保證戰鬥力;不當團隊的“短板”,多為別人考慮,讓能力在團隊中被放大。

第九、 積極進取——永遠跟上企業的步伐,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去汲取,擠時間充電,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挑戰自我。

第十、低調——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擺架子耍資格;給人一分尊敬,努力做到名實相符,成績只是起點,榮譽可作動力。

第十一、 節約——別把老闆的錢不當錢,要誠信不耍小聰明,不浪費每一張紙,不浪費每一分鐘工作時間;花公司每一分錢,都要收到最大效益:省下的都是利潤。

第十二、感恩——想想是誰成就了今天的你?公司給了你工作,工作給你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同事給予你配合,客戶幫助你創造業績,對手讓你看到距離,批評者讓你趨向完美。

得合夥人,得天下!

萬科總裁鬱亮說,僱傭時代已經過去

合夥人時代已經到來!

把核心員工變為合夥人後,奇蹟出現了!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100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500強?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合夥人模式,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韓都衣舍,2008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連續10年在互聯網服裝品牌排名第一名,業績突破20億。

旭輝地產,2012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連續6年業績保持70%增長,成為地產行業超級黑馬。

愛爾眼科,2014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5年成為眼科連鎖醫療第一名,市值達到800億。

碧桂園,2014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3年成為中國地產第一名,業績突破5000億。

一個好老闆,身邊需要一個厲害的拎包人

合夥人時代:以華為、阿里、碧桂園、旭輝地產、海爾、韓都衣舍,愛爾眼科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紛紛導入“利益共享”為核心的合夥人制度,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導入合夥人管理模式,培養核心人才,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命運共同體!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夥人管理模式,而是時代已經選擇了合夥人管理模式!

老闆不懂合夥人股權,如同埋下地雷!

【誤區一】按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

在過去,如果公司啟動資金是100萬,出資70萬的股東即便不參與創業,佔股70%是常識;在現在,只出錢不幹活的股東“掏大錢、佔小股”已經成為常識。在過去,股東分股權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 「錢」是最大變量。在現在,「人」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誤區二】平分股權

據調查,企業股權結構易產生糾紛的3大情形: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1/3、1/3、1/3的佔12%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50%、50%的佔17%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40%、30%、30%的佔16%

從公司創始開始,“醜話”應該說在前面。如果是五個好兄弟的話,股份就平分,每個人20%。看起來好像很公平,但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其實並不公平。這種平分股份的方法從一開始就種下了分歧的種子。有能力的人會想:我比他們都能幹,但為什麼股份和大家一樣?沒能力的人可能會想:我可以混日子,吃這份股權。如果處理不好,這種矛盾會爆發出來,會導致公司崩盤。

夥人股權戰爭最大的導火索之一,是完全沒有退出機制。比如,有的合夥人早期出資5萬,持有公司30%股權。幹滿6個月就由於與團隊不和主動離職了,或由於不勝任、健康原因或家庭變故等被動離職了。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1%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