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化與知識的關係?

Q駟哥佬


——文化不等於知識,知識亦不等於文化;

——文化者,文其理而化其心,心之本體良知之發用施行於世也;為善去惡,知行合一,順乎天之紋地之理而應乎人心也;天地人道法自然,國泰民安也!

——知識者,知其形識其表辯其理也,仍有所器也,有所執也;究其小而弗能觀其大也!

——文化者,天地位,萬物育,“宇宙萬物生髮化育一體”之“大客觀存在”也;

——知識者,人類不斷擴展的“已納入有限認知”之“小客觀存在”也。

——然,“不斷擴展的有限認知”之知識,在“無限可及之大客觀存在”之文化 面前,永遠“無窮小”。


正心書院


知識和文化的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正因為這種緊密關係的存在,讓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混為一談,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

從時間上區分,知識是積澱,基本是以"過去時"為主,當然是對現實有"用"的。文化則是現實的,雖然有傳統的影子,但總體是現實活動的全部。

知識經過時間的過濾,有其"真理"性的一面,特別是自然科學,作為知識相對固定一些。其實,構成知識體糸的社會科學也有其"真理"性的一面,只是固定性沒有那麼一致罷了,主要是受"文化"的影響。

而文化則不一樣,它是一種帶有"基因"性質的有機體,不具有科學的唯一性,雖然也經過時間的過濾,但它更多的是被繼承和傳承。

知識具有必然性,文化只具有"合理"性。比如,知識告訴我們事物要分好壞、對錯、是非,而文化則告訴我們"尊老愛幼"是美德。區別在哪裡?

知識和文化的衝突和矛盾構成了近、當代整個人類社會的基本態勢,當然,其演變過程又是多種多樣的。

文化必須要知識化,才能與時俱進,成為先進文化;文化必須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才有生命力。

當然,知識也要融入文化之中,才能讓知識為文化錦上添花。

所以說,知識很利害,文化很重要。如果相反過來認識,那就是本末倒置。


王平987


在百度百科中,對文化的解釋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準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百科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對知識的解釋則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定義。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


由此看來,知識屬於文化,而文化是感性與知識的昇華,這就是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到此,我們知道知識是文化的一部分,是被驗證過的已經去除感性的結果,而文化的容量遠遠大於知識,包括了整個人類活動的物質和精神。知識和文化兩種概念的範圍都是極其寬泛的,但知識的範圍明顯低於文化,不過文化也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教育、藝術和科學,廣義的文化則泛指人類活動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總和。文化明顯是知識的昇華,有著更深一步的理論基礎以及發展關係。


文化與知識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既交融,又略有區別,知識的重點是正確的經驗、是結果,而文化更重視的是過程,是傳承和發展的關係,也就是人類思想在人類活動中的體現,是存在與為何存在及將來的發展探討問題。


由此得出結論,文化與知識是相互粘連的,不能完全脫離與分開,更不能等同,只有辯證地認識才能分清這兩個詞。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將文化與知識連用,譬如學習文化知識、他是個文化知識分子等等。實質上,文化與知識的定義一直存在爭議,好在對它們的區分越來越明晰,人們正努力把文化和知識界定清楚。


龍棟文苑


知識與文化當然是有密切的關係,這是共性;但知識是包羅萬象,整體上分為人文與自然,知識與文化並不一定成正比,就是說,並不是知識多,文化程度是高點但不是說文化素養就高,甚至還成反比,這就有了那句很出名的話:知識越多越反動……

所以我也一直對這個問題有個觀點,就是今天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不是用這個人是本科、碩士、博士來衡量……相反,一個沒讀多少書的保持著中華傳統美德,也許比這個自以為是、自私自利、崇洋媚外……好得太多,不是嗎?


崑崙源


知識屬於文化,而文化是感性與知識上的昇華,這就是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知識是實踐、文化是理論。文化高是證明上的學多、讀的書多。而知識則不一樣、就像人們平常說的那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如讀書、知識如行路。

知識是一種閱歷、是人生經歷、是一種社會實踐、是一種認知。在學校裡面是學不到的、那怕你是研究生、博士後、你也無法學到的東西。


子恆文化


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中所創造的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知識是是泛指對名種事物的認識。

如何理解二者的關係?

兩者既關聯也不關聯。因為兩者都可從書本得來,也可直接從實踐得來。書本的文化是必須通過實踐記載以教育人的。而知識就不同了,舊社會很多人沒有讀書,不識字,但實踐知識甚廣,更有甚者,有的實踐知識連很能寫文章的人都不見得知道。所以有文化的人或有知識的人既相同也各有差異。不能絕對否定或肯定。


還看今朝573


如何理解文化與知識的關係?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懂什麼是文化?什麼才是知識。

所謂文化,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體現,特別是在精神財富方面,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技術等等總體水平的體現。所謂知識,就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得到的認識世界或者感知世界的成果表現,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其中知識有深度與廣度之分,也有不同層次之別。

知識屬於文化,而文化是感性與知識上的昇華,這就是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知識是實踐,文化是理論。我們平常說誰誰文化高,那是說誰誰書讀的多,學上的多,而知識則不一樣,就像人們平常說的那樣,文化高不代表有知識,沒有文憑的人,一個大字不識的人不一定沒有知識。知識是一種閱歷、是人生的經歷、是一種社會實踐、是一種認知。很多知識在學校裡面是學不到的,哪怕你讀過研究生、博士生或者博士後,你也一樣無法學到。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或者看到的那樣,一個大學教授能夠欺凌一個小保姆,說明他有文化,卻是毫無知識,一個博士生能在機場不顧國家法律和相關管理規定而大打出手,只能說明她有文化而毫無知識。而一個農家婦女,雖然一個大字不識,做事有理有節,就會顯得十分的有知識。

從內涵上講,知識的範疇是具體指向,文化的範疇是廣泛概括,他們既相關聯,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從個人角度,知識是經過人腦加工並可通過主觀意識指導行為的信息;從社會角度,知識是人類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具備可供個人學習的信息載體形式。

文化與知識,看起來有些相似,意思似乎也差不多,但有知識的人不一定就有文化,而有文化更不等同於有知識。


冬日暖陽124086398


理解即認為,謝謝提問,不妨探究一下:

一、字義上理解。文化,文明的化身;知識,知道的結果。文化,具有傳承性,是整體組合的;知識,相對於個人,是授與學,有分支且不同的。

二、理論上理解:文化和知識的關係,好比一顆大樹。文化,是根和主杆,知識,是枝和葉。有根杆,枝葉才能繁茂。

三、廣義上理解:文化是歷史發展見證的存下來的產物,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是消費品,也不是易耗品。它是金子,它是人類的共有財產,非物質化,但比物質更重要。而知識呢?只是抽取了文化中的一部分作為教材,對人類的個體進行傳授,學過了的人就擁有了知識。

四、狹義上理解:就是人們常說的,你認得字、唸了書,知道了一些就是有知識的文化人了,從而認為文化是消費品,還美其名高級營養品來。

總之,文化和知識的關係,是母與子的關係,是全部與部分的關係,是主導與從屬的關係。文化是存根不可逆的,知識是人學人用確保生存的。文化概括了知識,但知識不代表文化。


杜象應


有知識才能稱文化人,掌握知識越多,才幹越豐富。知識廣泛學之不完。文化素養不一,有知識的人肯定文化高。文化高不見得素養高。


用戶74284004946


一定程度上講,知識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知識的靈魂。但是,一個知識水平高的人不見得有高的文化素養;反之,一個知識水平低的人極有可能是個文化人。知識與文化不是對等的,就範疇二言,文化較知識更寬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