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今晨醒来,朋友圈内铺天盖地的业内新闻便是刚刚出炉的各大房企销售排行榜。阿伦甚至连点都没有去点开,因为才2月而已,况且疫情期间,这份榜单对全体整体格局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照例打开邮箱,在8封未读邮件中,发现果然也有2封是有关销售排行榜的,直接点击已读略过,继续查看其他6封邮件。这其中,有一封邮件的标题上写着《2020年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没错,就是它了,开年的土地市场才是影响全年走向的重要指标,阿伦迫不及待地点开,想看看在疫情期间有哪些房企积极储备粮草,以备日后有所作为。

这份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土地榜单,从拿地金额、拿地面积、各城市群表现、单体价格等多个维度切入,并分别对各项数据进行了呈现。数据本身是没有温度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还有些乏味,但数据背后的解读,如果做到位了,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市场现象。接下来,阿伦就为业内同仁们分析解读一下这些土地市场中的重要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拿地金额。从排名情况看,低于100亿元的房企我们就不赘言了,那么高于100亿元的房企一共有5家,按照高低顺序分别是:香港置业、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和龙湖集团。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拿地金额Top5(单位:亿元)

可以看到,尽管疫情让很多地方的土拍时间被迫推迟,但从已发生的数场土拍中,还是不乏斥重金拿地的房企。其中,Top10房企拿地总额为1413亿元,占Top50房企的49.4%。从头部房企的表现看,不同于疫情对销售端的巨大影响,土地市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弱,各路房企在各地的土拍中激烈厮杀。从数据上看,2020年1-2月,拿地金额前三名的房企拿地总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9.8%;Top50房企拿地总额为2861亿元,同比增长28.0%

在所有房企中,香港置地在土拍市场中的表现最为耀眼,以310.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成为截至目前的内地第一总价地王。绿城中国则四处出击,分别于北京、天津、大连、成都等10个城市拿地13宗,斩获颇多。华润置地单月于北京

3次拿地,猛烈的拿地势头奠定了其第三名的拿地成绩。

说完了拿地金额,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拿地面积。同样,百强房企中阿伦只重点列举前五名的数据表现。数据显示:新城控股、绿地控股、碧桂园、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分列拿地面积榜单的前五名。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拿地面积Top5(单位:万平方米)

1-2月,拿地面积Top50房企拿地总面积为48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4%,与拿地金额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其中,Top10房企拿地总面积为1997万平方米,占Top100房企拿地面积的30.7%,拿地规模有所下滑

如果单纯看拿地面积,大家可能会直观的误认为土地市场出现了降温。然而,我们在上面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房企拿地热情并未减弱,在拿地金额同比涨幅近两成的情况下,拿地面积出现了同比跌幅近两成的情况,只能说明每宗土地的单价出现了明显上涨。而土地单价的上涨,则说明了大多数房企将拿地的方向放在了一二线城市,房企对三四线城市的拿地热情逐渐减弱。

分析完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这两组宏观数据后,我们可以看到:绿城中国和保利发展是前1-2月土地市场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两家房企,在两份Top5的榜单中双双入围,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尽管从个人好恶上,这两家房企的做派是阿伦非常反感的,但据实而论,这两家房企确实是在前两个月的土地盛宴上成为了大赢家。

分析一下这两家公司各自的现状,就不难分析其拿地行为了。

绿城方面,看似突然爆发实则延续了2019年的拿地节奏。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绿城中国重仓一线城市的力度更强,北京4宗地块合计权益金额为162.8亿元,占比达到60.8%。拿地金额排名第二、拿地面积排名第五,也反映出绿城拿的地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从多家房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代价就是溢价率相对较高。当然,溢价率高的土地相对来说地段也更好,符合绿城一贯坚持走的高端路线,未来入市后也将提供更高的货值。

相比于绿城的壕,保利发展在拿地方面表现的更加稳健,两份榜单双双位列第四,显现出他们在土地市场中更看重单幅地块的性价比,多个城市土地市场中的积极表现则与2019年集团各战区大换岗后誓夺第四的决心有关。尽管在去年的争四卡位战中“毫无悬念”的败给了融创中国(PS:不少人觉得有悬念,但阿伦早在2019年7月就曾断言第四之争的胜方肯定是融创),但野心不减的他们在2020年卷土重来,势必将会掀起一场激烈的争夺。

宏观方面上述两家房企成为赢家,那么具体到各城市群的表现,又有哪些房企表现抢眼呢?开始分析之前,先来看以下几张图表: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居首,环渤海热度有所提升。1-12月,长三角Top10房企拿地金额为754亿元,位居四区域首位;环渤海地区紧随其后,Top10房企拿地金额达577亿元增速显著;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拿地金额同比均有所下降。相较拿地金额,四区域拿地面积同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房企拿地向一二线聚集趋势明显。

从城市群拿地房企情况看,龙头房企和地方房企平分秋色,绿城、中海、华润置地、龙湖等龙头房企分别在多区域拿地。龙头房企多次位居区域榜单,而龙光地产则持续中西部深耕,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显现。

如果说城市群的土地市场是一个区域,那么区域中重点城市的表现则构成了局部战场中一个个重要的战略要点。在具体的城市表现中,北京以673亿元的成交总价位列全国第一,拍出311亿元

内地史上最高地王的上海则以619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而热点城市杭州则以370亿元位列第三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成交总价Top5(单位:亿元)

我们看到,在前五名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的领先相当明显,杭州则独自位居第二集团,福州与广州表现接近,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在规划建筑面积方面,成都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其1168万平方米的成绩竟然是第二名上海的2.2倍,而第三名归属常州有些出人意料,同比暴涨208%的表现让常州的黑马成色十足。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规划建筑面积Top5(单位:万平方米)

从上述的图表不难看出,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拿地的重点,长三角区域部分城市土地成交增长势头强劲。2020年1-2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总计成交

2567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微涨0.08%;规划建筑面积Top10城市成交46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64%

值得关注的是,成交总价排行榜中,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增速分别为112%14%,增速明显加快;二线城市温州、南京增幅较大。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中占据榜首的成都较去年同期增长39%,常州、潍坊、湖州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了208%100%64%

实际上,重点城市的突出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房企布局的重心。这其中,布局北京最多的房企是绿城中国,其贡献的163亿元占北京土拍收入的24.2%,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在上海市场中,香港置地以

311亿元的拿地金额独占鳌头,其占比竟高达50.2%。相比之下,杭州的土拍市场竞争则十分激烈,并未出现京沪那样一家独大的局面,投入49亿元的中梁控股集团虽占据杭州榜首,但其占比仅为13.2%

「广积粮,缓称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重点城市房企拿地金额Top5(单位:亿元)

以上这近3000字,就是阿伦对1-2月全国土地市场的精要解读,想要获取全部百强房企拿地数据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留下自己的邮箱,阿伦会在整理所有邮箱后统一群发邮件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