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經濟觀念的發展與亂象:猶太人與“金融原罪”(下)

(前情提要:近年來一種陰謀論在中國流行了起來,依據的是一些西方過時的陰謀稗史,糅雜了一些不明來歷的故事情節。猶太人被描繪為通過控制國際金融系統,來達到其陰謀統領世界的目的。世界史中跨越兩個世紀,互不關聯的重大事件背後,都說成有一個根本原因:猶太人羅斯柴爾德銀行業家族王朝對貨幣發行的持久控制;告誡人們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似乎整個世界都在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所領導的國際銀行家,即一小撮“黑暗金融勢力”的肆意擺佈之下。他們透過策劃和資助暗殺、戰爭、經濟蕭條而獲得巨大利潤,通過廢除金本位、債務擠壓、操控石油供給和大量金融衍生產品,進一步掌握貨幣發行權,控制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命脈。他們在密室裡做了某些秘密籌劃,美國總統就會被刺殺,戰爭就會被髮動,各種工商農牧業就會遭到“定向爆破”,美國和世界就會陷入大蕭條;英法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甚至兩次世界大戰都是這幫傢伙幕後操縱的。

顯然這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無稽之談。)

貨幣經濟觀念的發展與亂象:猶太人與“金融原罪”(下)

(接上)以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國際銀行家擁有神秘的超級權力,可隨心所欲地玩弄王權與政府於股掌之上,肆意操縱世界的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蕭條嗎?事實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確曾經風光一時,至少在19世紀曾被稱為“19世紀歐洲最強大的猶太金融家族”,在今天的國際金融體系中也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場地位與影響力早已微不足道。無論是按股票與債券承銷、交易及企業併購業務的市場份額,還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資產的規模,該銀行都往往排不上國際前十名,更談不上呼風喚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場了。

貨幣經濟觀念的發展與亂象:猶太人與“金融原罪”(下)

即便在19世紀,處於全盛時期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只能在歐洲君權淫威下卑躬屈膝。

當年這個家族銀行的總部在維也納,負責人是所羅門·羅思柴爾德,他有財有勢,但只能常住在賓館裡。

歐洲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裡,猶太人不允許擁有不動產和其他實質財產,也就是說,法律規定猶太人不可以買房子,不得擁有土地;致使猶太人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區域集中居住,造成了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聚居區,後來發展成為集中營。

文藝復興運動後,教會控制力下降,歐洲各國對於“其他實質財產”的規定也開始有所變化,但仍不容許猶太人擁有房產。富有的猶太銀行家所羅門·羅思柴爾德不願住在簡陋的猶太人聚居區,因此不得不常年住宿賓館。

1831年,奧地利政府因財務困難,有求於羅思柴爾德家族。所羅門·羅思柴爾德藉機給首相梅特涅寫信,提出了一個要求。他寫道:“現在我代表我和我的兄弟們冒昧提出的請求是,在奧地利帝國境內我們應該享有購買不動產和其他實質財產的權利。我很清楚這個要求和法律規定相悖。然而,希望仁慈明智的殿下能夠法外開恩。而且我預感到,如果殿下有一絲樂意,您的努力斡旋一定就能成功說服這位最仁慈開明的君主(指奧地利國王)。”

這位猶太銀行家雖然財大,但氣不粗,這一請求還是被奧地利當局否決了,依然不得擁有不動產。

羅斯柴爾德銀行業家族由於堅持只在家族內部人員中傳承,未能很好融入現代金融業。1865年就退出了美國市場。兩次世界大戰中又受重創,大量家族成員被殺害,資產被侵吞,在歐洲大陸和北美澳洲的金融機構和資產幾乎全軍覆沒,戰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冷戰期間,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的許多資產又被蘇聯接管。這家銀行靠了在英國和瑞士倖存的部分金融機構艱難圖存,主要做併購重組業務,目前在歐洲金融界尚佔一席之地,一年的營業額不到100億美元,估計資本總額不超過300億美元,不及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

尤其離奇的是,中國式猶太陰謀論以為,即便在今天,美聯儲還只是私人銀行的一個傀儡,而這些私人銀行最終效忠於無所不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這就是起碼的常識性錯誤了。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過國立的中央銀行,只有過公私合營或私人銀行承擔中央銀行的職能。美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或者說是整個私人銀行集體利益的代表,目前所有的決策也都是透明的,不可能受到哪家銀行的操縱。美聯儲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由管理委員會七人(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內)組成的理事會,成員悉由總統提名,需經參議院同意,被任命者不能與任何私人銀行存在利益衝突。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系由美聯儲主席與財政部、預算局以及經濟顧問委員會的負責人組成“四人委員會”共同制定。

關於美聯儲的歷史淵源和功能機理,後文有專題論述。(完)

(思進注:除註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為思進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