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丨海鮮吃法十五怪

台州海鮮的吃法,有“十五怪”之稱:

青蟹當飯吃 蝦蟣炒糕吃 辣螺和殼吃

彈胡烤黑吃 水潺做餅吃 黃魚劈鯗吃

鰳魚帶鱗吃 望潮做煲吃 沙蒜放湯吃

沙蟹搗醬吃 血蛤帶血吃 蟶子鹽焗吃

牡蠣烤火吃 墨魚拌墨吃 海鰻風乾吃

限於文章篇幅,且不把十五怪一一說盡,只挑幾個極具代表性的給大家講上一講:

你吃過蝦蟣炒糕嗎?蝦蟣雖名字裡帶蝦,但其實學名“劍水蚤”,是一種動物性的浮游生物。小到看不清楚的蝦蟣鮮吃醃製總相宜,不過最得人心的還是配合米麵糕食用。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看到“辣螺和殼吃”,誤以為台州人是連殼嚼著吃的?

台州丨海鮮吃法十五怪

其實不然,只是辣螺水煮時帶殼而已。不過辣螺尾部自帶的天然辣味,從舌尖蔓延,自喉頭滑落,吃一個旋一個的過程,雖無法一次性滿足獵鮮者的食慾,但足夠勾人。

台州丨海鮮吃法十五怪

水潺是“龍頭魚”的別名,在臺州用龍頭魚制餅招待賓客有“吉祥順利”之意,去頭去尾去刺的水潺被剁成魚泥,和著麵粉、老酒和生薑汁,烙成兩面金黃的圓形魚香粉餅,蘸一口由醬油、醋、味精、麻油等調配而成的小料,瀰漫在唇齒間的除了料的美味,就剩下餅的鮮香。

鰳魚帶鱗吃,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這種聽著怪異的吃法,其實是因鰳魚的魚鱗營養價值較高,而被台州人保留,與魚肉同食。

台州丨海鮮吃法十五怪

穴居海灘泥洞的望潮,每到漲潮時便爬出洞口張望。無論是生炒、紅燒、還是水煮,都敵不過清湯裡漂浮著的望潮美味,吸盤的彈性在入口初期最為驚人,讓人產生“收縮蠕動”的錯覺。

台州丨海鮮吃法十五怪

沙蒜(海葵的一種)和臘排骨、香菇熬成的湯,簡直鮮到掉眉毛!臘排骨的加入極大地激發了沙蒜的香濃,哧溜一口,味蕾舒張,勾起了來自靈魂深處的“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