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自疫情流傳開來以後,由於“反雞湯”句子頻出,繼鍾南山之後,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成為了醫學界發言人的一股清流,網友各種感性的稱呼紛沓至來。

恐怕這位常年掛著兩個黑眼圈的中年人,從來接不住“男神”這樣的稱號。他可能不知道,社會上這把年紀的人,不逐利不油膩,已經難能可貴,何況他這樣專業睿智,偏偏還那樣接地氣。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人不能總欺負聽話的人” “防火,防盜,‘防同事’” “悶一悶,少說話,思想就出來了”

“正常人會不想自己的母親嗎”

若不是疫情,人們斷不會用“硬核與俏皮”來形容,這樣一位平時不苟言笑的醫生。

其實,無論圈粉,還是點贊,背後都是人們對一份專業依賴的崇高讚美。

與其說,人們喜歡張文宏,不如說,越是危難時刻,人們越企盼穩定人心的專業力量。

一,“段子手男神”張文宏教授:遊刃有餘的背後,是專業主義精神

華山感染科有多強呢?這是一個穩居全國該學科榜首9年的科室。

在上海人的眼裡,張文宏本來就是一枚“定海神針”。

2013年,上海的一些患者得了一種奇怪的肺炎,張文宏非常警惕,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一個多月就鑑定出該病毒是H7N9,且會人傳人;他立即帶團隊制定緊急方案,控制傳染源,病毒被扼殺於無形之中。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張文宏醫生之所以成為“網紅”,源於他如此專業的醫生,卻並不通過高大上的術語,但給社會傳遞了最準確的信息,且絕對不缺信念感和信賴感。

比如,給社區作指導,直截了當:“你們要做好幾件事,1,識別;2,轉診;3,做好防護隔離舉措。”說實話,哪怕是廣場舞大媽,也能聽得懂、拎得清。

張醫生讓所有民眾看到,專業是有措施、有方法、有輕重緩急,不是故弄玄虛。底色就是專業主義,是對生命和人生的高階理解。

二,“中國機長”劉傳健:我沒有創造奇蹟,只是夠專業

2018年5月14日,在一架重慶飛往拉薩的飛機上,伴隨著“轟”的一聲,副駕駛室一側的擋風玻璃,突然破裂了。

飛機隨之馬上劇烈搖晃,所有物件撒落一地,機體急速墜落,乘客有的摔倒了,有的嘔吐頭痛,有的乾脆抱頭大哭,所有人亂作一團。

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危急了,就算是機長也從未遇到過。九千多米的高空上,百多人命懸一線。

此時機長劉傳健則憑藉著極高的專業敏銳度和直覺,外加強大的意志力,在這強風強壓,且極寒的條件下,僅僅耗費20多分鐘,通過一系列動作,拯救了上百人,飛機上每一條生命奇蹟般的轉危為安。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劉機長毫無疑問創造了奇蹟,但如果說僅僅是運氣,或者說是上帝眷顧,那就太小看他的專業能力了。

在記者問他: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的情況下,如何確定返航方向等等?

劉機長答:這條航線我飛了100次,應該說各方面都比較熟悉。

記者又問:有沒有想過有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

再答:是的,我只是飛了幾十年,無數次飛過這條航線,提前做了最壞的準備和訓練。我才沒你們說的那麼牛,會創造了奇蹟,我這只是專業。

話語簡單卻有力,滿滿都是對自己熱愛的事業,和精進多年的專業技術的自信底氣。

這個年代,英雄們不過是,距離我們或遠或近,有專業素質和精神的普通人。

三,“專業精神獎”頒給Pauline:世界正在獎勵專業的人

在第37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專業精神獎頒給了楊蓉蓮(Pauline)。

這個名字對很多人都很陌生。

但為什麼是她,而不是別人,獲此殊榮呢?

她不是什麼業內大咖,她只是一位給演員們端茶倒水的茶水工。

她是個小人物,但在她領獎的時刻,全場所有大腕們都站起來為她鼓掌,尊重表露無疑。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茶水工在劇組裡是體力活,工作內容也不難,就是端茶送水,但做好並不容易。

這位大姐從香港90年代,就活躍在各大劇組了。那個時候,香港電影風靡大陸,背後是多少劇組在趕場子呢?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一個劇組動輒幾百人,不少明星大腕來來回回。這位大姐難得的就是,無論演員是誰,她不僅記得每位的口味,還懂得看時機,遞水的時間都讓人很稱心。

楊蓉蓮在劇組端茶送水三十多年了,她眼見很多人從跑龍套開始,變成巨星,她從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演員無論大小,是否眼熟,都一視同仁,悉心照顧每個人的感受,至今都被很多大咖懷念:

古天樂說楊蓉蓮是“開心果”,會在片場休息的時候,逗大家開心。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成龍說:“有些人拍攝的時候,你可能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但他們如果不在片場你會喊救命。”

時疫造英雄,段子卻成了專業的載體

吳鎮宇說,他曾以為“Pauline”就是茶水的代名詞。

一位沒有多少文化的大姐,能把事情做到這種程度的,給了無數新入職場的年輕人很好的啟示。

我們未必馬上會像張醫生和劉機長那樣的專業,因為那確實需要經年累月的磨練,到了一定年齡才可以擁有。但是,至少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精於觀察,在我們信仰的專業上,願意踏實積累。假以時日,不經意間,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專業人士。

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但,專業高低卻有區別。演技專業的演員,被捧為明星。端茶送水,可能會被有的人視作低人一等,但無論跑場子再多,楊蓉蓮都力求照顧到細節,工作強度再高,她幾乎不出錯,用專業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2020以後,一個崇尚專業主義的時代來臨,任何一個行業的專家,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致敬特殊時期的英雄,也給每位專業做事的普通人鼓掌。

任何年輕人,專注自己的崗位,努力到極致,一定也會成為自己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