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梨樹的大部分品種不能自花結實,為了提高坐果率,在建園時人為的配置了足夠數量的授粉樹,使得梨樹自然坐果率大大提高。然而,梨單株坐果過多,易造成果實個小,品質下降,嚴重時可造成樹體養分過度消耗,導致樹勢衰弱,花芽分化不良等不良後果,影響來年產量,嚴重時還會出現大小年現象。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但許多果農朋友在實際管理中,卻往往對此重視不夠,留果過多,造成商品果率低,豐產而不豐收。因此,在實際栽培中,可通過疏果保證梨樹合理負載,同時,採用套袋技術,提高果實的品質,進而實現梨果的豐產、穩產和優質高效。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一、及時進行疏果管理

利用疏果技術,可以使梨樹樹體負載合理,調節生長與結果的矛盾,為梨樹最終獲得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1、疏果的時間

梨樹疏果應在落花後兩週幼果開始明顯膨大時進行,15~20天內結束。在北方地區,一般4月中下旬開始,5月中旬以前完成。疏果應儘可能提早,時間越早,節省營養越多,過晚會影響果實質量,浪費養分和抑制花芽分化。

由於梨生理性落果較輕,所以要一次疏果到位。需要確定的是,疏果時間的確定應根據不同的品種、樹勢、地域靈活掌握。早熟品種和結果量大的品種,疏果應該提早進行,而且應儘量在較短的時間內疏完,以減少樹體養分消耗。

2、確定留果量

確定留果數量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實際的生產栽培中,最易於被果農接受和掌握的是枝果比法和果實間距法。下面,就給廣大的果農朋友重點介紹這兩種方法:

(1)、果實間距法

果實間距法是以幼果之間的距離來確定留果的方法。它是依據品種和果實的大小來掌握,在梨樹生長正常的情況下,小型果如鴨梨等,可以掌握在20釐米左右留一個果;中型果像黃冠梨可以掌握在25釐米左右留一個果;大型果像雪花梨,可以掌握在30釐米左右留一個果。這樣,全樹留下來的果實分佈比較均勻,生長正常,大小一致,這種方法直觀、簡單,容易掌握,是生產中最常用的方法。

(2)、枝果比法

枝果比法是按照梨樹樹枝和果實的一定比例來確定留果數量,它是根據梨樹的品種而確定。在梨樹生長勢正常的情況下,小型果和中型果品種一般一般每3個枝留一個果;大果型品種一般每3~5個枝留一個果。對於樹勢比較弱,管理水平差的梨樹,適當增加枝果比樹數。反之,適當降低枝果比數。

另外,留果時還要根據不同果園的管理水平、不同樹勢、不同品種、綜合運用枝果比、間距法等方法進行疏果。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3、疏果方法

梨樹果實的果梗長而粗、果型長圓形的幼果,成熟後果實個大,品質好;果梗短,果型偏圓形的幼果,成熟後果實個小、品質差。因此,疏果時要選留果梗長而粗、長圓形果形正、無病蟲、無機械傷的幼果,疏除果梗短、偏形果、畸形果和小果等。

梨為傘房花序,一般每個花序有5~7個果,而第2~4位序的果實果型長圓,整齊一致,其果柄長而粗,營養狀況良好,成熟後果個大、果心小、果型周正、品質好。因此,應選留第2~4位序的一個果,疏除其它果。此外,直立生長的果實在膨大後,果梗容易折斷,應儘量選留橫向著生的果實,多留枝條下方位和側方位的果實,疏除枝條背上的幼果。果臺副梢是由果臺及著生果實部位的瘤狀膨大部分抽生的新枝,為果實生長提供養分。為保證果實正常生長,應留下有果臺副梢的果,去除無果臺副梢的果。

疏果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疏果和留果的原則是:壯枝多留、弱枝少留;直立枝多留、下垂枝少留;樹冠上部外圍多留、樹冠下部內腹少留。

在給梨樹疏果時,果農朋友要注意,果臺副梢是為相近的果實以及整個枝幹來提供養分的基礎,同時也是形成來年結果枝和花芽的基礎,所以,在疏果時要保留果臺副梢。另外,果實和果柄不能夠同時去掉,因為果柄去除後會在枝節上產生傷口,傷口恢復會消耗樹體的養分,從而影響到果實的生長。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二、及時給果實進行套袋

對梨果進行套袋管理,不僅可以減少病蟲害,降低果實腐爛率,減少日燒果,還可以降低農藥對果實的汙染,套袋後的梨果,果面細嫩光潔,肉細汁多,果實品質可以得到明顯改善,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1、果實套袋的選擇

梨果實袋一般分為單層袋、雙層袋和三層袋。單層袋一般是用白色、黃色不等的原色紙做成,它沒有內黑紙;雙層袋的外層袋一般是黃色至褐色,內層有內黑紙;三層袋的外層一般是黃色或褐色的複合紙,內層黑紙,最裡層為無紡布或者綿紙。不同的梨袋由於它的顏色、透光率、透氣性不同,對果實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梨果實袋會影響果實的大小、果面光潔度、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風味等,具體選擇那一種紙袋,應根據梨樹的品種、生產效果及經濟情況而定。

進行套袋時,選擇透氣性和遮光性較好,經風吹雨淋後不易變形,破損、脫落,雨後容易乾燥,紙質柔軟的果袋。梨的品種不同,對梨果實袋的紙質、紙層和顏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綠皮梨品種以選用單層果袋為宜;紅皮品種以選用雙層果袋為宜;褐皮梨品種則選用三層果袋為最好。對果皮表面果點較大且較密的品種,最好選用遮光性強的紙袋。

2、套袋時間

套袋時間對果實外觀和坐果率都有一定的影響。套袋過早,果柄比較細弱,抗風力差,容易造成大量落果,套袋過晚,對果實外觀的改善效果就會下降,鏽果率和鏽果面積都會明顯增加。套袋的最佳時間是在落花後的20~45天開始套袋,在北方地區一般要求在5月底完成套袋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雨天或露水未乾、傍晚有露水時不宜套袋;在氣溫較高,光照較強的晴天,套袋以上午八點半至十一點半和下午兩點至六點為宜。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3、套袋前管理

為保證套袋效果,有效防止梨木蝨、康氏粉蚧、梨黃粉蟲以及黑心病等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套袋前5~7天,在當地植保部門專家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噴施一次殺菌殺蟲劑,避免將病菌、害蟲套入袋內。在噴藥時,重點要噴果面,並注意噴灑樹幹,要以幹後及時進行套袋。若套袋時間超過7天或套袋期間遇有降雨,應重新噴藥。

4、套袋方法

選定幼果後,左手拖住紙袋,右手把袋口撐開,用手往上拖一下袋底中部,使袋體膨脹,袋底兩角的通氣放水孔張開,手持袋口下2~3釐米處,袋口向上或向下將果實套住,使幼果處於袋體中央,果柄居於袋的開口基部,再將袋口按摺扇方式從兩邊向中部果柄處擠折,最後將孔絲折回,紮緊袋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袋口封嚴,但也不要過分用力,以防損傷果柄,影響幼果生長髮育。套袋完成後,應做到使全袋膨起來,兩底角的出水氣孔張開,使幼果在袋內懸空,以防止袋體摩擦果面。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5、套袋注意事項

對梨果套袋時,要注意以下5個方面:

  • 套袋時儘量不要用手摸幼果,因為手摸幼果時,容易擦傷果面,使蠟質層變薄,將來容易產生果鏽,影響果實的外觀質量。
  • 套袋時一定不要將葉片套入袋內。一方面是影響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葉片在袋內遮光,使得將來果實的顏色不一致,外觀質量差。
  • 套袋時要將全樹的果都進行套袋,不要套一半,留一半,因為套袋果跟不套袋果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病蟲害的防治,套袋後可以減少殺菌藥用藥次數,為了利於管理,應該進行全樹、全果園套袋。
  • 套袋時一定要把梨果實放在紙袋的正中央,不要將果實套在袋子的偏一側,如果偏一側,果實長大之後容易將袋體撐破。
  • 套袋時要按照先上後下,先內後外的順序進行,以防止人在樹體內轉動時候將袋碰掉,造成落果,影響產量。
梨樹栽培要想產量好、品質高,花期過後疏果與套袋不能少

在梨樹的栽培管理中,疏果與套袋雖然是兩個比較細小的環節,但對梨果實最終的產量和品質形成卻有重要影響,而且這兩個環節在具體實施中技術性比較強,因此,果農朋友在實際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細節的處理,為最終的高產和優質打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