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1

錘子涼了,羅老師火了。

幣圈涼了,孫老師火了。

飯圈涼了,畢志飛火了。

有時候我覺得互聯網圈子和物理圈差不多,能量守恆定律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只是我沒想到,自稱電影瘋子的畢志飛老師火到出圈,是靠吃瓜。

不僅瓜吃的好,還把自己吃成了瓜。或許畢老師自己本人也沒想到。或許他早已想到。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2

1979年,畢志飛出生於河北省-一個貧困縣。

此他對橋的理想,是要當一名民謠歌手,因

少年畢志飛的理想,

入北大。公曾經就讀的清華大學,立志者第一次高考落榜後,畢志飛復讀了一年,終於.拿到了贊皇縣理科第一名。

然後毫無意外的與北大失之交臂。

有時候你所在的圈層的極致,也趕不上另-一個圈層的腳趾,少年畢志飛6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魔幻,努力不一-定成功。

原本打算再次復讀的畢志飛在家人的堅決反對之下無奈妥協,去了北方工業大學。

在北京讀大學的畢志飛努力追求著他的歌手夢,但是卻四處碰壁。

在培訓班中花光了幾乎所有的生活費,每日靠喝粥度日。

培訓班裡的一名同學告訴畢志飛,他的- - 名同學在北京電影學

子仕北京電影學院學表演,長得帥女朋友也很美,還給畢志飛看了他的照片。

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那個很帥的男生,就是後來的霸道總裁黃曉明。

同學的一席話,讓“北影”這個名字在畢志 心中萌芽,歌手夢改成了導演夢。

同時也讓電影圈瑟瑟發抖。

雖然畢志”飛也不知道當歌手和拍電影有什麼不一樣, 但他就是認準了拍電影,並開始買書自學

本科畢業後,畢志飛一心考取北影研究生,但再度落榜。

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名老師告訴畢志飛, 他被畢志飛質樸和執著的精神所感動,建議他可以在北影旁聽打基礎。

2001年9月,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畢志飛通過絕食抗議,向家裡要來兩萬五,成了北影的旁聽生,開始了一年的旁聽生涯。

2002年北影自主招生考試,畢志飛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義績專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碩士,成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一名學生。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研期間,他為自己爭取到了《白色梔子花》劇組的場記工作,之後又承擔了一部分的後期製作。

在劇組擔任場記期間,畢志飛人生中第- -次體會到電影拍攝的辛苦。

也就是在這段期間,畢志飛就立志要拍出新世紀最好的中國電影,一部以表演系大學生為題材的院線電影,這就是12年後上映的《純潔心靈》,也這就是後來畢志飛k所說,“籌備12年"的由來。

事後證明,如果從荒誕劇的角度來說,他差不多做到了前無古人。

碩士畢業後,畢志飛一時沒有找到工作,後來擔任了電視劇副導演,卻在中途遭遇辭退。畢志飛曾嚮導演提出無償工作,但遭到導演拒“不要酬金,那劇組還得給你提供床板,還得管你吃飯吧?

這句話被畢志飛視之為鞭策,化用進了《純潔心靈》。

那個導演恐怕直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這或許就是量子力學吧。

被劇組辭退後,畢志飛鐵了心決定考博。

2006年3月,畢志飛報考了北京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兩所學校的博士。

與北大再次失之交臂,被北影錄取。

有一名北大的老師,覺得畢志飛不錯,建議.他複習一年,來年再戰北大。

畢志飛於是放棄北影的錄取機會,花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

2007年4月, 畢志飛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錄取,成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博士研究生

讀博期間結識了現任妻子,以及更重要的岳父。

畢志飛老師的少年時代可以被簡單總結為。我要上北大。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3

博士畢業後,畢志飛到北京聯合大學表演系工作,成為一名青年教師。

接觸到教學工作後,畢志飛更加堅定了拍攝《純潔心靈》的想法,希望以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基礎,拍攝出一部反映演藝圈“潛規則”的勵志青春片,並認為這類的電影在國內市場非常少見,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實際上畢老師多慮了,他理解的潛規則,實在是太潛了,潛到一般人都理解不了。

之後,畢志飛開始以大學生創業領袖的身份到參加眾籌各種活動,通過這種眾籌,自己的資金,親戚朋友的借款,並從作為商人的岳父手中借錢。

畢志飛聲稱最終自己籌得了近2000萬元資金。

籌措到資金後,畢志飛也決心加大投入,為了讓這部小成本電影能和國產大片抗衡,光是主題曲的MV,就花去了280萬。

拍電影花光了積蓄,岳父每個月會給他打一筆錢,確保女兒、兩個外孫女衣食無憂,不會跟著他遭罪。

這一切,都在畢老師的自傳中有所體現。

這麼好的岳父,是每個人的夢想。

在《逐夢演藝圈》長達四年多的拍攝、製作和宣傳過程中,因為缺乏經驗且獨斷專行的境地,畢志飛和團隊中的大部分成員都鬧起了矛盾。

許多學生演員也無法理解他的做法和言行。

比如,電影敘事結構上採用了讓人難以理解的11條敘事線,僅次於山路十八彎。

為了顯得“不亂”,又採用“章回體”,將故事分成不同的“章節”,章節名字中既有“花開花落去,青春不復返”這種跟主題切近的,也有“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哭”這種完全讓人無法理解的。

又比如,電影主要演員全部採用表演系在校學生。

畢志飛對此的解釋是,許多新現實主義電影都是由非職業演員本色出演,效果甚至比好萊塢更好。

但在外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大學生作業的做法。

矛盾激化後,團隊成員一一離去,最終畢志飛不得不自己承擔起大部分責任來。

電影製作完成後,畢志飛開始針對大學生、影評人和權威專家舉辦放映活動。

2016年9月,畢志飛攜《逐夢演藝圈》去北電試映,信心滿滿卻遭遇打擊。

試映會上幾位本科學生一串串的提問,讓畢志飛愣在臺上。

這些本科生的提問,讓讀了影視碩士,影視博士,卻唯獨沒有讀過影視本科的畢志飛在臺上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當然,我認為不是畢老師不懂,而是畢老師害怕自己說出來的理念,對本科生來說超綱了。

隨即他的教授出來替他解圍,打圓場, 並對他的電影給出了4分評價,試映會就此草草收場。

這位教授後來被強行署名為《逐夢演藝圈》“顧問”,但其他本人並不知情。

每一個替畢老師出頭的人,都被打了頭。

北電慘敗給他留下了陰影。

在《逐夢演藝圈》後來的海報中有個很奇怪的觀影須知,是畢志飛特意加上去的——

“影視專業學生在觀影過程中,請勿套用所學影視基礎知識。”

這個操作,真的朋克。

或許是對出於對專業的迷信,電影上映前,畢志飛專門找了一批明星,影視專家等,來替《逐夢演藝圈》站臺。

黃渤、顧長衛、蔣雯麗、孫楠、甯浩、朱時茂等圈內大咖紛紛鼎力支持,孫楠更直接喊出“5億票房”的祝願。

影視圈中有個 “不拆臺”不成文的規則,行家拍電影,不罵不辱,甚至要互相捧臭腳。

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何況畢志飛科班出身,岳父有錢,他的老師不說是行業泰斗,也是前輩。

對於那些娛樂圈的人來說,順口誇一誇電影,就跟新年送祝福一樣,做個順水人情也挺好。

反正平時上節目也沒少推過爛片。

反正所謂的五億,也沒說是哪國貨幣對吧。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4

2017年9月22日《逐夢演藝圈》電影上映。

一個電影史上難以描述的時刻到來了。

電影一上映,就打破了各種記錄。

上映當天,豆瓣評分2.0,豆瓣建站有史以來的歷史最低分,整個豆瓣都被這部電影震撼了。

這部從海報、預告片、主題曲到電影本身全都一言難盡的電影,憑藉全方位的“魔幻”,一上映就奪得2017年第一神片的寶座,引發全網群嘲。

電影發佈後2500萬投入,收穫233萬票房,就連票房數字都帶有某種奇妙的隱喻。

那些一同為《逐夢演藝圈》的大咖也成為了網友追擊的目標。

畢志飛將這一切歸咎於豆瓣。

在多次交涉未果後,畢志飛起訴了豆瓣,再一次引發了熱議。

2018年5月30日,畢志飛發佈了一封公開信。

在信中,畢志飛控訴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公映首日被豆瓣電影異常“鎖定”為豆瓣電影最低分,並代表電影《逐夢演藝圈》全體創作人員和投資方向國家電影局請求徹查豆瓣網不公正評分事件。

畢志飛的這封公開信將整個事件徹底推向了高潮,在全網引來了一片嘲諷和批評的聲音。

“爛片導演碰瓷豆瓣”的說法成為定案。

2018年春節檔,《逐夢演藝圈》重新上映,收穫票房6萬。

這個數字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6。

隨後不久,畢志飛出版了一本名為《純潔心靈——一個電影“瘋子”的逐夢歷程》的自傳詳細記錄了自己追求電影夢想的歷程。

同時開始在微博與網友互動答疑,建設大量的個人粉絲群,但收穫的基本都是網友的嘲笑,或各種明褒暗貶的高級黑。

我個人曾有幸進過畢老師的粉絲群,雖然他本人都是在一本正經的變著法誇自己的《逐夢演藝圈》,但態度非常好,面對別人如何嘲笑,都不會動怒辱罵。

別的不說,就這份涵養,已經站在了娛樂圈的巔峰。

2018年8月4日,《逐夢演藝圈》在優酷上線,畢志飛公開向影評人下戰書,企圖給電影帶來流量,但最終線上觀影量只有300多萬。

隨後的幾個月,嘲笑畢志飛的聲音一直沒有斷過。

2018年11月22號19點20分,畢志飛突然發微博,想退出演藝圈。

大量網友在微博下留言,一致同意他退出。

於是第二天這條微博就被刪了。

畢老師是我見識過的最真實的人。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5

閒下來的畢志飛開始寫影評,怒贊爛片阿修羅,稱《我不是藥神》不如《逐夢演藝圈》,各種讓人跌穿眼睛的評論逐漸開始,但人們對他的期望也就止於爛片導演。

人一閒下來就會思考,在《逐夢演藝圈》事件熱度漸漸消散後,畢志飛放棄對現實的抵抗漸漸的接受了自己曾經失敗的現實。

2019年,事情發生了轉變。

2019年元旦,《地球最後的夜晚》因“騙觀眾”的營銷方式引起巨大爭議,畢志飛影評對電影進行了比較深刻的點評:

“總體來看欠缺美學上的統一,學到了老塔的皮毛卻沒學到精髓,以至於影片主題跟形式一樣散亂無章”。

影評的結尾卻也透露出自己不如導演畢贛的想法,都是畢家人。

這突如其來的謙虛和真實感,讓人詫異不已。

甚至有人懷疑這是被盜號了。

在和記者針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訪談中,當談到自己電影時,畢志飛開始沉默,不願意再評價自己的電影,“給自己打分不可能客觀,還是留給觀眾評價吧”。

言語之間,畢志飛流露出對於作品失敗的承認。

2019年3月31日,“金掃帚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被評為近十年最爛華語電影,導演畢志飛親自到場領獎。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畢志飛承認《純潔心靈》是一部爛片:

他坦言,自己在影片中設置了十幾條線的操作是很難成功的,而自己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訓。

“我連門都沒入 又高估了自己”。

一個專業的點評+突如其來的人設差,讓人幾乎認不出這是曾經的神片導演。

而後,翻轉還在持續上演。

他在《地球最後的夜晚》、《瘋狂的外星人》的電影影評中展現除了龐大的看片量和專業知識,內容算是不錯且乾貨滿滿。

讓大量觀眾對他改觀,甚至對他懷抱期待

畢志飛持續不斷的輸出,儼然成了一個專業影評人。

甚至有不少影視資源找上門來求他做點評。

熄火已久卻在影評路上意外翻紅的經歷,讓已近不惑之年的畢志飛感覺到了什麼。

他驚喜的發現,自己那個被人群嘲的人設,竟然是一個絕佳的期望值管理。

那一刻,他參悟了“胖虎定律”——無論一個人做了多少喪盡天良的壞事,只要做了一件好事,就會被認為“其實他本質不壞”;

無論一個人做多少好事,只要做了一件比較齷齪的事,就會被人認為“一直以來的善良都是裝出來的吧”。

一直以來被認為胸無點墨,志大才疏,目中無人的他,稍微展露出一些專業知識和謙遜的態度,就足以讓網民改觀,並收穫忠誠用戶。

這一點的絕佳運用,是在吐槽大會上。

2019年12月,理了短髮,一臉憨厚的畢志飛上了吐槽大會,在節目上他極盡所能的吐槽自己,幾乎是舉刀自戕般的壯烈。

自己說出了“在狗身上裝個攝像頭都比我拍得好”這種話。

現場一眾以習慣自嘲的脫口秀藝人都為之咋舌,大家都知道吐槽大會是假的,但畢老師居然玩兒真的。

大量觀眾在彈幕上寫下“心疼”,無數微博用戶去給他打氣加油,這個瞬間,畢志飛出圈了。

憑藉這步動作,畢志飛終於翻身。

他身上的標籤從“蠢而不自知”變成了“有追求卻無才能”。

2019年的最後一天,因疫情影響,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囧媽》和字節跳動合作網上免費播放,全網歡呼的同時,引發院線集體抵制。

以電影人自居的畢老師按奈不住了,先是直接喊話讓徐崢“滾出電影圈”。

隨後連發多條微博,細數徐崢“罪證”,從私生活夜會美女到工作上盜取劇本剽竊“囧”系列招牌,一連串動作引發熱議。

雖然被罵的徐崢從未回應,但畢老師卻藉此幾次三番上熱搜,微博閱讀量高達2.1億,光是閱讀帶來的廣告收益就有3萬元。

時間到了2020年,肖戰227事件爆發,在事件最高潮的時刻,畢志飛幾乎分秒不差出現在事件中央。

畢老師和名字簡寫為XZ的人,似乎有著不解之緣。

上次是徐崢,這次是肖戰。

微博發文,邀請肖戰出演其新電影,認為自己爛絕的口碑,只要拍出一部不是特別爛的電影就能助力肖戰在電影圈站穩腳跟,並幻想有一天衝擊奧斯卡,金獅獎、棕櫚獎唾手可得。

文中語氣情真意切,在自嘲同時毫不貶低肖戰,一時間讓人分不清是敵是友。

此文一出,引爆全網。

畢志飛自己同時在知乎回答相應問題,讓熱度進一步發酵。

隨後與知乎著名法律大V王瑞恩現場直播討論相關事件。

熱度之高,連知乎這個平臺方都專門推出相關討論話題,全程推送。

蹭熱度蹭到自己成為話題,連平臺都要借他的流量;吃瓜吃到自己成了瓜,舉世罕見。

直播期間,畢志飛顯然有備而來,面對大V的問題對答如流,隱隱佔著上風。

這幾波操作下來,畢志飛成為了聲量網紅之一,進一步的向著“逐夢演藝圈”的終極夢想邁進。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6

畢志飛其實是一個非常“軸”的人。

他骨子裡並不是真的熱愛電影,他熱愛的不過是電影背後會帶給他的身份,一個功成名就的藝術家。

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專業領域上的成功。

這個領域可以是電影,可以是流行音樂,只要不那麼硬,只要大眾喜聞樂見能名利雙收就行。

不然也不會早年要唱歌,後來拍電影,再後來當網紅了。

為了這個“熱愛”。

他堅持考北大,靠絕食拿報名費,死磕影視專業,熬成博士精。

靠著死磕,他一路考上碩士、博士,磕出了別人眼中的“專家”學位,記下大量的專業知識。

又軸又死磕,相當的硬核。

但很可惜,導演不是一個只需要知識量就能勝任的工作。

導演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需要藝術審美,需要管理才能,需要大量的實操經驗,這些都是畢志飛所不具備的。

他很幸運,一路磕上去,沒有認識到現實的可怕,遇到了強大的背景,拉到了別人一輩子都拉不到的啟動資金。

所以他目空一切,自認天下第一,甚至敢說出:"豆瓣出來的影評人,沒幾個人真正懂電影",這種話。

但這也是他的不幸,這種近乎溫室的環境讓他沒有機會認清現實。

一路死磕,卻沒有為未來攢下經驗。

長期的學校生涯,空有理論而無實操,

強大的資金背景,讓他一步到位,沒有機會去摸爬滾打積累失敗經驗。

脫離電影之外,光就影視評論這一塊,畢志飛確實有乾貨,但依然有不足。

簡單說,還是他拍電影的那點問題,有理論,無見解。

但無所謂了,四十不惑的畢志飛,真的不再迷惑了。

那些影視評論,對他而言不過是工具,獲取流量的工具。

靠著影評和反差,他收穫了努力10年也未曾有過的關注。

憑藉自嘲和裝傻,他獲取了遠多於常人的曝光資源。

寫影評,發通稿,上節目。

說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言論,就可以獲得巨量的關注,再補一個正常點的說法,就可以洗出一批好感粉。

一個普通人,通過死磕,獲得了常人夢寐以求的資源。

一個擁有資源的人,卻缺乏才能,白白浪費資源,活成了一個“傻子”。

一個“傻子”,因為做出了些不傻的舉動成功出圈,成了大眾心中的追夢人。

魔幻至極,卻又真實無比,這才是真正的逐夢演藝圈。

身處鬧劇中央的這三年,他洞悉了這個娛樂至上的世界唯一的真理——營銷+炒作,才是最優解。

數十年的錯誤追求,不如幾句宣洩情緒的話語。

德藝雙馨,不如做個自黑網紅。

畢志飛通過裝傻自嘲的營銷手段獲得了自己年少之時夢寐以求的人氣。

他學會了精打細算,學會了揣摩人性,學會了蹭熱點,學會了自黑營銷,甚至可以想象到,如果他再拍出一部哪怕是及格線的電影,都可以成為勵志典範,立刻封神。

他成為了自己以前最討厭的人後,終於收穫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然後世界上就有多了一個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大夢想家。

恭喜。

人生大起大落的畢志飛:壞名聲總比沒名聲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