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問(下)丨自古以來,mk就不是小升初的一部分

百問(下)丨自古以來,mk就不是小升初的一部分

04.

學籍和戶籍


1、戶口佛山,學籍白雲區,能參加廣州民辦搖號,萬一搖不中,能回佛山去讀嗎?


可以的。戶口在佛山,按照義務教育的要求,必須安排公辦學位。但需要關注佛山相關政策,看廣州這邊民校搖不中的時候,佛山公辦學位會是如何安排。


2、請問非戶籍生越秀區學籍可報民校有哪些?


如果最終選擇的升學區域是越秀區,則可以報越秀區的民辦學校,及其他面向區外招生的外區民辦學校。可以在公眾號後臺輸入”0“按指引查詢具體學校。


3、學籍和戶籍在同一個區,但不是在一個地段,想回戶籍這邊升學,可以嗎?需不需要向學校申請?


各個區的政策不一樣,有些區可以,有些區不可以。就算可以的區,還要看是按地段升學還是按統籌;有的區是向學校申請,有的是向教育局申請;具體可以到公眾號後臺輸入“100”,根據指引回覆查看結果。


4、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哪個區的民校優質,就去哪個區租房並辦理居住證就可以參與這個區的民校搖號了?這樣似乎居住證更加靈活哦,選擇更廣。


非戶籍生,可以選擇學籍所在區入學,也可以選擇在居住證所在區入學,如果居住證所在區的學校更優質,是可以選擇居住證所在區入學的。


5、父母廣州戶籍,小孩港籍,辦理了居住證,是否等同於本市戶籍待遇享有公辦學校搖號資格?


首先,小孩是香港戶籍,不屬於本市戶籍生,如果學生滿足政策性照顧藉讀生的條件,則學位安排的規則與本地戶籍生一致,享有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公辦初中的資格,否則不能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入讀公辦初中。


其次,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於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子女(或持證的適齡兒童少年),根據本區規定條件納入保障性入學範疇,為其統籌安排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學位,或納入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工作範疇。如果孩子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可以通過港澳生入學或積分入學的形式入讀區內公辦初中。


6、我想選擇有住宿且是外區的民校,填報志願時一定要填一個戶籍或學籍所在區的民校嗎?可以兩個志願都填外區有住宿的民校嗎?如果可以都填外區有住宿的民校,請老胡分析一下這種報志願的需求有什麼弊端。


可以,兩個志願都填外區可住宿的民校。只要是面向區外招生且有宿位的民校,就可以填。民校的錄取概率,與民校的熱度、外區招生計劃有關。熱度越大,外區計劃越少,搖中概率越低。


7、學籍為佛山,戶籍在荔灣,能註冊公校嗎?能參加註冊荔灣區內和區外的民校搖號嗎?


2019年荔灣區的升學政策,戶籍在荔灣的外地返區、返穗生,採用電腦派位的方式安排學位。如果今年荔灣區公校學位安排規則不變,則可參與荔灣區電腦派位升學。另外如果報讀民辦學校,報讀民校的範圍,是荔灣區民辦學校及面對區外招生的外區民辦學校。


8、非戶籍生學籍在番禺,在番禺有學位房。新政下,參加民校搖號,如果搖不中,能回到房產所對應學位的學校就讀嗎?如果想讀民校,怎樣選擇學校中籤率高一些?


番禺區有“一手樓”業主適齡子女對口直升的政策,但您的房產是否符合這個政策,建議打電話諮詢番禺片區指導中心;同時,您也可以到公眾號後臺查詢學位房的對口學校。報讀冷門一些的民校,搖中的概率會更高。


9、我在天河區和越秀區分別有一套房子,學籍戶籍都在天河,現在對直升的初中不滿意,可以把戶口遷回越秀嗎?


可以遷回越秀,但請先諮詢越秀區公安局和教育局,瞭解遷戶的耗時週期,同時瞭解越秀區相關升學政策對戶籍登記時間的要求。此外,小編對您表示非常羨慕,我們做朋友吧!


10、廣州學籍非戶籍的孩子民校搖不到的話,就是積分入學,其實就是被塞到最差的學校這一條路嗎?


凡事沒有絕對,山窩窩裡頭也能飛出金鳳凰!


11、孩子的戶籍在廣州,學籍在佛山南海,符合廣州外國語的搖號錄取條件嗎?是否需要把學籍轉回廣州?如果需要轉,要在什麼時間轉呢?


按照廣州市外國語學校2019年招生簡章,招生範圍為具有廣州市戶籍和學籍或符合廣州市政策性照顧學生條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您孩子的情況恐怕不符合廣外的錄取條件。是否需要轉學回廣州,要看自己的需求,也要看是否有學校會接收。如果能轉,越快越好。


12、孩子臺灣籍,在新塘某小學讀書,有完整六年小學學籍。母親廣州戶籍,有房產在增城應元招生區域內,母親人戶一致,但是孩子學籍所在地不在增城應元學校區域,請問,我們能申請戶籍地公校搖號嗎?


增城的公辦升學方式是對口直升。這種情況,如果滿足政策性照顧藉讀生的條件,可以參加對口直升,否則只能夠報讀民辦學校。


13、非戶籍生填報民校,如果沒有搖中號的話應該怎麼辦?


那就只能參加民校的補錄了,第一次、第二次民校補錄還有很多學位的。


14、孩子學籍越秀區,戶籍番禺區,想就讀番禺區公校,需要辦理返區生手續嗎?辦理返區生手續之後,是按地段生還是按統籌安排入學呢?


需要辦理返區生手續;辦理完返區生手續之後,可按該地區內小學畢業班學生升學的辦法安排升學。按照政策,番禺區是按地段對口直升,具體地段的對應初中,可以到公眾號後臺輸入“0”,根據指引回覆查看答案。


15、白雲區的學生搖號上白雲區的民辦初中會不會容易些?


是的。這個問題有兩個維度。


一是,白雲區的學生與外區的學生相比,搖上白雲區的民辦初中是不是更容易?答案是肯定的。白雲區的學生,相比外區的學生,可以選擇的白雲區內民辦學校更多,自然幾率也更大;


二是,白雲區的學生搖白雲區的學校,是不是比搖外區的學校更容易?總體來說是的。畢竟外區面向區外招生的民辦學校有限,白雲區內民辦學校可提供給白雲區學生的學位更多,幾率更大。


16、請問50%指標到校是不是隻能是戶籍生?非戶籍生不能參加指標到校?


除了戶籍生之外,滿足政策性照顧藉讀生條件的非戶籍生,可以參加中考提前批指標到校錄取,否則不行。


17、戶籍在廣州海珠區,學籍在廣東惠州,能參加小升初的搖號嗎?


如果希望升入公辦初中,可以辦理返穗升學,由區教育局當年政策決定電腦派位或統籌分配。另外,可以報讀海珠區內的民校和麵向區外招生的外區民校。


18、越秀區返區派位,是不是會等越秀學籍的學生派完,再等空出的學位再派。還是大家同等機會同時派?謝謝。


具有越秀區完全房產的本市小學學籍的畢業生,人戶一致,由越秀區教育局安排參加電腦派位。越秀區的返區派位,跟大家一起同時派位。


19、你好,孩子現在六年級,非廣州市戶籍和學籍,新政實施後是否還有機會(或憑實力)入讀廣州的民辦學校?請指點,多謝。


非戶籍、無學籍、無居住證,可能就沒法參加民校網報了。三者有一,就可以參加。


20、港籍孩子本身有沒有對口的公辦學校,如果民校都不中,有沒有保底的公校?


如果港籍學生,沒有對口公辦初中就讀,在民校搖號不中的情況下,除了通過積分入學和入讀部分開設港澳子弟班的公校外,可能沒有其他公校保底了。


21、戶籍與學籍不一致,小升初以哪個為準?


如果你報讀的是公校,默認是按照學籍區升學方式升學,需要申請返回戶籍區升學時,需要在各區的規定時間內,提交“返區升學”申請,公校的報讀範圍與往年基本一致(公辦+公辦外國語)。如果報讀的是民校,學籍戶籍二選一,民校的報讀範圍,僅限於報讀面向區內招生的本區民辦學校+面向區外招生的外區可寄宿民辦學校。


22、直升中學特別差,原來公辦外國語有指標到校,新政後還會有嗎?孩子應該何去何從,只能拼運氣嗎?


2020年開始各區的公辦外國語招生政策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調整,要留意各區公辦外國語學校屆時的招生政策。


23、對於民辦搖號選擇學校的條件不太明白,例如我家是天河區戶籍和學籍,如果有意去民校,一定要選一個本區內的民校嗎?還是說2個平行志願都可以選外區有跨區招生計劃的民校?


可以都選外區的民校,僅限於報讀面向區內招生的民辦學校+面向區外招生的外區可寄宿民辦學校,志願填報系統最多填兩所。


24、老師好,請問若公校和民校都搖中理想的學校,那孩子和家長是不是就可以選擇讀公還是讀民?謝謝!


如果都搖中,自主選擇即可。


25、請問孩子讀花都區黃岡小學,是民辦學校,房產證在花都區,戶口在白雲區,我們可以在花都區房產地段讀公立中學嗎?


花都區對有房產的民校應屆生還是比較友好的。根據《花都區小區配套公辦學校學位分配辦法》,在解決該招生區域符合“人戶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前提下,剩餘學位優先解決該小區廣州市戶籍“人戶不一致”的業主適齡子女入讀——先安排花都區戶籍學生入讀,然後安排廣州籍非花都區戶籍學生入讀。


具體的入讀條件,建議您諮詢房產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門。此外,像您這種情況也可以考慮報名參加花都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的直升。


26、外市戶籍學籍,父母一方有廣東省居住證,廣州天河區的,能報讀老三區民辦學校麼?如果能,可以報兩間老三區的麼?


可以,天河區可以選擇在天河區升學,可以報讀老三區面向區外招生的民辦學校,目前有宿位面向區外招生的老三區優質民辦學校有:越秀(育才實驗、培道)、海珠區(北大為明、六中珠江、中大附中)、荔灣區(真光實驗),更詳細的可以到公眾號後臺輸入“0”,根據指引回覆查看答案。


27、戶籍學籍都在越秀區好?還是戶籍在天河區,學籍在越秀區好?我們還有時間調整!


個人建議,戶籍在天河區,學籍在越秀區比較好,學籍在越秀不影響電腦派位,戶籍在天河還可以多一條路,選擇返區對口直升,有可能還有天外的搖號資格。最後,建議您在後臺輸入“天河對口”,查看您所在的地段對口哪一個中學。


28、不是廣州市戶籍需要什麼條件參加搖號?


我猜您是想問非戶籍生參與民校搖號,需要滿足什麼條件。非戶籍生,只要學生本人或者父母任一方具有《廣東省居住證》(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證件),或學生具有廣州市小學學籍,即可報名民辦初中搖號。


29、政策性照顧藉讀生是否可以參加派位或直升?


可以。政策性照顧藉讀生,在報讀條件和錄取規則上,等同於戶籍生。


30、借讀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就讀廣州市初中公校或民校?


非政策性照顧的借讀生,可通過積分入學入讀公辦初中,或報讀民辦學校。政策性照顧藉讀生,升學條件與戶籍生相同。


31、越秀區學籍,戶籍如在搖號前轉到另一區,這樣是否比學籍和戶籍同一區多一個選擇?


是的,但是最終學籍戶籍還是要二選一。


05.

piao和mk


1、新政下,MK的票還有用嗎?之前的mk還算數嗎?


按政策來講,mk是從來都不被承認的,文件中也很明確地講了。我在想,假設請外交部發言人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她或許會說:自古以來,mk就不是小升初的一部分。


2、以目前的疫情和新政來看,今年3、4、5月份還會不會有mk?孩子現在還有沒有繼續必要刷題?


第一個問題,借他們10個膽子,也沒有人敢公然組織mk。


第二個問題,學習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甚至現在都在提倡終生學習。如果把學習單純理解為應付考試,那你就辜負新政制定者的一片苦心了,主管部門在新政的相關問答中有一句話——“人生是長跑”——我理解,長跑就是要一直跑,不能有比賽才跑,沒比賽就不跑。東奧會或許會變成冬奧會,但運動員們不可能停止訓練、等待冬天吧。


3、還要繼續拓展嗎?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競爭與環境造就的。試想一下,你在公司,到點上班、到點下班,堅決不加一分鐘的班、堅決不陪領導應酬、堅決不在休息時間幹任何活、堅決不繼續學習提升自己,12年下來,你還沒被淘汰,恐怕已經是奇蹟了。


06.

其他


1、除了廣外,華附(神學院),廣州市還有哪些公辦學校可以全市招生?


理論上,除了部分特殊的公校,比如廣外這樣的外國語學校,普通公校都是按照政策規定的“就近入學”來組織招生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廣州就不存在其他可以全市招生的學校。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應該還是“這樣”。


2、原來公辦學校的重點班政策會受影響嗎?


如果講政策,從來就沒有“重點班”這回事。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政策一直強調不允許開設各種名義的重點班——重點班、奧數班、特長班、快班,等等,都是不允許的。未來各校的班,應該都是12345、678910這樣的班名,不會有哪個班會叫重點班的,頂多江湖小道消息傳言甲學校147厲害,乙學校258厲害,丙學校369厲害——至於厲害什麼?我估計是老師打麻將厲害,主科老師都是麻將高手。但也有可能,上面連麻將高手湊一塊也不允許,必須拆開分散配置,那就只能業餘時間打一打咯,走班打麻將。


3、有沒有可能出現公校,民校都搖空的可能性?如果出現了是否只能等統籌派位?


不會出現公校、民校都搖空的可能。對戶籍生來說,公校是一定可以保底的。就算是非戶籍生,2020年,公校和政府購買的民校學位,也可以覆蓋70%。——這是廣州教育十三五規劃明確寫了的。


4、【這一條問題太敏感,刪掉了,留下答案吧,否則不夠100問了。】


錦衣夜行。財不露白。靜觀其變。耐心等待。謹言慎行。死馬當活馬醫。不要病急亂投醫。。。。。。


5、部分公校重點班以前有跨區招生的情況,新政後還可以嗎?比如,學籍戶籍在海珠的孩子跨區到越秀某公校就讀。


政策一直就不允許重點班的存在。請參考本部分第2個問題的答覆。


6、請問這樣的趨勢下,是不是公辦和民校沒有優劣之分了?


怎麼會沒有?個人認為有,但是也要看具體是哪所學校。


7、集團化裡的小學是否能推薦到集團內的公校?


不是推薦,可以直升的學校,可以自願報名,如果報名人數超過直升錄取計劃,也是要搖號來決定的。只不過,這個搖號是由學校組織。


8、面對新政,小升初孩子和家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只要做到放鬆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家長該準備資料的準備資料,該辦理返區的辦理返區,該遷戶的遷戶。接下來就是靜觀其變了。


9、公辦學校招生方法變不變?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入學辦法基本保持穩定,對公校來說變化最大的是,從2020年起,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各區不得再核准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


10、現階段是提前學初中知識還是繼續拓展小學內容呢?


鞏固現有的知識,空餘的時間可以提前學習初中的內容,畢竟多學一點總是不會錯的。當然,也要留意開學前後的摸底測。


11、中考指標到校,每所初中每年獲得各所高中學校的指標是固定的嗎?


每年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各高中的招生計劃和初中學校的戶籍生數量來定。同時,同樣的數量,具體搖到的學校也是不同的。


12、搖到不理想的民辦學校,公辦學校的學位能保留到什麼時候?


各公辦初中已錄取的學位必須保留至各民辦初中學校招生錄取全部結束之後,按2019年的政策,原則上保留至當年的8月31日。當然,各區在細則上有一些差別,部分區如果沒有註冊,或者註冊後退出,可能會失去原定學位,只能統籌。


13、公辦學校是否有部分自主招生?


理論上是沒有的,政策不允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