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弱冠之年就繼位的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霸主的?

上回講到,春秋五霸的寶座輪到了晉文公的身後。晉文公向南抵禦了楚國聯軍的進攻,維護了中原地區的和平,收到很大的威望。正當晉國的事業紅紅火火,如日中天的時候,晉文公就撒手人寰了。中原又陷入了無主的境地。

還沒到弱冠之年就繼位的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霸主的?

但歷史的車輪還在滾滾向前,南面的楚國趁機興盛了起來,完成這一成就的,就是楚國新一任國君,楚莊王。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去世,楚莊王熊侶繼位,楚莊王繼位的時候,年齡不到二十歲(古代男子加冠成人禮在二十歲舉行,也就是說楚莊王這時候還沒有成年),這時的楚國,經過幾代領導人的耕耘,國力蒸蒸日上,因為新王繼位,內憂外患開始多了起來,在內,有公子儀叛亂,在外有蠻族入侵。

還沒到弱冠之年就繼位的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霸主的?

這樣,在複雜的情形下,楚莊王上位之後,表面上採取吃喝玩樂,不問政事,甚至下令,敢來勸我的,殺無赦。(看過三體的都知道,妥妥的羅輯行為啊)以此迷惑別國和臣子,卻在暗地裡,辨識忠奸。這時,有忠臣想上前暗示楚莊王,“有隻鳥三年來不飛不叫,大王知道這是什麼鳥嗎?”對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也是一鳴驚人的由來。幾個月後,又有忠臣來上諫,楚莊王問,我要是不聽你的怎麼辦?答曰:以死明志。楚莊王於是開始聽政。三年下來,他對楚國上下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時機一到,楚莊王就果斷誅殺佞臣,重整朝綱,任用孫叔敖,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國力的蒸蒸日上,讓楚莊王重拾了信心,內政已經解決完了,又該去解決外憂問題了。正好旁邊的庸國,趁著楚國發生饑荒,帶兵攻打楚國,楚莊王決定和他們打上一仗,這一仗,不僅把庸國打敗,還順便吞併了26個小國,三千里地。

還沒到弱冠之年就繼位的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霸主的?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之後,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為了謀求霸主地位,楚國和晉國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在楚莊王十七年,楚國大獲全勝,聲望大噪。而晉國在小國之間的威信在不斷下降,失去了支配小國的能力,政治中心往楚國遷移。楚莊王甚至到周天子京畿地帶,去問象徵天子地位的九鼎有多重,這暗示著想要取代周天子。但是周王室雖然衰落了,但是還沒到氣數斷絕的地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莊王這才退去。

還沒到弱冠之年就繼位的楚莊王,是如何成為春秋霸主的?


楚國的強大,讓他在中原長驅直入,中原的小國紛紛俯首稱臣。這個長期被視為南蠻的國家,終於在楚莊王的英明領導下,成為春秋的新霸主。楚莊王的成功,不僅依靠他的膽識,更有他敏銳的政治嗅覺和過人的手段。如果沒有早期的隱忍,就不會有後來的楚莊王,更不會有強大的楚國。

那麼,大家覺得楚國是南蠻之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