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武術只能防身健身?別忘了,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也練功夫

在我國,武術不僅僅是一種搏擊術,一種健身術,它的功能性非常廣泛。

我國戲曲、舞蹈界歷來重視演員的武功訓練,並把武術列為重要的基礎訓練內容。武術還被廣泛地吸收到戲曲、舞蹈等表演中去,如久負盛名的京劇《武松》,舞劇《小刀會》等,都大量吸收了武術的動作和造型特點,顯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深受觀眾喜愛。

你以為武術只能防身健身?別忘了,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也練功夫

梅蘭芳

對於話劇、電影、電視演員來說,學習武術不僅可以作為基本功和實用演技的重要內容,而且還是健美強身和提高表演耐久力的十分有效的手段。這是因為武術具有“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節奏鮮明”和意氣奮發的民族氣質。如樸實緊湊、剛勁飽滿的查拳;舒展大方、飄灑優美的華拳;婀娜多姿、矯健抒情的綿拳;生動逼真,引人入勝的象形拳;連綿不斷、怡然自在的太極拳等等,在全身各部關節和肌肉都得到鍛鍊的同時,還能訓練人的眼神,使之更加銳利、專注和明亮。

在技術上,武術要求有“八法十二型”。“八法”體現了人體與內外矛盾。其中手、眼、身法、步是“外四法”;精神、氣、力、功是“內四法”。內外協調一致,就要做到“拳如流星眼似電,腰似蛇行步賽粘”,“精要充沛氣宜沉,力要順達功宜純”。

它在動靜、快慢、鬆緊、輕重、高低節奏處理上,對比強烈,變化急驟,歸納為“

十二型”。即“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以及“欲動先靜”,“欲剛先柔,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哲理,包含著神形轉換和緊張放鬆交替人體活動的各個關節,肌肉群和幾乎所有人體動作。

不難設想,一個演員如果掌握了這套形體技巧和精神氣質,就能根據劇情需要,隨心所欲,不只豐富了形體表現力,把動態美、造型美、藝技美融為一體,美化了身架氣勢,而且能適應各種搏鬥武打場面和跌打摔拿的特定需求,尤其是表現英雄人物的威武豪放,叱吒風雲和站立行走的“功夫架子”的民族傳統精神更有借鑑價值。

特別可貴的是武術在呼吸運用上更有其獨到之處,講究“提沉聚託”,根據動作起伏轉折,動停急緩,剛柔猛靜的變化自如地使呼吸為動作相配合、強調“氣與力合”。

俗話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無論多麼吃重的活動,都要求“面不改色,氣不湧喘”,善於運氣,掌握“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就能使動作更協調,發力更完整,也顯得更輕鬆。演員有了這套技巧,就能順應劇情變化,保持呼吸自如,精神充沛,氣宇昂揚,神采奕奕,增添藝術的感染力。

儘管演員在表現現代生活題材時很少能直接運用武術動作,但是武術中的剛柔相濟,步隨身行,以腰為軸,彈跳控制,輕捷矯健和剛毅英武的氣質,為塑造不同個性人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素材。

武術還是演員進行身體全面訓練的組成部分,經常習武,能使男性更加魁梧健壯,肌肉隆起,腿部有力;女性變得更加線條清晰,苗條秀美,下肢挺拔,達到健美的預期目的。

演員在形體訓練中除了吸取武術基本功作為一般身體訓練外,還可選擇一些富有造型優美,鏗鏘開朗的各流派拳套的精華,如查拳、華拳,通臂拳,少林拳等等,再精選徒手和器械的簡單對練,這對訓練演員的敏捷反應和演出的實用技巧都有重要意義。

不要以為武術只能防身健身,千萬別忘了,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也練功夫,而且非常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