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消费形势并不乐观,如何度过复工企业过度期?你有什么金点子?

金花w职业装


提问者已经看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所以才有此一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在致力于"六稳"的同时,强调积极财政政策更积极有为,稳健货币政策更灵活适度,通过减税䧏费、减租减息、贷款扶困等措施积极为企业纾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但我们却没有看到消费的报复性反弹的景象,反而是物价应声涨了起来。如果不从需求端入手,直面改革深水区,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土地等方面改革,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改善总需求,提振消费,恐怕是很难化解当前的困局。

对于经营正常的企业,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在政府的帮扶下很快就挻过去了。本就面临经营困难的的高负债企业也可获得低成本贷款继续存活。但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销售给谁?现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运转失灵,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1%,在出口受阻的情况,国内的需求显得更加重要,消费不振,再宽的财政货币政策都不会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加剧结构性矛盾。在经济遭受突发因素重创时,通过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政购买,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用不好也会推高资产价,造成通货膨胀。这也是各国政府宁愿实施负利率也不愿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原因。

在这次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应对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首先想到的是从需求端入手对经济进行救治,香港和台湾采取向居民派发现金和购物劵,美国除了政府拨付80亿元救助基金外,正在布署对受疫情影响的工薪阶层采取救助。我们在疫情爆发前经济受消费的拖累已经处于下行通道,需求不足导致金融空转、脱实就虚,实体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2月份,手机销量不到50万支,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27万支。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大跌92.8%。易居中国对27个重点城市房屋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的新建住宅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滑77%,武汉、重庆甚至创下零成交纪录。

如果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恢复和提振,即便企业复工复产后也会面临着产能,产品积压和销售受阻的问题,现金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保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才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