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冕天文臺BIS+T國際聯合觀測計劃

北冕天文臺BIS+T國際聯合觀測計劃

BIS+T (Beimian Tianwentai/ICQ Search and Tracking Program)北冕天文臺/ ICQ搜索和跟蹤任務是一項觀測計劃,觀測地點是位於中國西藏阿里地區甲馬爾燈山上的北冕天文臺,觀測設施由騰訊公司投資,開展相關的遠程天文觀測系統出租業務。

該項目於2019年啟動,旨在:

1. 尋找新的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

2. 通過CCD成像系統對每個已知彗星進行系統地觀測並建立全球彗星科學檔案中心。

BIST計劃是一項國際合作任務,是由北冕天文臺(中國業餘天文愛好者陳韜)與ICQ /彗星科學檔案中心由哈佛大學/ EPS的Daniel W. E. Green牽頭,是哈佛大學地球與生命科學起源計劃的一部分)聯合倡導。陳韜是北京指尖天文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Green也是國際天文電報中心(CBAT)的主任。ICQ,CSA和CBAT從Tamkin基金會獲得了對計算機設備的慷慨支持。

同期,國際天文電報中心組織授權北京指尖天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北冕天文臺轉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電子通告(IAUCs)內容。

北冕天文臺BIS+T國際聯合觀測計劃

陳韜與Green教授合影

天文電報中心組織(CBAT)簡介:

CBAT (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中文名稱是“天文電報中心”,於1880年在德國基爾正式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遷移到丹麥的哥本哈根天文臺,並在哥本哈根運行並維護至1964年。(1920-1922年曾在布魯塞爾的烏克勒市短期駐紮)。IAU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22年採用哥本哈根天文臺中央局作為其官方的天文電報中心,同期IAU第六屆委員會成立,負責監督CBAT。

1965年1月1日,CBAT從哥本哈根遷至馬薩諸塞州的劍橋,自1883年以來哈佛大學天文臺在那裡擔任西半球的天文學信息中心。(早期在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和美國史密森學會之間,每年通過鋪設在大西洋下的電纜相互發送天文電報,開始為西半球提供天文發現公告服務,該服務從華盛頓特區轉移到了哈佛。)

自1882年起,基爾,HCO,哥本哈根和SAO等中心就開始發佈天文通告電報(作為對印刷和郵寄通告函的補充),歷時110年,但當計算機通信時代開啟時,電報就不再使用了。鑑於通信中心的名稱由來已久,“ Telegram”一詞並沒有被棄用,實際上,新的電子出版物CBET(Central Bureau Electronic Telegrams,天文中心數字電報),現在成為了CBAT宣佈天文新發現消息的最主要途徑。

CBAT自1965年以來一直在劍橋運營,其領導組織工作先後由Owen Gingerich教授(1965-1968),Brian G. Marsden博士(1968-2000)和Daniel W. E. Green博士(2000年至今)擔任。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告函(IAUCs)是一系列明信片式的通告,提供及時快捷的天文學現象的信息,特別是新星,超新星和彗星的發現和跟蹤。IAUC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CBAT / MPC服務以電子形式獲得。最初的IAUC由在烏克勒的皇家天文臺發佈(第一個系列的1-31號出版),而隨後是由哥本哈根天文臺(第二個系列的1-883號發行)主導。IAU駐烏克勒辦事處在1920-1922年期間發佈了31個以標準尺寸紙張印刷的通告函。當哥本哈根天文臺的ElisStrömgren於1922年宣佈出版IAUC時,開始在卡片上打印通告函,以便於更容易郵寄。

天文通告明信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哥本哈根天文臺的Strömgren為了規避第一次世界大戰對CBAT造成了干擾,開始在明信片上發佈緊急天文信息。當IAU在1922年將CBAT的管理權移交給在哥本哈根的Strömgren時,Strömgren自然地將其早期的明信片系統轉變為IAUC的新版本。

CBAT於1882年在德國基爾開始出版了世界上最傑出的天文雜誌(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簡稱A.N.)。該雜誌大約每週出版一次, 被認為是宣佈天文學新發現的主要來源。電報形式的通告函是從基爾(以及HCO,隨後是哥本哈根)開始發佈的,但通常都將其編碼以避免傳輸錯誤(但也因此不利於讀閱讀),印刷版則是往期電報的唯一保存形式。

HCO公告卡和HCO公告是哈佛出版物,在1895-1964年間用作為西半球CBAT版本的郵件輸出, HCO從1883年開始也向西半球的“天文中心”發佈天文電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