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販賣時,都知道“豬仔”可憐,其實“豬花”更可憐

舊殖民主義時期,列強侵略落後的國家,大肆掠奪資源,以殖民主的身份踐踏著別國土地,並且,毫無憐憫之心,還做出種種非人道的行為。這其中,除了屠殺行為,當屬販賣人口行為最為惡劣。

近代西方殖民擴展首先從非洲開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進行殖民活動的國家,葡萄牙是最早進行黑奴貿易的國家,這其中,美國在販賣人口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做得最為“出彩”的。後來的美國,也盛行黑奴販賣,多數人對這段歷史都非常熟悉。

這期間,黑人被奴隸販子當作物品一樣隨意交換,賣到美洲被當成奴隸使喚,沒有絲毫做為一個人的尊嚴。

人口販賣時,都知道“豬仔”可憐,其實“豬花”更可憐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還曾一度販賣過華人勞工。

在舊時的廣東方言中,“花”是對女性的謔稱,如:一村最美者為“村花”;娼妓被稱為“花姐”;煙館女招待被稱作“煙花”。當然,還有一個是“豬花”,她們在當時算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這些人不負責修鐵路或開採礦山,而在海外通過出賣自己的身體換取利益,這其中有多少辛酸,只有她們自己心裡清楚。

與“豬仔”對比,“豬花”可以說鮮為人知。近年來,隨著對華工史研究的深入,“豬花”的辛酸史逐漸浮現出來。實際上,“豬花”的地位和生活境況比“仔豬”還要卑微、淒涼、可憐。

雖然,在明、清時期,我國的“海禁”政策很是嚴格,很多人出海尤其是女性出海是要嚴格檢查的,這期間,將中國女性帶出去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會被法律嚴懲。可是,再嚴格的法律,也依舊沒能阻擋住這些無良之人的腳步。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50年代,因為,大量“豬仔”被售賣出洋,某些洋鬼子擔心如無“豬花”,“豬仔”貿易也會被迫終止,鉅額的盈利就沒法獲得。因此,這些人則想方設法的將“豬仔”長期約束在他們的種植莊園或礦山開採中,於是,就引誘“豬花”一同出洋。

人口販賣時,都知道“豬仔”可憐,其實“豬花”更可憐

這其中,一個方法便是給“豬仔”一筆錢去買女人,然後,結為夫婦。之後,這一切就變成了擄掠和拐騙。羅晃潮在《“豬花”淺論》中考證,那時候“豬花”的關鍵來源,主要有下幾個層面:

第一,被拐賣和誘騙的女性:

大部分女性是被中國奸商誘騙賣到了國外,另一部分則是被某些無良的中國人綁架後,直接運到了海外。還有一些已經是“豬花”的婦女,通過炫耀自己當“豬花”所賺來的錢財,然後,再招來三、四十個青年婦女隨她們去往加利福尼亞,逼迫她們充當娼妓,而她們自己則做起了老闆娘。

第二,自己願意成為娼妓的人:

這些人因為走投無路,需要賺錢。雖然,“豬花”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甚至,還要經常受侮辱,但是,卻可以賺很多錢,使得很多女性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其中,有一個“豬花”叫阿彩,曾飽受凌辱,但是,這位極具冒險精神的“豬花”,還是活到大齡才去世,並且,迄今被放在紐約的知名人士紀念館裡。

除此之外,也有因為家貧或遭受悲劇事情,被要求陪睡出洋的少女和幼女,還有本來是奴婢,被輾轉賣出洋者;以收留女或納妾之名,直接被賣出洋者;極其不甘心受窮或被辱的年輕小寡婦等。

人口販賣時,都知道“豬仔”可憐,其實“豬花”更可憐

範若蘭在《允許與嚴禁:閩粵地方對婦女出洋的反應(1860-1949年)》上說:“閩粵等地男尊女卑,交易女性早已有之,再加上,晚清時期海禁大開,中央政府無法管轄的香港和澳門,“豬仔館”和“豬花館”林立,使得無知民婦和貪圖富貴的市井女子極易被拐騙。”

喬治內茲曾明白地告知他人:“這種“豬花”一運往澳門,駐在那邊的意大利使領館,便自會從他手上接過去。”而他轉讓這些小女孩,立馬就可以掙到1600多銀圓。並且,僱用他的美國艦長柏頓,也會得到鉅額的賺頭。

據記載,在海上的運輸過程中,對這些“豬花”也是極大的考驗。她們被當成貨物一樣運輸,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根據1854年,英國“英格伍德號”販賣“豬花”的記載,全船一共四十多個女子,統統被放在一個船艙裡,但是,為了防止臭味散發出來,船員竟然將所有的縫隙都堵住了。

可以說,“豬花”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比當年的黑奴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口販賣時,都知道“豬仔”可憐,其實“豬花”更可憐

這些“豬花”被拐掠出洋後,就如同奴隸一樣被拍賣,除少數被有錢人買去當妾或奴婢外,其餘都被賣到了妓院,當然,也有誓死不從的。

據記載,廣東南海的小腳姑娘白貞烈,被拐賣到了舊金山,不僅受盡百般虐待折磨,還被逼迫為娼。但是,這個弱女子卻誓死不從,最終,上吊自殺。之後,清朝使節傅雲龍到舊金山,聽說了此事,還特地拜祭了白貞烈之墓,併為其墓撰文勒石紀念,表彰其貞烈氣節。

如今,正走在崛起之路上的中國人民,應該瞭解和銘記這段歷史,千萬不要讓這種悲劇重演。而且,現今很多國家的博物館裡,都存放著“豬仔”、“豬花”的照片,看到這些恥辱的照片,更加提醒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豬花”淺論》、《美國華僑史》、《傅雲龍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