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絕了常春藤、985,卻錄取了一個普通本科、沒有經驗的妹紙

這個妹紙的面試,還是幾經周折。第一次看到這個妹紙的簡歷,我氣得差點冒煙。只寫了基本信息+自我描述+教育經歷。我想說,妹紙啊,這簡歷讓我怎麼面試呀。

於是,我和HR小姐姐溝通,說問問候選人是不是簡歷發錯了。沒過多久,HR小姐姐給了我妹紙的第二版簡歷。信息比第一版全了很多。但是恕我傳統思想太過根深蒂固,無法理解圈圈圓圓圈圈排版的簡歷,以及與工作完全沒關係的三段家教經歷,請恕我不能管它們叫實習經歷。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妹紙還是花心思去設計自己的簡歷了,雖然結果有點畫蛇添足。

然後來說面試,聊的內容蠻多,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重點來說一下我錄取這個妹紙的兩個原因。

第一點,妹紙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很清晰的規劃,對於實習的目的也很清楚。

妹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己以後就是想做金融或者財經編輯/記者,所以現在想找一份實習先了解這份工作。恰巧,和我的招聘方向完全吻合。

招聘雙方需求吻合,才能形成長久、穩定的合作關係。我們可以給妹紙提供實習和了解行業的機會,妹紙可以為我們付出勞動力,雙贏才能長久共存。

我拒絕了常春藤、985,卻錄取了一個普通本科、沒有經驗的妹紙

第二點,為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妹紙做了很多努力,這一點是我在之前的實習生候選人中從來沒有見過的,也是我最欣賞的。

面試了十幾個候選人,有普通本科也有常春藤、985、211,整體的溝通表達能力、綜合素質、課外活動顯然是重點學校的同學要高一籌,但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或者是知道做什麼,但是並沒有為了這個目標做任何努力。

舉個例子,一位想做證券分析師的同學,連買方賣方研究都分不清楚,不知道證券公司的研究部如何設置,也不知道研究出來的結果有什麼用。

這些信息,隨便百度一下,或者問問實習過的同學、工作的師兄師姐,應該都能獲得不錯的答案。但是,很少有同學主動去了解自己以後想做的行業和職位,更別說為了職業去做什麼了。

我拒絕了常春藤、985,卻錄取了一個普通本科、沒有經驗的妹紙

相比之下,這位候選人妹紙做財經編輯記者的目標清晰,而且做了很多準備,比如會看各大財經網站,關注行業熱點事件,自己摸索著嘗試寫文章等等。不得不為妹紙點一個贊。

總結一下,與綜合素質相比,面試官更願意看到的是,你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

“瞭解更多”中,還有更多面試經驗和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