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一战灭掉比曹魏强大的前秦,是否可以说明谢安强于诸葛亮?

用户69330833


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谢安无论政治还是军事能力都比不上诸葛亮。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成就以及后世评价几乎是妇孺皆知,我就不一一详述了,我们先来从三个方面看谢安的一生有啥作为。

一、前秦的覆灭跟谢安关系不大,就连淝水之战都不能称得上是他的功劳,他只是名义 上的领导者。

淝水之战的所有战争布局都是谢安的侄子谢玄组织的,而且当时谢玄领导的北府兵中有很多军事天才,如刘牢之、刘裕等都是后世名将。而前秦的灭亡,谢安主导的淝水之战也不是主要因素,顶多是个导火索。前秦在统一中国北方后一直没能将各方残余势力消融。前秦皇帝苻坚优柔寡断,太过宽仁,一味纵容国内反叛力量,尤其在宰相王猛死后,前秦表面国力强盛、各族人民其乐融融,暗地里却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就连参加淝水之战的百万军队都各怀鬼胎,这也是苻坚淝水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前秦的灭亡是内部矛盾导致,谢安只是开了头,就算没有谢安领导的淝水之战,前秦帝国也会很快崩溃。

二、谢安在政治上并无大的作为,历史上的谢安除在淝水一战露了下名字,并无其他突出着重笔墨的地方。

历史上东晋时期是王室与世族大家共治天下,朝局都一直动荡之中,官场上更是被搞得昏天暗地,谢安只是一个大门阀,在国家治理上没有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大政策,也没能改变东晋混乱的政治局面。

三、谢安不是个忠臣,他与侄子谢玄建立的北府兵更是直接埋葬了东晋王朝。谢安更注重家族利益,国家层面的情怀不高。

虽然诸葛亮没有取得过灭国的军事大胜利,但历史上诸葛亮还是打过不少漂亮的战役,而且诸葛亮面对的敌手要比谢安强大的多,再加上治国安邦,谢安更是比不上了。所以论综合能力,诸葛亮还是要强于谢安的。


足下三尺


谢安执政能力毋庸置疑,晋武帝时期淝水之战阻止了前秦统一中国也是功不可没。

但是仅淝水之战就说谢安能力强于诸葛亮是靠不住的!

首先,前秦并不是比曹魏更强大。虽然说前秦号称百万大军,但都是各民族的私兵以及侵全国之力凑出来的民兵。曹魏军队是经过北方统一之战的精兵。二者的战力不可相比!

其次,曹操对北方势利及军队的掌控力明显强于前秦的付坚。从赤壁之战曹操还能牢牢把控政局和淝水之战后前秦分崩离析能看得出来!

再次,淝水之战虽然赢了,但前秦并不是谢安灭掉的。前秦的灭亡是内部分裂导致的。

最后,谢安内不能制桓温,外不能扩大战功。而诸葛亮却能牢牢控制住政权,从刘备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可以看出诸葛亮能力明显强于谢安。


小何才漏尖尖角


不能从一件事情单纯的分出强弱。两位都是贤臣。

谢安一生的辉煌就是淝水之战,为东晋争取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并没有好好的利用。

对比一下实力。

弱蜀对强魏,蜀国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军事实力,更别提人才储备了,跟魏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当时,蜀国有100万人,魏国就有400万人,在农耕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强盛的标志。诸葛亮一生主导北伐,是为了报先帝知遇之恩

。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丞相的位置的时候,在西,南交好少数民族,团结一心,东结吴国,北伐魏国,在内惩治奸佞小人,虽然蜀汉人才凋零,后期能偏居一隅几十年也是诸葛亮的影响及刘禅的作为,诸葛亮到死都得到刘禅的信任,这是君臣之间非常难得的。

谢安对前秦,像是硬碰硬的对抗。在的东晋是个并不太弱的王权,是从西晋继承下来,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司马家的实力的,而前秦统治北方之后,太过于求成了,并没有把整个内部力量捆在一起,号称百万的军队,在进攻东晋之前,就像是个刚吃肥的大胖子,虚胖虚胖的, 没有一点的肌肉。在谢安领导下的,东晋八万军队,是训练有素,以逸待劳。在淝水,谢玄带领五千精兵,大败苻坚的十五万先头部队,兵败如山倒,前秦军队,一路溃败北逃。东晋大胜。谢安的声望达到顶峰,但是功高震主啊,遭到了孝武帝的猜忌。谢安辞退,继续自己的游山玩水的事业,多才多艺是他人生的一种状态,书法造诣也不错的,毕竟和王羲之交好。当时,人称“江左风流宰相”。

两个都有长处和短处,并不能刻意的分出孰强孰弱,两个都是后世的楷模,孔子老人家说“见贤思齐”,我们要好好学习他们身上的有点,够我们一辈子学习的。

我是曹城少年,愿你顺心康健。


曹城少年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政权前秦的皇帝统一了北方,决定南伐东晋,实现大一统的丰功伟绩。前秦军队号称百万,浩浩荡荡的来到淝水。这一战不仅关系到东晋的存亡,以当时的民族融合程度,若东晋覆灭,华夏文化都有衰落之危。

此时东晋能够抽调的部队只有谢玄在淮南临时招募的8万北府兵,东晋军队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军队时向来败多胜少,以苻坚横扫北方之强,这几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太元四年,前秦军队攻占襄阳,进一步围困彭城,战火绵延的淮南一带,谢安在健康布防,谢玄率5万北府兵四战四胜,论功行赏,谢安被封为建昌县公,谢玄被封为东兴县侯。

此后,前秦百万大兵压境,谢玄率领训练7年的北府兵迎战,桓冲出10万荆州并在长江中上游牵制秦军。两军对峙于淝水。

谢玄使用反间计,使得秦军中有人向苻坚近言,让全军后撤,苻坚认为可行,想等到东晋兵半渡而击之,就在秦军后移时,东晋军快速渡河发起突袭,此前被俘的襄阳太守朱序在后面大呼:“前线败了。”秦军于是大乱,东晋军全力出击,大破敌军,秦军在逃跑的途中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

战争影响

淝水之战后,秦军主力逃散,损失达70万人。军力相对完整的慕容垂(鲜卑族、慕容复的祖先)和姚苌(羌族、建立后秦)等人纷纷割据。东晋趁势北伐,尽复黄河以南。

前秦与曹魏的实力对比

前秦虽号称雄兵百万,实则由各族凑成,平时还可以依靠苻坚的威望和强权捏合在一起,一旦苻坚的主力部队受损,立刻就变成一盘散沙。

曹魏在南征中也有赤壁之战的败绩,但曹魏基本盘稳固,即便一场大败,精锐尚存,经过休养生息,仍然强于孙刘。

东晋与蜀汉

三国前期,正统在汉献帝,孙刘是事实上的地方割据势力,虽然称呼曹操为国贼,但自身也缺乏足够的法理地位,号召力不足。位于蜀中的蜀汉政权作为外来户,能够稳固政权已经很不容易了。

东晋是统一王朝南渡的政权,本身就有正统地位,前秦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合法性相对不足,苻坚还主动进行汉化,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基本盘,因此才会一经战败就树倒猢狲散。

就此得出谢安的实力或者军事能力强于诸葛亮是不充分的,两个人的牌面不同。诸葛亮作为千古贤相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淝水之战延续了华夏文化,谢安的历史功绩应该强于诸葛亮。


怀念夏天


不论以一事论智慧。不可否认,谢安是东晋出色的政治家,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当指出只是决策方面,敢于在强敌之前作出应战。其具体指挥作战的却是其侄谢玄,谢安并没有具体参予指挥作战。诸葛亮二十多岁,高卧隆中,就能预谋三国,能为疲于奔命的刘备,谋取三分天下,居功至伟,非常人可比。而在三国中,蜀汉最弱,君主最昏,而诸葛亮能独撑危局,治国有方,带兵作战,虽无常胜,计划谋略,出奇制胜。政治军事,千古一人,谢安岂可相比。只不过天嫉英才,五旬而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假如蜀汉君明臣贤,诸葛亮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汉阙故人


首先说,前秦怎么就比曹魏强大了,并非是它有更大的势力范围,和兵力就算强大。

当时前秦政权本身也并非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政权,算是各族拼凑和归附所成的,并非是一个“统一”(内部)的政权。内部各族势力各有各的小算盘,外部除了东晋,还有柔然,契丹,吐谷浑等等。其实前秦并非是东晋灭掉的,而是自己崩溃的,东晋仅仅是做到了给折扣咬碎的缸,在砸伤一块石头。

在面对这种外强中干的政权。虽然在兵力军事上东晋显得疲弱。可好歹晋朝是正统,再惨还是有南方的在手的,政权虽然主要在门阀手里,但内部其实基本算很稳固。文化,思想,经济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内部接过来的摊子其实比诸葛亮当时的蜀汉的摊子要好的多,能用之人也很多,就自家人都可以有很多人可以用。诸葛亮能够在仅有的一点空地搞建设,仅仅6年,就能恢复元气,北伐中原,中间还平定一下南方。就当是北伐时期的状况看,蜀汉没啥可用之人了,诸葛亮连儿子都是借的。就人才而言,三国时期当时的人才,文化人是分摊在三国里,魏国是主要的,孙吴更是世代都在那,一直延伸到了东晋时期。到东晋时期,除了原本在南方的世家大族外,还有从北方来的,余下的就是关拢,所以说就人才啊着一块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北伐失败,但是客观情况就在哪,其他人主政,蜀汉早就自溃或者被灭了。

这样看其实诸葛亮很强了。谢安自然也厉害,但是对比可以看是比不了的。


漫游影响


孰强孰弱是指功勋?还是能力?

功勋在于时势。

能力——其他的不说,以诸葛亮发明创新改进:八阵、木牛、诸葛连弩、流马、筒袖铠帽、孔明灯、馒头、腌菜,有效地利用,提高了军事能量,领先于时代(无人可比)。

说明:谢安没有一战灭亡前秦政权,是前秦政权内部分裂导致灭亡的。


用户民间奇士


谢安一战,前秦战败,导致灭亡,这是历史事实,但前秦与曹魏比,不显得强大,谢安与诸葛亮无法在一起比较。前秦的失败原因如下:

1:前秦刚刚统一就远征东晋,当时内部各个民族还没完全真正统一在符坚领导之下,每个头领都各怀鬼胎。前秦是内乱造成灭亡的。

2:符坚过于轻敌,他还准备好战争,就匆匆忙忙与东晋开战,谢安看准了这一点给他一痛击就溃不成军,而他的号称百万人马,战败时还在路上。曹操虽收了荆州之兵不久,已经整合完毕,曹操的军事才能要高于符坚。


尝古研今


诸葛亮死前有咳血症状,我判断是肺结核病要了诸葛亮的命,这也要了蜀国的命,彻底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程。

2013考古成果显

司马懿章也发现

卧龙寓居已不见,

襄阳多次把城迁。

现襄阳城是阴宅,

刘表族坟里面埋,

对照阴宅找卧龙,

亮家不在古隆中。





隐居黄山


首先谢安只能赢得了淝水之战,并不是灭国。前秦是内乱而亡的。

其次前秦并不一定强于曹魏。

最后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时易势异,都是一时豪杰,就不要争个长短了。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前人之鉴观照后人,而不是替前人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