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崩盤比特幣場外槓桿是元凶?

這兩天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比特幣是被認為全世界流動性最好的資產之一,但是面對行情波動的時候,依然出現了 2020 年 03 月 12 日的爆倉行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梳理一下這次暴跌的諸多起因。

過去一週有歐派克鎖倉失敗引發的石油雪崩,有巴菲特活久見的美股熔斷,有新冠疫情蔓延帶來的全球恐慌,但是這些顯然都不是這輪比特幣暴跌的元兇。目前普遍認為“場外槓桿”是這次比特幣爆倉的罪魁禍首。

什麼是場外槓桿?

很多人在 OK、幣安和火幣用過槓桿買過幣,這一般被稱為場內槓桿,這種槓桿的使用者一般是炒幣用戶。場外槓桿則不一樣,他們抵押比特幣,借出的是法幣。場外槓桿的資金是離開平臺的,一旦有極端行情發生,補充保證金的難度就變得非常大。

很多人會問,這些人為啥不在交易所用槓桿,而是要用這種看上去更不友好的場外槓桿呢?因為這些人是:

礦工

做實業的槓桿大

礦工是整個比特幣世界最重要的建設者,同時也是享受了整個比特幣暴漲帶來的豐厚回報。但是挖礦產業風險高,回本週期長。為了擴大生產,礦工一般都會將挖礦產生的比特幣進行抵押,借出人民幣繼續購買礦機。一般這種行為就成為礦工口中的“屯幣”。

場外槓桿發展非常迅速,有 Genesis,Matrixport,貝寶金融,人人比特等,根據公眾號幣新區塊的統計,到今年 2 月底行業整體比特幣抵押量的達到三十萬。


一個巨大的風險就在這裡被聚集起來了,一旦比特幣的交易所場內價格出現極速下跌,觸及場外槓桿的強平線,就會引發這些原本沉默的場外比特幣加入場內,形成新的拋盤,並加速比特幣場內價格的下跌,並造成死亡螺旋。最終釀成 3 月 12 日的慘劇。

流動性好有啥用?

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北京有一位業主將一套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 30% 的價位出售,這個價格被確定為此刻的市場價。這時候,銀行的系統將自動評估所有房產貸款的抵押品價值,並以那套低於市場價格 30% 的估價為參照,計算手上抵押的房子是否已經低於貸款餘額,一旦房價低於貸款,銀行為了避免壞賬產生的銀行,將會自動將這些房產在市場上出售。

看上去這個比喻有點荒誕,因為以房地產不具備有高流動性,任何試圖強平房產的行為,都將釀成一場災難。然而從這個角度來看,正是房地產的非流動性和非標性,竟然促成了他成為最佳抵押品。

不止是房產,茅臺年份酒、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這些只漲不跌的資產,他們竟然都因為非標屬性,都不具備有充分流動性的。比特幣和他們比起來,最大的問題是:流動性太好。

想到這裡,總覺得真相有點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