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可現實是越努力越貧窮,從現在起改變吧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由孟子“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演變而來。完整句子為“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可是現實中,窮人還是無法擺脫,越努力越貧窮的現象呢?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 阿巴希·巴納吉(Abhijit Vinayak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夫婦和哈佛的 邁克爾·克默(Michael Robert Kremer)。他們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們消除全球貧困的能力”。指出了貧窮的本質,以科學實驗的方法解答有關貧窮的問題。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可現實是越努力越貧窮,從現在起改變吧

窮人不僅懶,不努力,更 喜歡浪費,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窮人思維更熱衷於一夜暴富,買彩票,網絡賭博,高利貸等,往往會越陷越深,進入一個死循環。

一個放羊翁,放羊歸來,遇到一城裡富人到山裡閒遊。交談中問道:你們富人一生追求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富人答到:在山裡建一間房子,種種菜,養養雞鵝狗鴨。過著田園生活。放羊翁心想,我現在不就是過著富人追求的生活嗎,我這輩子還追求什麼?

富人也是從貧窮過來的,面對貧窮,富人和窮人的思維是截然不同的。越窮思維越會受到限制。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可現實是越努力越貧窮,從現在起改變吧

窮人思維不喜歡教育,反而喜歡生孩子,富人覺得自己的時間太少,而要去做的事情又太多。窮人手頭拮据,感覺每天都有還不完的帳。當這種心態影響道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

這就是為什麼貧窮的人反而喜歡買電視、遊戲機,而不去投資自己學習。

不是因為沒有上進心,而是因為貧窮的人生活往往有更多的煩惱,比如為了房租,為了下個月的生活費,車貸、房貸等,從而影響了他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為了減少煩惱,選擇了一種逃避的辦法,往往覺得是短視行為。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可現實是越努力越貧窮,從現在起改變吧

重要的不是你能賺多少錢,而是你能存下多少錢,從小事著手,量力而行,勤而行之,不貪大,慢慢積累,慢慢會成為富人,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