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性质的节日,是对于男女平等地支持。它是如何创立的呢?有些人说是来源于美国。这纯粹属于给美国脸上贴金。

“三八”国际妇女节起源于女权运动,它首先反对的世欧美日的政府及其资本家。它直接来源于社会主义国家地支持

女权运动是基于社会的男女不平等,是一种民间思想运动、权利运动。它首先要反对的就是男权社会。因此,它的本源来源于男权社会、来源于女性思想的崛起。女权运动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强国的欧美地区先出现的。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开始。

一些文章中提到“妇女节”来源的时候,总要介绍一大堆美国女工人的游行示威。这些都只是“女权运动”的案例,她们为了自身的生活条件例如工资、福利、住房等进行反抗,要求的是男女平权,反对的正是欧美政府一直维护的资本家的利益。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也正因此为了资本家利益与“选票”价值,欧美政府是一步步后退。女权运动冲击的正是上述国家的政治体制。

因此,女权运动、妇女节的形成是民间行为。十几年前,国内的大V就经常向我们灌输一种理念:国家是国家,政府是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我们也是有限度认可的。国家分政府和民间社会两大环节。既然这些大V们一直教导我们这样看问题,对于美国的所作所为,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美国、美国政府、美国民间三者的关系。

女权运动之所以成为“国际节日”,首先是因为工人阶级政党以及苏俄、苏联的政权支持。其次正因为有了这一支持,反顾来导致欧美日等西方列强,为了自身统治的稳固,逐渐向女权运动妥协。

没有更大的敌人出现,欧美政府怎么可能向女权运动妥协?正因为苏联等政权支持,联合国才会在1975年将这一日子定为“国际日”。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为什么给女人设立节日?

其原因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还是男权社会,女性在各项权利上还是不如男性。建立妇女节就是为了尽快的形成男女平权的社会氛围。当然,在现代(包括我在内)更多的是受女性“压迫”,但是,这种情况并非绝大部分,离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相当距离。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一些自甘堕落的成分,例如“女德”怪胎的出现。

纵观整个“三八妇女节”的形成,首先是从“妇女节”开始的。最先提到这一建议的同样是意图打破美国政治传统的“修正主义政党”——美国社会党。

1909年,2月28日,是美国社会党倡议的纪念日。不过美国社会党在美国政治体系内可以忽略不计,其党员还不到两千人。因此,从美国社会党一提议到现在这个节日也不怎么受关注。

如果非要确定创始国和日期,应该是欧洲国家的集体行为,特别是第二国际地领导。在第二国际的领导下,像五一节、三八妇女节等逐渐成为国际节日。1910年第二国际主导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会上德国社民党、第二国际领袖,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克拉拉·蔡特金提议成立“妇女节”。克拉拉·蔡特金被称为“无产阶级女权解放的灵魂人物”,被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蔡特金

其实,1922年之前,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日期是不固定的。从2月底到3月中旬的任意一天都可以被选择,没有固定的日期。

1921年9月9日到15日,召开了由第三国际主持的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保加利亚的妇女代表建议:为纪念“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到12日)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1924年,孙中山和陈独秀领导的国共两党在广州开始纪念“三八妇女节”。由此,这一节日开始在中国生根、壮大。

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国际妇女运动的不同,就在于晚清的先进女性们,将革命运动与妇女运动结合起来。

我国的“妇女节”形成简略:以三位女杰为例

男女平等,其实是中国古代权力女性、先进女性们都在憧憬过的现象。在清末民初,最有名的女性当属秋瑾(1875—1907年)了。秋女侠一身男子装扮,短剑在手,英姿勃发。堪称女性楷模。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除了像秋瑾这样从事武装革命的先进女性外,还有一批先进女性从文,利用媒体影响了更多的先进女性。例如《女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天义报》《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神州女报》《女论》《女学生》《留日女学会杂志》《妇女时报》等诸多报纸。

同时,还出现了著名的女笔杆子。例如安徽的吕碧城。

她就经常在《大公报》上抨击时政、不断地提倡女子教育。后来师从严复学习,被袁世凯委任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监督,相当于咱们今天的校长。这种人在当时非常少见,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并称“女子双侠”。

袁世凯蓄谋称帝后,吕碧城辞官经商,经常去欧美各国游历,成为当时非常著名的女作家。1928年开始,她开始筹备中国保护动物会。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病逝,享年60岁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吕碧城

关注女性教育的人很多。清末民初,男有陈天华为推翻清朝蹈海殉国;女则有满族女子惠兴自杀为教育。

惠兴是吉林人,生于1870年,创办了今天的杭州惠兴中学。今天的惠兴中学的前身就是杭州私立惠兴女子中学和杭州私立东瓯中学。杭州私立惠兴女子中学的前身是1904年4月的贞文女子学堂。

在创立女学堂的时候,惠兴割手臂的肉表示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地积极募捐。结果还是因为缺乏经费导致学校难以建立。

彗兴认为中国女子之所以受到沉重压迫,之所以逆来顺受,就是因为她们不懂知识,没有谋生的本领。所以,1904年9月开建书院。10月学校建成,该给人家工钱了。但是,这时答应给他钱的一些士绅们拒绝话付前言。讥讽惠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好好相夫教子,多管闲事儿。

惠兴继续努力拼搏,直到1905年11月25日,使了浑身解数都无法筹集捐款的惠兴吞食鸦片身亡。惠兴一死,清朝地方当局立刻播发经费,慈禧太后也为学校题词。13天后,陈天华蹈海自尽。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1911-1912)有名有姓的女会员就有54人。

在妇女节说女权运动中的革命女杰:蔡特金与秋瑾、惠兴

她们中的许多人也都仿效古时的花木兰,组建各种女子部队。例如薛素贞的“女国民军”、陈婉衍的“女子北伐光复军”、葛敬华的“女子军事团”、吴木兰的“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及沈佩贞发起的“女子尚武会”等较为有规模的部队,除此以外,还有女子军、女子军事团、女子光复军、女子决死队、女子暗杀队等。

可以说,中国的革命从来就没有少女革命家的身影。男女平等曾经是她们努力的对象,千万不要让诸如坐在宝马里面哭、女德等“一心一意回归旧社会”的坏现象,把百年来的努力毁之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