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寫作,有所思亦有所得

作為一名軍校學員,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我常因不通醫術、無法奔赴抗疫一線而深感遺憾。但是,“宅”在家的我至少還有兩件事可以做:一是讀書,二是寫作。

在疫情蔓延的日子裡,於書桌前安坐如山並非易事,但也正因此,更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珍惜這段特殊的時期,安心讀書,在書中尋找精神的安頓,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不同於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閱讀,倘若只是追著熱點漫無目的地翻看,便無法實現個體的自主性,我的做法是在開始閱讀前做一次全面的自我剖析,找到自己關心的核心問題,樹立明確的研究方向,並針對自身實際制訂合理的規劃,系統地實現知識的完備與個體生命的塑造。此外,還可以結合自己在閱讀中發現的疑問點、興趣點或時政熱點進行“調劑式”閱讀。我重讀了加繆的《鼠疫》一書,它讓我重新思考災難中的責任與信仰問題,我最喜歡主人公的一句話:“人的身上,值得讚揚的東西總是多過於應該蔑視的東西。”

有人說,災難發生時,寫作是無意義的,而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在災難性經歷中,個體的記憶都是重要的。這段時間我經常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生活瑣事都記錄下來,還有一些微信公眾號、自媒體以及社會熱點話題等,我也會擇其要點記錄下來,而這種寫作的過程讓我重新體會並思考著許多是非對錯,不斷地反思自己。或許在多年之後,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會成為我人生路上的自我警示。

讀書寫作,有所思亦有所得


(作者: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學員 邱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