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作者丨鄭晶敏 陶紫東

來源丨第一財經

今年,金誠難得在海南老家度過了一個完整的春節。新冠疫情影響下,他所在的公司按政策規定延遲至2月10日復工。

但他沒等到復工那天,就被公司通知“疫情結束後回來辦離職手續”。金誠被裁員了,在這家公司工作7年,他從沒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

原本沒想跳槽的金誠,被迫成為今年跳槽大軍中的一員,而許多原本打算跳槽的人,則選擇暫時擱置計劃。

根據某知名招聘網站對2月份最後一週人才市場情況的調研顯示,2月24日至2月28日間,簡歷投遞數量同比下降了67.2%,而在二月初,這個數字是83.85%。

接下來的這兩個月,在往年來看是人才流動的高峰期,公司人會在拿完年終獎之後選擇在這兩個月裡尋找新的機會。但今年情況有些特殊,不少企業的業務受到疫情衝擊。

根據科銳國際發佈的《疫情後企業招聘及人力資源管理趨勢》報告顯示,50%的企業認為疫情已經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甚至嚴重影響,另有26%的企業表示暫時無法判斷。

企業陷入困境,公司人也難以倖免。縮招、降薪、裁員等一系列操作都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根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的調研數據,選擇縮招和“不確定招聘規模”的企業分別佔到34.1%和36.5%,另有17.6%的公司直接取消了招聘計劃以節約成本,招聘計劃不變的企業僅佔兩成。

可以預見,原本活躍的跳槽季現象在今年可能不會出現。對公司人而言,相比尋找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如今更重要的,是保住現有工作。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此次疫情多少影響了公司人的就業信心,從某知名招聘網站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到,在公司人的諸多顧慮中,對經濟大環境的不樂觀佔比最高,為31.7%,其次是對於個人健康、收入縮水、短時間內會失業等因素的不安,可以說,種種顧慮都可能會影響公司人的求職積極性,從而選擇保守應對。

疫情不僅影響了招聘規模,在各大城市嚴格限制出入的情況下,招聘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無法面對面與候選人溝通,部分公司開始啟動純線上化的“無接觸招聘”,從收簡歷到面試到入職全部在線上完成。

一個無法逃避的事實是,往年的“金三銀四”在今年可能會頗顯冷清,求職市場即將迎來的可能是近10年來最“安靜”的跳槽季。

2月27日,鍾南山公開預測4月底能基本控制疫情,這意味著正常的招聘工作至少要到4月才能開展。往年,3月至4月正值公司人跳槽季和校招春招季,本應是簡歷投遞的高峰期。

但疫情期間,出於防疫安全需要,企業延遲復工,招聘計劃也隨之調整或延期。在互聯網招聘平臺拉勾招聘上,49.49%的企業表示會暫緩招聘,拉勾招聘聯合創始人鮑艾樂預計,跳槽季可能會遲到一個月。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特殊的跳槽季,無論是企業的招聘規模、人才需求,還是所採用的招聘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不管你目前是否有跳槽的意願,我們都認為你有必要了解這個特別的“金三銀四”。

1
整體招聘需求縮減,機會在哪?

作為500強企業的HR,夏雨現在最頭疼的事情不是招聘,而是裁員。公司業務受到疫情影響,為了控制人力成本,提高人均產能,裁員勢在必行,並且公司今年的招聘規模也將大大縮減。

縮招是許多企業應急避險的第一步。根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的統計,儘管復工第四周企業招聘職位數較前幾周有所上升,但相比於2019年同期,企業招聘職位數依然下降了46.57%。

在拉勾招聘上,18.88%的企業表示將縮減招聘規模,“企業在面對疫情狀況不明朗的情況下整體會偏向保守。”鮑艾樂分析道。

企業縮招,誰最遭殃?根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的統計來看,在計劃縮招的企業中,縮招崗位主要集中在普通員工,佔比高達60.5%,其次是一般管理者,佔比為28.9%。

相較而言,中層及高層管理者因為本身在人才市場結構中佔比較小,因此縮招的程度也不明顯。而有經驗的資深專業人士幾乎沒有受到縮招的影響,可以說是目前最受企業歡迎的人群。

疫情導致企業縮招的同時,也同時激發了不少崗位的需求。與某知名招聘網站所發佈的全行業企業縮招比例佔到34.1%的數據相反,根據拉勾招聘的數據,互聯網行業裡,僅有18.88%的企業表示將縮減招聘規模,與此同時,17.86%的企業招聘需求增加,31.12%的企業招聘需求加急。

“此次疫情對於互聯網行業的某些領域反而是一個發展機會,比如疫情管控、分級診療都需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才。”鮑艾樂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擴招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在線教育、遊戲、生鮮電商、短視頻等領域。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互聯網行業的擴招並不針對全行業,相反,通過此次疫情,很多企業都在重新梳理重點市場、調整業務重心,以求更快地觸達消費市場的直接需求,這種業務模式的調整也同樣反映在人力資源的調整上。

網易今年的招聘計劃受到疫情影響也有所調整。“疫情對招聘需求的影響主要不是數量上的,而是業務上的。

這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平臺有哪些能力需要提升和彌補,重新盤點人力資源。”網易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張鵬告訴《第一財經》YiMagazine,“遊戲、音樂的招聘計劃和以前比差別不大,有道教育、嚴選電商短期內會擴招,尤其急需在系統架構設計方面有經驗的人才和供應鏈人才。”

互聯網行業招聘需求的持續攀升,也同時伴隨著競爭的愈發激烈,從某知名招聘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到,復工之後,簡歷投遞數量以每週超過30%的速度增加。

除了互聯網行業之外,競爭同樣激烈的還有房地產、金融等行業,其中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指數為19.7,排名首位,也就是說在該行業,平均每20個人競爭一個崗位。

除此之外,根據科銳國際華南區總經理史烜的觀察,高科技、新零售行業對於人才需求量也很大,提供機會和主動挖獵的情況較多。

如果具體到崗位,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結合的研發崗、產品類崗位、品牌及電商等崗位需求量大,同時,戰略、投資等這些促進企業發展的頭部崗位始終保持旺盛的需求。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2
難上加難的畢業季

根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的數據,直到2月最後一週,還有32.5%的企業對今年應屆生的招聘計劃還不確定,22.2%的企業將縮減應屆生招聘規模。

儘管表示應屆生招聘計劃“沒變化”或是“有所增加”的企業依然佔到了45.2%,看起來應屆生受到的疫情衝擊要整體好於社招人群,但與公司人可以暫緩跳槽計劃來規避風險的情況不同,今年的畢業生面臨的是前後都可能沒著落的尷尬境地。

在武漢大學讀研究生的吳越原本已經拿到offer。按照計劃,他將在今年畢業後順利踏上工作崗位。但新冠病毒打亂了一切。

疫情爆發後,實習的公司開始裁員,吳越不幸被選中,為期4個月的實習作廢。年前拿到的offer還沒有簽訂合同,入職遙遙無期。吳越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offer無效,延期畢業,復讀一年。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同樣已經拿到offer卻不能按時入職的,還有中國傳媒大學的應屆生鄭琦。2019年10月,鄭琦就在秋招時拿到了一家公司的實習offer,不出意外的話,實習期滿後就可以轉正。

年前,鄭琦已經和公司約定2月3日入職。但疫情爆發後,她一直收到公司關於“延遲入職,具體時間暫定”的通知。直到現在,鄭琦還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入職,“估計最快也得3月下旬。”

如果在往年,鄭琦還能趁著春招再找找其他機會,可今年春招季的校園實在太冷清了。最近,她在網上又投了一些簡歷,“但我覺得競爭那麼激烈,希望也不大。如果沒有別的offer,我也只能等。”鄭琦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

據夏雨透露,其公司今年春招的招聘規模將明顯縮減。企業無法在學校舉辦宣講會等線下活動,對僱主品牌的建立是一種損失。

網易原本計劃在2月啟動實習生招聘,但目前除了遊戲業務春季實習生招聘於2月下旬開啟,其他業務的春季實習生招聘都推遲到3月上旬。

為了彌補線下活動的缺失,網易計劃通過直播、與高校合作線上宣講會等形式展開宣傳。

“最難畢業季”的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可以看到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一方面積極推行空中雙選會、空中宣講會、視頻面試、線上簽約、線上報道等一系列“雲招聘”措施,同時教育部也表示今年研究生將擴招18.9萬人,以緩解874萬應屆生的就業壓力。

伴隨著企業進一步復工復產和多項政策支持,畢業生求職難的現狀或許有望得到部分改善。

降低標準,是我們所採訪的幾位人力資源專家的共同建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求職季,鮑艾樂建議應屆生最好能馬上找實習,“哪怕工資待遇暫未達到預期,至少先進入自己喜歡的行業或者公司。”

3
特殊招聘季,HR在忙什麼?

疫情期間,公司迅速調整業務模式,人力資源部也從日常的支持部門,轉變為一線戰鬥部門。HR既要想方設法控制人力成本,幫公司度過難關,同時也要保證員工在工作期間的安全、提高其工作效率。

縮招、裁員更多是暫時性措施,從公司長遠發展角度考慮,招聘依然是HR工作的重要部分。

為了保證招聘工作有序開展,包括網易、拉勾招聘、科銳國際在內的許多企業和招聘平臺都推出“無接觸招聘”。

“無接觸招聘”指的是從宣傳推廣、候選人投遞簡歷到簡歷篩選、面試,到入職整個過程都做到無接觸。其中線上宣傳、簡歷投遞篩選、視頻面試雖然之前也被用到招聘流程中,但從未如此普遍,而無接觸入職無論對於公司還是公司人來說更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據張鵬透露,網易從2月10日起開始線上辦公。如果到疫情結束才啟動招聘,將會拖慢整個季度的招聘進度。為保證招聘計劃順利推進,2月10日當天,網易就啟動了“無接觸招聘”。

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00名新員工通過“無接觸招聘”入職網易,並接受了一套全部線上化的入職流程管理。周燚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她在2019年12月底就確定了這份offer,並約定2月10日入職。疫情爆發後,周燚因為擔心入職受影響而度過了一個焦慮的假期。“疫情發生後很多信息變得不確定,一邊提了離職一邊還沒有入職,出任何問題都可能造成我有很長的空檔期。”那段時間的周燚對於未知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

整個假期,周燚都在持續跟前公司和網易HR溝通,直到接到線上入職的通知。在這套線上入職的體系裡,公司人可以完成簽約、入職所需流程、文檔及培訓等全部內容。疫情結束後,無接觸招聘會作為一種常規手段被保留下來。

不過,無接觸招聘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加快面試流程,在對優秀人才的競爭中佔據先機,但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一種挑戰。並非所有企業都能接受並運轉起這套新方式。

“長期來看,這次疫情加快了招聘系統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進程。網易的無接觸招聘系統開發也有幾年的時間,這一次才真正大規模應用到了實踐中。”張鵬說。

2月13日至15日,拉勾招聘舉辦無接觸招聘專場,超過200個企業報名參加。

在鮑艾樂看來,無接觸招聘的難點在於人心。“面試的價值就在於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沒見過面就發offer,在一些企業看來是不靠譜的做法。”鮑艾樂觀察到,互聯網企業對無接觸招聘的接受程度高於其他行業,對這種形式顧慮最多的則是中小型企業。

“疫情雖然對企業招聘計劃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挑戰,但絕大多數企業選擇積極應對。”史烜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

根據科銳國際《疫情後企業招聘及人力資源管理趨勢洞察報告》,78%的受訪企業利用線上面試及數字化管理工具等將原有線下流程場景轉移到線上,44%的企業利用復工前的空檔期提前盤點招聘模式和渠道資源,為疫情結束後需求激增做好準備。

同時,靈活用工模式進入更多企業視野,將會有更多企業嘗試通過調整部分崗位的僱傭模式,降低僱傭風險和僱傭成本。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4
疫情陰影下找工作,時機很重要

受疫情影響,今年被動離職以及因為待遇下降而想尋求新機會的求職者會增加。而由於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公司招聘計劃趨於保守,加劇求職市場供需失衡。對求職者而言,短暫的靜默期之後,求職環境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史烜建議求職者,“謹慎選擇跳槽時機非常重要”,並且在找工作時,可以適當調整標準。“因為疫情的影響,大部分企業會調整整體對人才引進的預算,所以給出的薪資增幅比往年要保守。求職者應該更看重企業的平臺和機會,以及遠期激勵的部分。”史烜說。

夏雨認為現階段對於公司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找工作的技能,而是保住工作的技能。“能保住工作的,就先穩定住。本來想要年後離職,但還沒寫離職申請的,短期內就不要提交了,”夏雨建議,“如果迫不得已要求職,特別是2020年畢業但是還沒有拿到offer的求職者,一定提前開始準備,越早越好,否則等疫情結束競爭加劇,更加沒機會。”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鮑艾樂同樣建議求職者謹慎跳槽,早做準備。“要換工作也儘量騎驢找馬,不要裸辭,否則可能後續的入職時間超出你的想象。如果現在是在職狀態,儘快平穩心態,先把工作做好,再去想跳槽。”

儘管如此,鮑艾樂依然對今年的招聘市場抱樂觀態度。疫情影響是暫時的,儘管目前平臺的招聘數據仍相當於去年春節期間的狀態,但已經出現上揚趨勢。“市場正在慢慢甦醒。”鮑艾樂說。

某知名招聘網站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企業招聘職位數在復工第四周期間增長21.43%,簡歷投遞量增加35.05%,無論是招聘規模還是求職行為都有明顯增長。不過現階段仍然處於招聘市場的恢復期,求職高峰尚未到來。

剛剛被動離職的金誠已經開始尋找新工作,這一次,“穩定”成為他最看重的標準。這次疫情也讓他意識到,不管任何時候,存款和掌握一門技能都非常重要。

疫情下的“最安靜”跳槽季:不再是金三銀四,我只想保住現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