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五品 护正知(952)


峄山兴国寺

《入菩萨行论》第五品 护正知(952)


《入菩萨行论》第五品 护正知(952)

上妙下建法师开示

其实,我们毋须怀疑以持咒的功德必定能超越轮回,但解脱必须建立在基础和信心的基础上,假如念的人根本没有一点基础和信心,那这么说就相当于欺诳了他。要注意,佛陀之所以宣说仅持某佛名号就能获无上菩提,有时是为了接引懈怠者或根基很差者。他能否获得解脱呢?肯定能,但不一定是今世。人们通过一心一意地持咒来积累善根、清净业障,过程中福报与日俱增,自然能修持其他法门。佛陀这样说是有密意的,不是欺诳他人。此处的“诳他人”指自己不了解佛法,以偏概全地乱说。

那么对我们来讲,其他方面的资粮、功德还差得远,所以我们只念一个咒语,没办法在很快时间中达到这个效果,必须依靠其他经典中所开示的修行方式——怎样让自己对轮回产生厌离心,怎样对众生产生菩提心,怎么样来了知万法无自性的空性,怎么样来通过六度累积资粮。那么这些经典、论典和修法我们都要去学习、去修学,修学之后当我们的资粮、功德慢慢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念这样的咒语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些是这样的情况。有些时候说,你念这样的咒语,念一句之后你得到什么,念两句你得到什么,就是指特定的根基,不带有普遍性,它是针对某些根基来讲的,不是所有根基都如此。

有些人误解了经典里这样的含义,认为很多人学一个就够了,其他的都不要学,就属于此处所讲的“诳惑人”,以这样的讲法欺骗别人、蛊惑众生。这个讲法对有的众生很相应,对这些人来讲,佛陀就是针对他们而讲的,对他们的确没有什么了义不了义的差别。但这种讲法不是针对所有众生,如果是针对普遍的众生,佛只讲一句法、一句咒语就度尽众生了,其他的都不用了。而众生的根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众生都应该有对应根基的说法,有些众生需要广闻博学,有些必须要了知种种修法。

《入菩萨行论》第五品 护正知(952)


您的点赞和评论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