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线上课程——心理疏导8:关于适应

线上课程的每一周,都需要做总结、做反思。

不仅学生需要总结反思,老师们也需要总结反思。

我在做总结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由于是线上课程,不能跟学生们面对面的沟通,所以互动版上看学生的互动语言,颇能发现些有趣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不是很能适应线上课程的方式。

又过两天,老师们和部分学生已经很能适应线上课程的方式了。

而不幸的是:现在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线上课程这种授课模式。

这适应与不适应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其实倒也很好分辨。

适应这种模式的学生,在互动版上的回答往往干脆利落,一语中的。从不迟到、从不缺勤,从不溜号。真正做到了老师在于不在一个样。

而不适应这种模式的学生,总能把原因归在其他身上:网速不好,手机没点,iPad费眼。更有甚者,一位家长跟我说她儿子不学习的原因,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在家憋得心情不好。

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讲一讲适应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在跟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私聊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请老师多多关注学生。

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总是把原因往外推。

这样的家长与学生,不适应的,不只是线上课程,将来的许多事情他们也没法适应。

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本位主义,他们都需要别人为自己考虑,不仅是人,连带着各项东西,都能成为阻挡他们进步的原因。

我总是对我自己的学生讲:其实,人都是从中心走向边缘的。

小时候,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中心,但是伴随着成长的过程,我们都从被服务的中心,走向了服务他人的边缘。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趋势。

真的勇士,敢于顺势而为,主动适应各种各样的变数,在主动适应外界的过程中,让自己进步。

相对应的,总是抱怨各种各样的变数,试图让别人适应自己,在别扭着让外界适应自己的过程中,不思进取。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除却学习知识之外,于漫漫人生,更有益的便是学习“主动适应之道”。

从中心走向边缘,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也许不情愿,但是,这是必经之路。


班主任工作:线上课程——心理疏导8:关于适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