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祕辛之悟空入彀


西遊秘辛之悟空入彀

圖源:《西遊記》截圖

元始天尊真神立地水火風創建本界後,留下一縷元神便離開了。

那元神終日飄蕩,與混沌氣為伍,一晃便是百萬年。

之後天道雛形初現,本界第一尊自然神由混沌之中孕育而出,號鴻鈞老祖。

鴻鈞老祖見那縷元神不知自主衍化生靈,出手將其體內的真神之力抽出了九成九,用以飼養天道。

自此,天道成熟,進入到了過渡的睡眠狀態。

這時蒼生萬物尚不能存活,在本界內遊走的皆是神靈。

缺了真神之力的元神被鴻鈞老祖依照自己形態,打造成了一尊新神,名曰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先天智力不足,需要本界的生靈氣撫育,才能徹底走出混沌矇昧,於是他跟隨鴻鈞老祖成了一名記名弟子。

遊歷期間,鴻鈞老祖見一束光衝破混沌而來,於是將其截下打造出了另一尊新神,名曰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天性聰慧,跟隨鴻鈞老祖百年,便領悟了大道。

鴻鈞老祖欣然收其為徒,然後放太上老君獨自遊歷去了。

太上老君感激鴻鈞老祖恩義,因此平生喜歡納徒,大力宣揚鴻鈞老祖大道。

老君的第一個徒弟乃是一位天生石人,力可破天但卻暴躁無比。

在老君的引導下,這位石人凝鍊巨斧完成了開天闢地的偉業,但也因此神力枯竭,化作了天地間的風河日月。

後人稱此神為盤古巨神。

而那柄巨斧從盤古手中滑落後,斧板成為了一座高原,斧柄成為了一座高山。

這座高山便是天下第一神山——崑崙山。

崑崙山出現後又過萬年,天道甦醒,開始孕育萬物生靈於此界繁衍生息。

天下生靈氣最旺盛的地方,位於後世的東勝神洲,名曰花果山。

元始天尊便是在此斬絕混沌,領悟大道,然後才得以拜入鴻鈞老祖門下。

而水簾洞正是元始天尊修行時所建造的福地洞天,可供弟子千人居住。

天地初分後,太上老君點化青牛精為坐騎,繼續遊歷於崑崙山之上。

老君弟子石競天,便是這時候遇到的一隻化形的八耳白猿。

鴻鈞老祖收藉助修行成為真神的凡人通天教主為關門弟子之後,決定自此隱世,於是他召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弟子到崑崙山證道。

藉此次證道之機,鴻鈞老祖打算從三位弟子中挑選出最合適的一位,作為大道正統。

大弟子太上老君天資聰慧,秉性純良,得道最早,但卻不喜歡被束縛。

二弟子元始天尊生性愚鈍,但卻刻苦隱忍,尊師重道,陪伴鴻鈞老祖的時間也是最長,只不過開智後變得城府極深。

三弟子通天教主天資絕人,得道最快,一日望山打坐時竟然自行領悟了立地水火風的大能力,因此深受鴻鈞老祖喜愛。但其性格激進,做事冒失,難當大任。

一切早有定數,論道長談後,元始天尊繼承鴻鈞老祖衣缽,成為了道一正統。

通天教主失望而歸,自此與元始天尊有了隔閡。

太上老君則安然作揖,尊稱元始天尊為大道祖。

不過一旁的石競天卻很為師尊抱不平,在他眼裡只有太上老君才有資格成為大道祖。

玉虛宮新建時,心中忿怨的石競天不服從安排,甚至當眾出言頂撞元始天尊,被其一掌打成了兩體,主體為六耳,另一隻為兩耳。

兩隻猿猴時刻忍受著分體的痛苦,太上老君見徒弟理虧在前,道歉後離開了玉虛宮。

為了結束兩猴的苦楚,太上老君出手封印了兩耳猿猴,將其置於石胎中,安放在了花果山上接受日月靈光的溫養,待其出關便可躋身神猴之列,成為排行第四的靈明石猴。

至於化身六耳獼猴的石競天主體,則並不感激老君的幫助,反而譏笑老君軟弱怕事,連徒弟都不能保護。

老君無奈,只得放任六耳獼猴離開。

在西牛賀洲,老君又收一徒,名曰菩提老祖,乃是菩提靈樹化身。

這菩提靈樹化形前,常有一隻金蟬附於枝幹上吸取汁液,而樹下則成了現在佛成道的所在地。

菩提老祖受道後居於西牛賀洲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後來,靈明石猴被佛祖一指提前出關,從東勝神洲一路向西,長途跋涉近二十年,終於來到了菩提老祖座下入師,得名孫悟空。

孫悟空在菩提老祖處修道,實則是在重修太上老君教給八耳白猿石競天的法術,因此順風順水,僅七年便得道出師了。

佛祖與菩提老祖乃是至交,佛本是道的說法也可由此體現。

佛祖奪權燃燈古佛後,銳意推動佛教東進,以達成天下皆為佛土的宏大願望。

為了達成這個願望,佛祖制定了金蟬轉世取西經的計劃,而孫悟空也早早的就被確定為了棋子。

佛祖對菩提老祖說,他將放出花果山那石猴,然後再鎮壓他五百年,以推進取經計劃。

只是還有關鍵一環在菩提老祖這裡,作為太上老君一脈相承,希望他能收石猴為徒,恢復石猴的法力。

菩提老祖同意了,但卻要求如來保證,將來佛教天下繁盛時,他可以從佛祖這裡取走十分之一的香火。

佛祖笑著點了點頭。

於是,按照佛祖的計劃,這才有了上面所提之事。

不過菩提老祖也深知此事幹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於是在出師禮時要求孫悟空將來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出他的名字。

可憐被矇在鼓裡的孫悟空,一直到死後化身舍利,都沒能逃脫佛祖的掌控。而菩提老祖也在事後,明白了什麼叫做任人擺佈,並以道消的壯舉,還了欠下悟空的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