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之燕太子丹——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燕太子丹這個人物在《史記》上記載的並不多,他的事蹟零散的出現在《秦始皇本紀》、《燕召公世家》和《刺客列傳》裡面。

從這些零散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大體知道燕太子丹的身世。


《史記》人物之燕太子丹——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太子丹劇照


燕太子丹,姓姬名丹,戰國末期燕王姬喜的兒子。從小在趙國做人質,秦始皇嬴政也是在趙國出生,他們年齡相仿,是小時候的玩伴。

在《史記 刺客列傳》中記載他們小時候的關係,用了一個字"歡",兩個人都身處異國他鄉,能找到共同的話題,玩得還是很快樂的。

而此時,姬丹的處境應該比嬴政還要好一些,因為姬丹是自己國家的太子,法定繼承人,而嬴政是當時秦王孫子的兒子,並且,嬴政的父親是秦王眾多孫子中最不起眼的那個孫子。至少在當時看來,姬丹的前途比嬴政更加光明。

可是造化弄人,機緣巧合下,嬴政回到秦國後成了秦始皇;姬丹回到燕國後,又以太子的身份被派遣到了秦國當人質。

兒時的玩伴,一個成了高高在上的秦王,一個成了類似於階下囚的人質。姬丹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本想秦王是自己的兒時玩伴,應該能受到特殊的照顧,可是現在的秦王完全不顧兒時的情誼,不給絲毫照顧。

《史記 刺客列傳》中記載"秦王之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

這裡至少表現出了兩點:

1、 姬丹是偷跑回來的。

在戰國時候,互相派遣人質是相當普遍的,表示兩個國家友好,是國家外交層面的事情。類似於現在兩國建交,互派大使。而姬丹此時偷跑回來是因為秦王待他"不善",因為個人恩怨而偷跑回國,這種行為會直接破壞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放到現在,國家宣佈撤回大使,這是開戰的前奏!姬丹此時完全沒有考慮國家的利益,而是把個人恩怨放在了國家利益前面。

2、 姬丹是因為怨恨秦王而找人報復。

從這裡還可以看出,姬丹因為怨恨而想報復秦王,只是自己國家的力量太弱小了,才不得不放棄。

所以說,姬丹刺殺秦王更主要的原因是為自己洩憤,而不是為家的利益考慮。

過了幾年,秦國統一的步伐越來越快,快要到燕國邊境了,姬丹才又害怕了,商量對付秦國的辦法。


《史記》人物之燕太子丹——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之後的事情不用過多贅述,姬丹找到了荊軻,荊軻刺殺秦始皇失敗。

我們這裡主要分析一下:

姬丹刺殺秦始皇的計策是否可行?或者說就算是刺殺成功能不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先來看姬丹給荊軻佈置的任務。

"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

——《史記 刺客列傳》

可以看出,姬丹給荊軻佈置的任務是兩個目標,一是劫持秦王,使其歸還所侵佔諸國的土地;二是刺殺秦王。我們分析一下,這兩個目標就算成功了,能不能達到目的。

1、 劫持秦王

姬丹想像曹沫劫持齊桓公那樣讓荊軻劫持秦王,讓秦王答應歸還侵佔六國的土地。我們先分析一下,曹沫劫持齊桓公為什麼能夠成功?

曹沫劫持齊桓公能夠成功的三個原因:

(1) 時間上,曹沫劫持齊桓公發生在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這時是處於春秋時期,這個時期,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是比較講信譽、信守承諾的。

(2) 國家力量的對比上,齊魯兩國在實力對比上來說是齊強魯弱,但是,齊國還遠沒有強大到能滅掉魯國的程度。魯國也沒有弱小到無力抵抗的程度。當時是魯國打了敗仗,丟失了一些土地,魯國提出割地求和,與齊國會盟,齊桓公答應了,在會盟的時候發生了劫持齊桓公事件。

(3) 國際環境,齊桓公在被劫持的當時答應歸還土地,個人的危險情況解除之後,就想反悔,管仲勸他如果反悔會"棄信與諸侯,失天下之授",齊桓公才繼續履約。也就是說,齊桓公履約不是因為魯國和曹沫,而是顧忌到其他諸侯國的態度才履約的。齊國強大,只是比其他諸侯國稍微強大了一些,在處理國際關係時,還需要考慮其他諸侯國的態度。

而荊軻劫持秦始皇時,這些條件完全不存在了。

(1)時間上,荊軻刺秦是發生在公元前227年,已經到了戰國時期,時間上過去了四百多年,而這時,國與國之間出爾反爾、朝秦暮楚是常事,謀士也以智詐為能事,那個講信譽、信守承諾的大的環境已經不存在了。

(2)國家力量的對比上,這時的秦國對燕國已經具有絕對的力量,一個弱小的燕國,隨時都可以滅掉。

(3)國際環境,這時的秦國已經有了絕對的實力,可以不把其餘六國放在眼裡,秦始皇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完全不用考慮其餘諸侯國的態度。

綜上所述,荊軻即使劫持成功,也不會達到目的,秦始皇一旦解除危險情況就會立即反悔的,不會因為緊急情況下的一張契約就停止統一天下的步伐。

姬丹提出這樣的目標,只能說他太幼稚。

現代社會也規定,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籤署的條約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史記》人物之燕太子丹——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2、 刺殺秦王。

第一個目標實現不了,把秦始皇殺掉,能不能阻止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呢?

我認為還是不能的。

秦能統一天下,秦始皇有很大的功勞,但也絕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

從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有了重大的改變,到秦始皇繼位,經歷了六代秦王,這一百多年時間,秦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一步步提升,秦國的國土面積也在一場場戰爭中擴大。到秦始皇時,秦國已經兵強馬壯,經濟富裕,還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文臣武將多不勝數。一百多年來,擴張領土,進而統一天下,在秦國已經成了慣性,或者說是國策。死了一個秦始皇,還會有別的秦王繼續完成秦國未完成的事業。秦始皇半途被刺殺,或許會放慢秦統一的步伐,但不會中止它的步伐。

可以看出,姬丹用的這種刺殺秦王的方法,不管成功不成功,是不能改變國家命運的。

那麼,此時的姬丹應該怎麼辦呢?其實,他的老師已經給出了答案。

在姬丹看到秦兵快要到達燕國邊境時,感到了害怕,向自己的老師鞠武請教怎麼辦,老師給他的答案是"向西與三晉結盟,向南聯絡齊、楚,向北與單于和好,然後就可以想辦法對付秦國了。"

鞠武的辦法有沒有效果呢?

不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絕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同樣是處在戰國末期的信陵君,在自己的國家魏國受到秦國攻擊的時候,就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傳檄於其餘五國,其餘五國都派兵跟隨信陵君作戰,一舉大敗秦國名將蒙驁,使秦兵不敢出函谷關,這是何等的氣魄。秦國則一直等到信陵君死後,才又派遣蒙驁出兵伐魏。

而姬丹則認為"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

說白了,姬丹就是不腳踏實地,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只想要一個好的結果,只想一蹴而就,一舉成功。

姬丹的這種心態在社會上還是很常見的,有太多的人總想不勞而獲,總想一夜暴富。有太多的人只看到了成功者光鮮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成功者背後付出的努力。只想享受成功帶來的成果,而不想為成功付出應該有的努力。這樣的人只想一蹴而就,一舉成名,只能成為一個投機取巧者,用非常不靠譜的投機行為來為自己的理想埋單。

其實,姬丹從秦國逃回來之後,就應該以自己太子的身份招募人才,發展經濟,來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水平,這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

在發展國力的同時,向西、向南、向北聯合諸侯,形成國際聯盟共同對抗秦國,提高自己國家的國際威望。

在這些工作做好的基礎上,尋找刺客刺殺秦王,以拖延秦國統一的步伐,來為自己的發展贏取時間,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計策。

可是,姬丹從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到公元前227年派遣荊軻刺殺秦王,這幾年時間只做了一件事前:尋找刺客。姬丹是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刺殺一事上。姬丹不明白,發展國力才是根本,刺殺只是為發展國力贏取時間。

姬丹這樣做是捨本逐末,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只是一個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史記》人物之燕太子丹——總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

太子河,原名衍水,太子丹曾在此藏匿,後人為紀念他,改名太子河。


姬丹的結局也很悲慘,暴怒之下的秦始皇立即派遣王翦開始了滅燕之戰,燕國毫無抵抗能力,很快就失敗,燕王姬喜和太子丹帶人跑到了遼東一帶。燕王姬喜為了自保,割下太子丹的頭顱獻給秦王。姬丹的頭顱又為燕王姬喜續了五年的命,五年後,秦滅燕。

司馬光對姬丹的評價是"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而論者或謂之賢,豈不過哉。"

所以,姬丹是一個個人恩怨重於國家利益,不腳踏實地,只想一蹴而就的投機取巧者。姬丹的刺秦行為加速了自己國家的滅亡,自己也落了個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